徐吉 徐吉(杰典環境藝術設計創始人、設計總監)


徐吉的杰典環境藝術設計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在公司創辦以來,以他為核心的設計團隊產出了大量的設計作品,呈現出豐富多元的創作思維,贏得了中國室內設計雙年展銀獎、艾特獎酒店設計銀獎、2019年度100位卓越設計人物、2020IAF鋒建筑節優勝獎、40 UNDER 40 中國設計杰出青年等眾多國內大獎。多年來,憑借獨特的設計理念,鮮明的個性風格與極其前瞻的創意,徐吉設計團隊堅持“將生活哲學融入個人設計”的設計創作理念,成功打造了一場又一場的商業盛宴。徐吉認為,設計是連接物質與精神的重要橋梁,助推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隨著社會發展,人的素養提高,對物質的簡單追求在下降,對精神品質的要求逐漸提高。真正能打動人的設計方案一定要能打動人的精神層面。這種方案不會隨著方案的消失而別人的印象中消失。作為職業設計師,我們要始終讓自己保持職業水準。所以設計創意一定要是在可控范圍內的,并且有扎實的產品知識。

徐吉不僅是一名室內設計師,還擔任常州輕工學院藝術設計系的講師。2013年出版了《建筑風景速寫》和《室內設計手繪快速表現》兩本書,成為了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精品教材。2017年,徐吉從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POLI.Design設計學院畢業。以達芬奇為偶像的他曾表示,“做設計其實都是在做創意,一個是創新,一個是意義。如果我來做跨界,我一定是要給另外一個行業帶來有意義的創新,而我們目前的現實生活當中有很多的創新都是偽創新,這個社會和行業更需要的是有意義的創新。”

松健堂民宿-東院 松健堂民宿-東院

3 松健堂民宿-蘇式紅樓


1、公司因何取名“杰典(Jade)”?

徐吉:我們公司叫“杰典設計”,取的是設計圖中“節點圖”的諧音。設計師都非常注重細節,細節很多都隱藏在這些“節點”中,取這個名字一方面是提醒我們自己,需要時刻注重設計的每一個細節,同時也傳達給客戶一個信息:我們是一家注重細節的設計公司。“JADE”是“杰典”的英文音譯,取其中文意義——“翡翠”的形色,一方面希望我們能像“玉器”般雕琢設計;另一方面,綠色象征著希望,取翡翠之綠,希望我們的設計能帶給每個項目更美好的愿景,所以我們公司的形象色就是綠色。

松健堂民宿-古建客房區中庭 松健堂民宿-古建客房區中庭

松健堂民宿-外立面 松健堂民宿-外立面01

松健堂民宿-外立面 松健堂民宿-外立面02


2、從您入行以來,見證著中國室內設計行業經歷了怎樣的變遷?

徐吉:我從大二開始了自己的第一份實習設計師工作,至今已有20年,也是見證中國室內設計行業蓬勃發展的20年。可以說,現在我們生活中所使用的一切都是被設計出來的,只是大多數人已經習以為常了,并不會刻意去想這個產品或者空間是怎么來的。從這點上來講,設計行業不算是新興產業,室內設計行業也不算是新興產業。去年在一個講座上聽某位教授的分享,說到目前中國的設計行業中,室內設計行業是最活躍的。

從生產方式的角度來講,我們這個行業近百年來都沒有發生過本質的變化,以前貼磚是瓦工一塊一塊地鋪貼,現在仍然是如此,只是鋪貼和加工的工具有所改良。從設計的角度來講,這個行業的變化是很大的。首先,從人的需求層面來講,20年前對室內設計有需求的人并不多,現在基本上已經形成共識:一個好的室內環境是需要專業設計的;其次,從設計方式上來講,我學習設計的時候還沒有電腦等輔助工具,都是手繪的方式,現在各種軟件以及BIM等先進設計方式的運用大大加速和提高了室內設計的質量;再次,回到設計意義的層面上,現在的室內設計已經不僅僅是為了滿足使用功能和美學上的要求,越來越多的項目需要通過設計傳達更多的社會信息,引導人們思考當下的生活狀態,體現更深遠的精神意義。

松健堂民宿-大床房 松健堂民宿-大床房01

松健堂民宿-大床房 松健堂民宿-大床房02

松健堂民宿-紅樓標間1F 松健堂民宿-紅樓標間1F

松健堂民宿-古建大床房 松健堂民宿-古建大床房


3、據報道,早在2008年您就發表過關于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設計中的應用的設計理念,您當年的理念是怎樣的?十幾年過去,您關于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室內設計中應用的理念及實踐是否發生了變化?

徐吉:當年發表的論文一方面是分享自己學習的一些積累,另一方面因為2008年發生的幾件大事,比如汶川地震救災和北京奧運會,極大地激發了我的愛國熱情,因而想更深入地研究祖國的傳統文化,但當時還談不上什么成熟的理念。這十幾年來,伴隨著國家的強大,中國的傳統文化越來越被世界所接納,促成了中式風格的廣泛流行。記得10年前地產項目的樣板間幾乎是清一色的新古典風格,而5年前則轉為以新中式風格為主流。

我認為最大的變化在于,以前人們更關注的是中國傳統元素在設計中的使用,現在則不再拘泥于所謂的造型元素,而是專注于挖掘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思考如何通過設計把無形的文化轉化成有形的空間語言。比如,中國傳統的室內布局講究對稱,但現代人的生活空間已經變得非常復雜,傳統的對稱式作法往往并不合適,所以,從理念的層面,我更傾向以“平衡”的方式去表達中國傳統文化,即不強求空間的對稱,而是在不對稱中平衡空間的秩序和變化,運用當下的設計手法表達出具有中國傳統文化內涵的效果。

此外,我認為中式美學的核心是空靈和線條,無論是中國的古建筑,還是書法、繪畫,無一不是通過優雅的線條和空靈的氛圍來體現的。因此,在實踐方面,當下的室內設計不一定需要通過傳統的中式符號元素來體現,我更多會從空靈和線條這兩方面去體現空間的中式屬性。

松健堂民宿-2F過道 松健堂民宿-2F過道


《設計》:對潮流動向保持敏感是設計師的基本素養,您在工作中是如何把握潮流動向的?您對于“流行”這件事怎么看?

徐吉:對潮流的敏感,我認為可以解讀成設計師的學習力。設計師需要很強的學習力,需要與時俱進,不斷接受新思維和新事物。所謂保持敏感,應該是考驗設計師的創新力,能夠迅速從潮流的表象中發現未來的設計趨勢。在工作中,我們會接觸到很多行業,這就需要我們的設計師根據不同的項目去了解不同的行業信息。聽上去很復雜,但這考驗的正是設計師基本功和能力,只有運用準確嚴謹的設計方式,才能在錯綜復雜的潮流中把握方向。

對于“流行”這件事,是我們設計工作中經常碰到的一個問題。在我看來,“流行”更多是一種現象,它反映的是當下生活中某一類人的公共話題和審美標準。我不會去排斥它,但我會清醒地看待它。“流行”有時候會給我們帶來更深遠的思考,有時候則只是浮于表面。

松健堂民宿-古建復式客房 松健堂民宿-古建復式客房01

松健堂民宿-古建復式客房 松健堂民宿-古建復式客房02


4、物聯網時代的各種新技術是否影響到您的設計?您對智能家居持怎樣的看法和態度?

徐吉:設計的本質是解決人的需求問題,物聯網的本質也是更好地解決人的需求問題,兩者的目標是一致的,所以物聯網時代的新技術必然會影響到我們的設計,特別是在后疫情時代,這些新技術為設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這個問題的核心是對“智能”的理解。現在還有很多人對智能家居比較排斥,究其本質是因為他們認為智能就像冰冷的機器,不易操作和維護。我個人非常歡迎智能家居,因為我認為智能的本質是模擬自然。幾乎所有人都向往大自然,智能家居就是在幫助我們在室內營造更接近自然的環境的一種方式。比如現在室內的燈光可以根據戶外的自然光線自動調節色溫,讓室內的光環境保持和戶外的一樣。

松健堂民宿-紅樓標間1F 松健堂民宿-紅樓標間1F

松健堂民宿-紅樓大床房 松健堂民宿-紅樓大床房


5、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消費者也越來越成熟,從您的從業經驗出發,您認為當代的業主有哪些新特點?給設計師帶來怎樣的挑戰?

徐吉:當代的業主對于設計的需求更明確,很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樣的設計。因為他們獲取的信息和資源一點都不比設計師少,對于設計的認知也已經相當全面,所以這就要求設計師有更好的理念去支撐這類需求。還有,當代的業主總體更加年輕化和國際化,他們普遍對個性化的設計和原創設計要求更高,這也就要求設計師具備更強的創新能力和國際化視野。

松健堂民宿-接待區 松健堂民宿-接待區


6、您在常州工業學院藝術設計系擔任講師的這些年觀察到設計專業的學生在發生哪些變化?作為奮戰在設計一線的設計師,您希望通過自己的課程給未來的設計師傳達怎樣的理念?哪些知識和技能是學生時代就必須掌握的?

徐吉:當下的設計專業學生就像剛才說的當代的業主一樣,能夠獲得更豐富的設計資源,同時也能獲得更多優質的設計機遇。

我經常和學生分享作為一名設計師需要具備哪些能力,其中最基本的就是理論知識、表現能力和設計思維三方面。我希望他們能清楚地認識到,設計并不只是一門技能,不僅僅需要匠心精神,更需要有藝術家的眼光和社會責任感。希望這些未來設計師,心懷社會責任感和行業使命感,真正去關心設計對于環境的保護、資源的節約和可持續的發展問題。

松健堂民宿-面館 松健堂民宿-面館01

松健堂民宿-面館 松健堂民宿-面館02


7、請分享一個對您來說最具挑戰性或印象最深刻的案例。

徐吉:跟大家分享常州青果巷的松健堂民宿。這個項目獲得了第十屆艾特獎常州賽區酒店設計銀獎。

青果巷是常州文脈之地,文風興起唐代,書香盈巷,墨跡飄河,先后走出了近百名科舉才俊和一大批近現代名人,遍及政治、文學、藝術、教育、實業、科學等眾多領域,被贊譽為“江南第一巷”。青果巷始建于明萬歷年間,當時運河由文亨橋入西水關,經東西下塘,穿城后出東水關蜿蜒向東。

五百年前,著名抗倭英雄、文武雙全、散文四大家、明代嘉靖八才子之一的唐荊川,便是從青果巷走出來的。唐氏家族所建的“唐氏八宅”,此后成為青果巷傳統民居院落的代表。松健堂,便是這“唐氏八宅”之一。位于青果巷東,后歸清浙江兵備道惲祖貽及其子安慶府知府惲锍齡及孫惲公樾居住。存房屋四進,樓廳一座硬山造木結構,廳屋為明代建筑,其余系清改建。1982 年 3 月松健堂正式公布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在本案中,設計師團隊再塑時光,對松健堂進行設計改造,保留了原有建筑風格,延續其之前的功能,將其改造成民宿,并根據其中建筑定位的不同,賦予了不同的主題和特色。松健堂民宿的設計,充滿了濃郁的藝術氣息,又展現出完好的古建筑風味。我們設計的出發點指在通過修繕完整保留古建的歷史風貌,而內部空間卻植入新銳藝術酒店的形象在現原有松健堂基礎上做局部調整,不改動松健堂原有面貌,不破壞任何建筑結構。所有的改造部分,以不破壞原有建筑結構為原則,既可符合現有設計需求,后期還可恢復原貌為準則。

松健堂民宿-中堂 松健堂民宿-中堂

在松健堂里,兼有蘇式紅樓和中國古建。一棟兩層紅磚仿蘇式的筒子樓,是1958年愛國實業家劉國鈞為了解決職工住宿問題,拆除原本的楠木廳建成的女工宿舍樓。這幢充滿時代印記、人文情懷濃厚的建筑被保留了下來,其建筑風格受到西風東漸的影響,東西方文化完美地融在了一起,催生出了獨特的女性時尚文化。紅樓的設計風格整體以“美”為設計主題,紅樓曾作為紡織女工宿舍,此次改造便以大時代背景下的紡織女工的工匠精神和品格為精神主體,設計體現女性的柔美與內在精神。古建區域的民宿設計,則將文化及藝術融入空間體現文人之美。每間客房分別呈現“琴棋書畫”等主題元素。展雅士風骨,染古風意境, 將古建構造和現代的簡約主義完美結合。

在這個既有著歷史人文精神的古建,又有充滿時代印記的建筑中,我們意在將觀、味、宿、品四種體驗相結合,弘揚青果巷文化。

:古典家具展廳。傳播紅木文化,交流紅木知識,分享國學智慧,宣揚工匠精神。

:輕食餐廳-面館。特色輕食餐廳,既接待游客又作為民宿配套餐廳。繼承和弘揚傳統常州飲食文化。

宿:松健堂精品民宿。以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為目標,以傳統的“美”“韻”為主要基調的特色民宿,貼身管家式服務。管家會為往來游客講述青果巷、松健堂的建筑歷史、人文故事,讓游客對常州的文化有深入的了解和認識。

:茶室茶文化源遠流長,中國茶文化反映出中華民族的悠久的文明和禮儀。以茶會友,這里是品味文化之旅。將歷史人情懷體現在設計之中,不僅僅是對歷史古跡的衍變使用,而是將文化古韻而得以傳承,讓更多的人(不僅僅是常州人)了解青果巷,了解松健堂。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設計雜志



精選文章:

被稱為最離經叛道的景觀設計師,卻為北美建造了許多好玩兒的公共空間

有一種別致:效果圖與實景圖的完美變現

這些溫暖的腦洞,可以消解隔離期間的壞情緒

“有機船長”—工業設計大師作品欣賞

這是個點的故事,也是個愛情故事

非特殊說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大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