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沒看完一本書了?不如試試無字繪本。
無字繪本在開發的最初是為了讓孩子愛上閱讀,卻意外治愈了一大批成年人。
日本繪本之父松居直說:繪本是適合0-100歲的人們閱讀的書。
Silent Book Contest,國際無字繪本大賽是一個創新型的獎項,在意大利傳奇藝術家詹尼·德·康諾(Gianni De Conno)的構想下誕生。
隨著今年的獲獎名單更新,小印在全球無字繪本的榮譽殿堂中,從歷屆精選12個插畫師,認識一下無字繪本。
無字繪本只能以插畫作為視覺語言,插畫師要構思出一本專門用圖像來講述故事的書籍。
無文字的書比有文字的書留出更多的表達空間,讓創造力從混亂的頭腦中蓬勃生長。
插畫的創作主題不限國籍、年齡或性別,創作的媒介多樣,讓所有人都能沉浸其中感受插畫的樂趣。
Anne Roos Kleiss
?????《鉛筆盒小人》
年輕的荷蘭插畫師 Aness Roos Kleiss 的《鉛筆盒小人》是成功入選2020年博洛尼亞插畫展的作品,描繪一個發生在鉛筆盒里面的奇妙空間故事。
她將筆盒內每一根鉛筆都對應畫上一個小人的生活場景,采用不同的顏色作區分。
由于自己不小心丟失了一個筆盒,作者開始浮想聯翩:筆盒會落在誰的手上?里面的鉛筆小人的生活會受到影響嗎?
讀者要像看電影的“默片”一樣去腦補其中的故事情節,自由去理解內容,畫中的場景、人物的設計都有什么聯系?
她的插畫作品以捕捉好玩為主,很多速寫都來源于她在生活中發現的小確幸。
無字繪本最大的樂趣之一,就是找到插畫師在畫面中設計的細節。
你總能在看似自由散漫的畫面中,找到相當豐富的細節去放大尋味。
Kac?ka Illnerova?
????《迷失青花瓷之旅》
這個《迷失青花瓷之旅》故事的創作源于作者對茶與茶器文化的熱愛。
從茶壺上精美的青花瓷圖案,萌發出在一場「跌進」瓷器旅行的靈感。
捷克插畫師 Kac?ka Illnerova??的《迷失青花瓷之旅》以一個孤獨、無聊的漁夫為主角。
他原本只是一個花瓶上的圖案,直到一陣大風把他的帽子吹走了。
漁夫為了找回帽子踏入了一場旅程,并不停闖入了各種類型的瓷器之中,遇見了不一樣的圖案和紋理。
作者不僅講述了一段奇妙的心靈療愈故事,也呈現出瓷器的豐富多樣性,藍白色的青花瓷之美。
Soojin.kwak?
????《星星制造師》
韓國插畫師郭秀珍,為你講述一個關于星星的溫暖故事。
“星星從哪里來,又往哪里去?”看到夜空中的星星,想必大家都至少想過一次這些閃閃發光的星星是怎么來的?
無字繪本?《星星制造師》用一系列的插畫提供了參考答案。
原來是一批專門的星星制造師,他們會統一回收、管理和制造星星。
當星星變得黯淡無光時,它們就會被打撈、收集到一個專門的星星工作室,工程師會將星星清洗、上色、通電,再運輸到天空上。
是啊,星星只有通上電才能重新亮了起來啊!
這個故事既不簡單也不瑣碎,盡管每個人的經歷不一樣,但是任何人都能通過閱讀這個插畫故事喚起純真的情感,暗示所有對星星發出的愿望都有可能實現哦。
國際無字書大獎由9位來自不同國家、出版及藝術等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組成國際評審團進行評選。
作品以一組畫講述一個故事,雖然全篇沒有一個字,但是要讓任何國家的孩子和成人都能看懂。
生活由許多小細節累積而成,看似在熟悉不過的場景,在插畫師的眼中全是新鮮事。
陳巧妤
????《火花》
臺灣插畫師陳巧妤目前旅居倫敦,2020 年曾入選波隆那插畫展。
這次她入選作品的靈感來自她在倫敦封城期間的散步見聞。
倫敦城因封鎖而變得空蕩蕩,她通過插畫創作讓日常生活處處激起小火花:
即使是兩個日常的場景,組合起來能產生有趣的反應,比如倫敦地鐵站的早高峰與張開嘴覓食的大鱷魚。
看無字繪本是一種很有意思的閱讀體驗,作者往往從最日常的生活場景為切入點。
即使是同一本書,在讀者不同的觀察下,就連故事的主角都有可能會變換,比如過馬路的各種動物。
Marta Pantaleo?
????《再見,玩具》
即將要搬新家了,一批舊玩具也要被送走了,男孩要怎么跟玩具說再見,怎么理解告別,對過去的童年時光揮揮手。
在送走玩具之前,男孩決定要把童年旅行的回憶畫出來,目的是為了讓拿到玩具的人也能感受到背后的快樂。
意大利插畫師 Marta Pantaleo 描繪了大多數人童年經歷過的搬家經歷,以色彩明亮的插畫風格重新包裝了一份難過的回憶。
通過插畫的形式傳達成長的意義,真正的長大,或許是把心愛的東西留給一樣喜歡它們的人,讓自己得到的快樂成為他人的禮物。
Eya Mordyakova
????《星星之外》
《星星之外》這個繪本故事原本是作者埋藏于心底的回憶。
2017年,心愛的貓咪 Busya 的不幸去世,主人傷心地度過了兩年后,另一只貓咪的到來,再次給她帶來了溫暖,她借此建立創作的情緒板。
俄羅斯插畫師 Eya Mordyakova 將一段傷感的回憶變成一個神奇而神秘的貓咪故事。
女孩如何面對貓貓的死亡,她小小的心靈要如何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破碎的心如何得到治愈。
面對沉重的生命話題,作者相信插畫的力量比文字要大。
她畫出自己所經歷的失落、悲傷與希望交錯,在故事的推進下鼓勵讀者在黑暗中找到光明,重新鼓起勇氣去愛。
動物世界聽起來是一個簡單的主題,越簡單的書越難創作,這已經不是什么秘密了。
實際上,無字書對繪者的要求較高,創作者不借助任何一門語言就要把故事講清楚,把故事講明白是最基本的要求。
依靠圖畫之間的結構設計來進行故事講述、情節呈現、主題表達。
無字繪本在去掉文字的同時,打破了文化的壁壘,喚起讀圖理解的能力。
Mariana Nuiz?Johnson?
????《當你睡著的時候》
夜晚來臨,小男孩伴隨著媽媽講故事的聲音進入了夢鄉。
媽媽也告訴他:他睡著后的世界,還有很多精彩事情正熱鬧地進行。
阿根廷插畫師 Mariana Nuiz Johnson 將孩子睡著后的小小動物世界呈現在書中之中。
這個繪本故事《當你睡著以后》以尋寶般的閱讀體驗,獲得了2015年國際無字繪本大獎的青睞。
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Mariana 非常擅長兒童插畫及繪本創作。
她筆下的動物風格與形象充滿童真感,加上夸張的視覺效果和亮麗的調色板,讓人過目難忘。
Gosia Herba
????《泡泡糖街5號》
在繪本《泡泡糖街5號》中,彩鉛插畫的創作風格非常有個性,有著別樣的活力與吸引力,講述一群瘋狂的動物租客發生在同一個公寓內的故事。
波蘭插畫師 Gosia Herba 喜歡哥特式繪畫、日本版畫藝術與波蘭藝術風格,融合碰撞出大膽鮮明的插畫風格,追求像孩子一樣畫畫。
她采用了一種好玩的插畫語言,擬人化描繪周圍的世界,每一個小動物都有著不同的興趣愛好,創作出這樣一本關于友誼、寬容、個性的繪本。
而無字繪本的魅力就在于,每個人都能從中讀出自己的主題。
楊美恩
?????《一艘郵輪與鯨魚》
臺灣插畫師楊美恩的插畫故事講述了郵輪旅客合力拯救因為垃圾和油污而奄奄一息的鯨魚。
以插畫故事呈現人類與鯨魚的互動,傳達了鯨魚的環保問題,講述鯨魚面臨的生存危機。
以一場郵輪之旅為故事背景,插畫師把一艘郵輪產生的油污、噪音與日常生活垃圾直接呈現出來,說明人類活動本身對海洋和鯨魚的影響。
楊美恩最喜歡做兒童繪本,她立志借由繪本傳遞溫情與意義,《一艘郵輪與鯨魚》反思的是人與大自然的依賴與幫助關系。
David Hearn
?????《捉迷藏》
一只強壯而兇猛的老虎與一只聰明又敏捷的羚羊的故事,聽起來像是一次正常的狩獵,假如一切都是大草原上的捉迷藏游戲呢?
英國插畫師 David Hearn 的無字繪本《捉迷藏》是2020年冠軍作品。
在無字繪本中,作者要用圖片之間的過渡與變化來構造故事的情節,敘述了一個完整、情節獨立的故事。
插畫師 David Hearn 的分鏡頭給人感覺很像是一個微型的電影,要發現畫面之間的關聯,找出故事進展的線索。
???? ?? ??
「 無字繪本是插畫的獨角戲,即使是獨角,也不妨礙這出戲的精彩紛呈,核心依然是故事,每一次閱讀都會期待新發現。」
內容轉載自“印客美學”
精選文章:
非特殊說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大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