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生活的環境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物品,很多東西在我們的眼中,都是功能非常單一的,比如洗衣機就是用來洗衣服的,口罩就是用來遮口鼻的,鑰匙就是用來開鎖的......其實,有沒有一種可能是,你已經陷入了一種功能固著,它們的用處,或許遠遠超出你的認知。

藝術家們擅于發散思維,將人們眼中只有單一用途的東西,視為藝術創作的上佳材料,就連一些被丟掉的垃圾,在他們看來,也有可能變成珍寶。來自澳大利亞的藝術家邁克爾·默克爾,就為廢棄的鑰匙、硬幣、瓶蓋賦予了新的生命,把它們從人人眼中的垃圾,變成了令人驚嘆的藝術品。

藝術來源于生活,這話一點不假,邁克爾·默克爾創作這一切的開始,源自某一天清理自己家的棚屋時,被幾根舊金屬管激發的靈感。他將這些金屬管切割開來,嘗試將它們創作成一個裝飾藝術品。從那天起,他便走上了用廢棄物品做雕塑的路。

這位藝術家笑稱,盡管很多人都稱贊自己的金屬雕塑有創意,但只有自己知道,在背后付出了多少。在幾十年前,他只上過一天的焊接課,其余的所有技能都是通過在網絡上看大量視頻獲得的。除了研究創作技巧之外,他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去搜尋廢舊金屬上。

“我喜歡四處閑逛,隨手撿一些“垃圾”回家,然后將它們創造成有趣的金屬雕塑,當人們看到和感受到我制作的作品時,我會非常高興看到他們的反應。”如今,這位澳大利亞藝術家不僅能告訴我們,鑰匙除了開鎖還能干什么,還有硬幣、瓶蓋等等。它們可以變成一切,比如瓶子、球體、酒杯、動物......

確實,網絡時代背景下的人們,每天眼前、耳朵都被大量的信息塞滿,主動思考的能力,似乎變得越來越弱了,我們應該從邁克爾·默克爾的作品中得到一些啟發,任何東西都有無限可能,任何人也是一樣,只要大膽去想,去嘗試。

好了,接下來我們就一起看一下這位藝術家的精彩創作。

ys5

內容轉載自“ 絳紫藝術 ”


精選文章:

當今設計圈爭做“孤勇者小孩”?!

驚艷的商業海報如何煉成?用網格系統啊

?針織玩出了花,她竟然用玻璃代替毛線?

藝術家的“超級月亮”,果然絕美

自然系豪宅,快來住進風景里

非特殊說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大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