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設計,第一眼看上去直呼太丑了,丑到忍不住多看幾眼,但又令人過目不忘。椰樹牌椰子汁,這個被人戲稱「設計界泥石流」的32年老品牌,盡管一直被吐槽太丑,但一直是飲料界獨領風騷30年的扛把子。當我們還欣賞著復古風,酸性風的時候,沒想到椰樹牌卻已經走在時尚前沿,預判了流量風靡時下的“新丑風”。新丑風真的有設計嗎?新丑風為什么能火?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新丑風。

其實,關于新丑風并沒有明確的定義。在視覺傳達領域,新丑視覺風格主要表現為:打破傳統,?變形的字體,粗糙的圖?,隨意的設計風格,將毫無關系的元素組合在一起。新丑風是一種展現對主流審美批判的美學形式。新丑風本質上,是對現實生活的叛逆與反思,是一種看待事物的全新角度。

◎?lvy li《當一名工廠工人》的主題作品

縱觀設計史,美與丑的博弈一直存在。新丑風在歷史上就像是以“反叛”和“打破”為核心的美學浪潮運動。

◎作者:@楊燦

早就在2007 年,主編帕特里克·伯戈曾在《Creative Review》雜志發表一篇文章《The New Ugly》。帕特里克在文章提到一場關于排版的辯論。Steve Slocombe 為《Super Super》刊物的設計排版做了一種探索的視覺設計,這些反叛的設計打破了當下所有現代主義的標準與嚴謹。Steve Slocombe 將這區別現代主義的設計風格稱為“Ugly”。

◎潛水平面設計展:@高田唯

而近幾年,日本設計師高田唯在中國舉辦的“潛水”個人設計展以及多位中國設計師的設計作品引發了大家對無秩序和夸張形式排版的熱烈討論。而這種反叛的設計風格便被稱呼為“新丑風”。

19世紀末,“丑”扭轉了在現代藝術中的地位。它打破了原有社會高度統一的審美標準,逐漸滲透到大眾的審美意識中,打破大眾早期的審美界限,美學中的丑開始在現代藝術中被人們受所重視。在以往的藝術,丑作為美的對立面而存在。20世界以來,伴隨著現代藝術的快速進步,現代藝術顯現出了多元化發展的趨勢。

談起新丑風,不得不提起代表人物高田唯。作為日本平面設計圈里的泥石流,高田唯曾說過“面對日本現在的設計,唯一的感覺就是看膩了?!睅е|疑的態度,高田唯打破設計規則的束縛,開始從日常生活中汲取設計靈感進行創作。本期我們我們將以新丑風代表設計師高田唯等設計師的作品為例,從元素、色彩、排版、字體以及其他新丑風設計師進行分析。

◎圖源來自instagram:@allrightgraphics

圖形上多數選擇簡單粗糙的圖案為主。矩形、三角形、圓形為基礎圖形,箭頭、感嘆號作為裝飾圖形。畫面被簡單的圖像大面積填充,面風粗糙樸素,給讀者一種更輕松的閱讀體驗。

新丑風用色大膽直接,主要表現為高飽和、高亮度的色彩?;A色調以紅、黃、綠為主。利用純色與對比色的碰撞效果,造成強視覺沖擊,放大快速傳播信息的效果。

排版看似隨意,打破條條框框的設定。標題與段落之間沒有明顯區分,有時信息會填滿整個頁面,字間距、頁間距幾乎為0,完全分不出重點。凌亂的層次也增強了大眾對畫面的探索欲。

無襯線字體常被應用于新丑風,字體大多以Helvetica等無裝飾性效果的文字為主,有時也會把文字故意拉伸或者夸張變形。

綜上,新丑風真的“丑”嗎?其實它依然有跡可循,滿足了一定條件,也遵循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suzychan?,圖一:《野生大都會》;圖二:《賭博城市》

新丑,并非字面意義上的丑陋,更多的是當下時代審美的產物。當生活中處處充滿美的時候,自然會審美疲勞。新丑風的出現也正是人們對現代主義的設計框架、甚至是對社會的反抗。而新丑風能成為近些年來的設計風潮這一現象,是否也證明了丑并非美的對立面?;蛟S丑是美的一種全新表達呢?

◎ 高田唯《一日一花》

當設計不再被視覺符號所消費時,我們會站在更加平等的審美立場去審視生活,而日常生活的真實感受野將會被我們重新發現與思考。新丑風這一類的視覺設計的出現喚醒了為了表達而創作的設計本質,當我們用更包容的心態去面對新興事物時,或許能探索出更多的設計可能性以及賦予它全新的感受。

撰寫:糊糊文章排版:99參考文獻:淺析設計風潮“新丑風”的風格表現 —以日本平面設計師高田唯的作品為例? 彭靜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設計便利店

精選文章:

陽康以后,我們 “只工作,不上班”

農舍爆改酒店,沖浪主題的度假風

新丑風視覺調研:丑是美的另一種當代表達

中式點心包裝的年輕化演繹,再現時代記憶!

匈牙利插畫師Márk László,狂放自由的線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