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的開年巨作《中國奇譚》火了!《中國奇譚》是由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和B站聯合出品的中式奇幻動畫短片集,人民網評其為“中式想象力的一次集中展現”
一經開播到現在僅僅只有3集播放量已突破5000萬追劇人數已經高達270萬豆瓣評分更是高達9.5分
網友們在看完動畫之后一邊感慨人生一邊感嘆獨屬于中國的傳統風味國產動畫回來了
《中國奇譚》是陳廖宇總導演和於水、胡睿、楊木、劉毛寧、陳蓮華與周小琳、徐寧、顧楊與劉曠、潘斌十名動畫導演由八個根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立故事組成的動畫短片集
從故事內容看《中國奇譚》的每一集都只有短短的二十分鐘每個故事在內容、風格、技術上也都各不相同但它們卻給觀眾們呈現了一個極具中式想象力和審美魅力的“妖怪”故事集
《小妖怪的夏天》
《鵝鵝鵝》
《林林》
《鄉村巴士帶走了那人和神仙》
《玉兔》
《小賣部》
《飛鳥與魚》
故事縱覽古今、展望未來從鄉土眷戀到科技幻想從生命母題到人性思考展現著中式想象力承載著中國民族文化與哲學
從創作手法看《中國奇譚》涵蓋了多種美術風格和制作手法將傳統的二維、剪紙、素描、水墨等多種美術風格與CG、三渲二的現代技術相融合締造“名畫真能動,潛翔栩如生”的沉浸式體驗是對中國美學的一次多視角詮釋
#小妖怪的夏天#
故事的第1集《 小妖怪的夏天 》以《西游記》為故事背景主角是一只在浪浪山大王洞的普通小豬妖大王和其他妖怪一樣以吃唐僧肉為終極目標給手底下小妖怪們布置了一個又一個難以完成的任務做弓箭、設埋伏、刷鍋…
洞府底層生存的小豬妖是名副其實的社畜身上濃縮了上班族的所有艱辛
這個小豬妖和多數人一樣
要面對小妖怪頭目安排的各種任務
按照自己的想法做出了好的改進卻會因為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而受到上級批評
埋頭奮斗,只為了老板畫的又大又香卻看不到摸不著的大餅
努力工作,卻依然被拿來當工具妖
被工作折磨到體無完膚
辛苦了一天的工作會因為老板一句話全部變成無用功
在工作的之余,小豬妖也會想著家人給媽媽和弟弟妹妹們買包子被媽媽問起也是報喜不報憂
這何嘗不是我們每個人的縮影這短暫的溫情片段讓人看了頗有感觸
就像很多段子講的那樣“只要我夠努力,老板就能再換一輛車了”
最終小豬妖向師徒四人報信卻被孫悟空一棍子打暈在了地上
好在這只是孫悟空的障眼法并送了它三根保命毫毛
處處不提人,處處都是人類社會的反射普通的小豬妖當唐僧師徒那傳說中金燦燦的大人物從他的生命中一晃而過英雄的高光才能照見會改變他平庸的一生如果你樂觀,那你可以看到一個圓滿的結局如果你悲觀,也能腦補一個悲觀的結局
《小妖怪的夏天》可以說是與上世紀中國動畫最為相似的一集不論是源自《西游記》的文化背景還是經典的美術風格以及極具辨識度的孫悟空形象都足以令熟悉中國動畫的觀眾們熱淚盈眶
#鵝鵝鵝#
《鵝鵝鵝》改編自南朝梁文學家吳均的中國神話小說集《續齊諧記》中的《鵝籠書生》這個故事被網友們認為是《中國奇譚》目前來說最難理解的一個故事故事主要講述了一位貨郎在送鵝的路上巧遇一位腿部受傷狐貍公子在鵝山中經歷了光怪陸離的一天
《鵝鵝鵝》的畫風非常具有中國特色整體上采用中國畫的寫意手法將素描與中國水墨相結合以大量黑白和少量紅色建構畫面充分展現了東方敘事中“神秘浪漫、引而不發”的美感
全片如同默片,沒有聲音,沒有對白采用第二人稱字幕與觀眾對話讓觀眾彷佛置身其中
如果說《小妖怪的夏天》是結構工整、細節精致的現實主義故事那《鵝鵝鵝》就是留白又寫意,奇幻又詭譎圍繞“欲望”和“人性”折射出來的情感都是縈繞在現代人心頭的霧霾
《鵝鵝鵝》也被總導演陳廖宇稱為“個體特色最突出的一個短片”
“世態漁洋已道盡,人生何事不鵝籠”或許幻中生幻、變幻無常才是世間的本質酸甜苦辣的人生況味才是世間的永恒
導演胡睿在幕后短片中談道整個小說他只做了一點改編就是把當代人的情感投射進主人公的感受更保留中國古代志怪小說那種“少就是多、色即是空”的大氣象
#林林#
《林林》則將故事從遙遠的時代拉回到大興安嶺原始森林講述了一只名叫“林林”的小狼變成人類試圖和人類的孩子交朋友,卻將獵人引入森林最終母狼為了保護林林而犧牲林林自己也和獵人一起墜下山崖多年之后當時的人類孩子長大成人,再次見到了林林但她不再是天真的孩子,而是一只長大的母狼
《林林》是一部在三維語境下表現中國水墨繪畫的風格這一部動畫所呈現的觀感和前兩篇是截然不同的
無論是漫天的飛雪、狼的毛發、還是人物的頭發絲每一幀細節都可以稱得上是一場視覺盛宴
故事的最后一幕林林和小虎隔水相望仿佛在照鏡子一樣看到的既是對方,又或許也是自己內心的投射很多觀眾看到這一幕也為之動容
河的兩邊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一邊是充滿野性的自由,一邊是人類社會的悠然?一人一狼雖然選擇不同但都“回歸自我”,獲得了真正的平靜與和諧
但林林在故事中究竟代表了什么人與自然、人與人又或者是動物與動物之間這也許是故事留給我們的思考
在好評如潮的同時
《中國奇譚》也受到很多家長的抵制
有家長在某平臺發文稱:“一個動畫片一般應該是給兒童看的吧,那作為一個兒童看了是什么反應呢?我的孩子看第一集的時候被烏鴉的裝鬼給嚇哭了,第二集開始不到一分鐘就嚇哭了。這是拍給孩子看的嗎?”
認為《中國奇譚》并不是一部拍給孩子看的動畫片
#家長炮轟中國奇譚#迅速登上微博熱搜話題
動畫只能拍給小孩子看嗎?答案一定是不是
現在的動畫已經不僅僅局限于給小孩子觀看動畫和電影、文學一樣只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動畫并不代表低齡和幼稚動畫也可以諷刺、幽默、治愈,也可以收獲上億的票房
《中國奇譚》總導演陳廖宇在采訪中也曾經說過:“《中國奇譚》一是想展現動畫的多元化,二是展現中國特性。”
接下來還有五部動畫,我們先來一睹海報為快吧光是看海報就已經是很期待了
《鄉村巴士帶走了王孩兒和神仙》▼故事中展示的民間故事、民俗傳說,均來自于導演出生和成長的小村莊。
《小滿》▼借用二十四“節氣”中的小滿,走進孩子的精神世界,探討每個人都經歷過的隱秘體驗和記憶。
《玉兔》▼《玉兔》的靈感來自于人們耳熟能詳的神話傳說“嫦娥奔月”。
《小賣部》▼以石獅子和守衛門神作為主要角色,講述了老百姓對幸福生活的愿景。
《飛鳥與魚》▼故事則可以看作是民間傳說“田螺姑娘”的現代版。
如此種種,解釋了為什么《中國奇譚》一經上映就獲得廣大觀眾的一致好評能進步的是技術,不變的是文化內核
東方美學高度呈現的背后,是對中國動畫有執著熱愛的藝術家們的功勞。
中國動畫自成一派開宗立派的根源在內里——傳統文化
無論是水墨卡通風格的《小妖怪的夏天》還是黑白默片風格的《鵝鵝鵝》都能讓觀眾迅速想起上美最經典作品的美術元素
如《小妖怪的夏天》故事里的孫悟空《鵝鵝鵝》故事里致敬了經典動畫《天書奇譚》在近些年中國動畫頻繁模仿日美動畫的情況下這種中式美術風格可謂是別具一格
在動畫立意上,不管是《小妖怪的夏天》喚起共鳴的“打工人”還是讓人感受中國鬼怪故事魅力的《鵝鵝鵝》亦或是講述在人類世界尋找自我的小狼《林林》故事并不像其他動畫一樣聚焦于人物成長或者劇情反轉但每個故事結尾都能引起人們的思考讓人回味無窮
每一個故事在表現藝術魅力的同時,也在表達一種東方式的處世態度。
你覺得《中國奇譚》如何?你怎么看待中國家長的批判?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設計賽圈
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