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違的小四最近又火了一把!連內娛四大普女之首虞書欣都能被他成功改造,yyds的“郭式審美”引發網友集體懷念——你可以質疑郭敬明的一切,但不要質疑他的審美。

那些年郭敬明用真金白銀砸出來的服化道和每一幀都像寫真的畫面,放到十年后依然吊打同類型電影,把大眾審美這塊拿捏得死死的,連設計師都在喊:“就從甲爸給我下的那些需求來看,《小時代》真的對一代人影響深遠,郭敬明,你有罪!”

不論你喜歡與否,“郭式審美”早已成為一種現象級文化,現象到什么程度呢?今年的“史上最強春節電影檔”,郭導雖不在江湖,江湖仍布滿他的傳說:

你當然可以將其理解為一種批評,但其實設計師最能理解這些導演們患上的“職業絕癥”——“美癌”。

理論上講,視覺對一個人認知事物的影響程度占83%,但對于今天活在各種屏幕中的人們,視覺影響比重幾乎可以占到99.99%!因此當代內娛導演們的職場環境,跟設計師也差不了太多,都逃不開在視覺審美上瘋狂內卷的命運。

比如憑借《滿江紅》榮登本屆春節檔票房第一的張藝謀,向來就以頂級視覺掌控稱霸文藝界,勤奮工作到72歲的古稀之年,仍絕不放松自己對影像畫面的強迫癥式極致追求。

強烈色彩+對稱構圖+場面調度,堪稱張藝謀的電影美學公式。從他的第一部電影《紅高粱》到今天的《滿江紅》,老謀子依舊固執地堅守著自己的審美信條。所以有人說,“張藝謀的作品,好在審美很老,壞也在審美很老。”

張藝謀卻從不遮掩:“我要徹底的鮮艷,所有的顏色都要嚇人一跳,哪怕俗一點都好。”?“謀式美學”無所謂雅俗,它承載的是一種濃烈的文化基因和共同記憶——中國人的浪漫,張藝謀真的懂!

春節檔另一部略顯冷門卻口碑驚喜的影片《無名》,則有著另一種獨特鮮明的“程式美學”。據說久不接片尤其是不接諜戰片的梁朝偉這次能夠再現大熒幕,就是因為“看了《羅曼蒂克消亡史》覺得這個導演很不一般,獨樹一幟,有機會很想合作。”

這位能讓合作過無數頂流導演的梁影帝都欣賞并重出江湖的“小眾”導演程耳,除了標簽式的非線性敘事,最令人過目難忘的就是其高級的畫面質感和視覺腔調。

“典雅、現代、冷冽”、“每一幀都有被打磨過的光澤”、“黑色視覺書寫光明故事”……觀眾們完全有get到導演在《無名》中呈現的鏡頭美學,甚至很多人選擇二刷三刷,比第一遍感覺還舒爽。

這種極致體驗源于導演的極致“龜毛”,這是一位“對細節有偏執,無法忍受墻面出現白點、床單沒有鋪平,如果可以的話,甚至希望掌控雨滴的方向”的超級控制狂,而這種近乎變態的控制欲則源于他對于觀眾的尊重:“永遠不要低估觀眾,不要低估觀眾的審美”。

如果說程耳是中國電影孤本式的存在,豐富了類型電影的多樣性,那么郭帆則是中國科幻電影的拓荒者,憑著一己之力把中國科幻電影提升到了世界級別。

《流浪地球2》,不光呈現了科幻的硬核工業科技,更堅持了科幻的東方詩性表達——東西分野,這是導演郭帆的中國科幻美學觀。

3000多張概念設計圖、8000多個分鏡,一絲不茍的籌備,郭帆對科幻概念的呈現絕非把文字視覺化這么簡單,而是一種包含了科學之美、想象之震撼、對人類未來命運之獨特關注的“中國特色”科幻美學風格。

還有曾憑借《大圣歸來》開創國漫風潮的動畫導演田曉鵬,時隔七年帶著《深海》再一次挑梁前行,在技術和風格上孤注一擲,開創了“粒子水墨”這一獨屬于中國的全新三維動畫形式,只為讓世界重新看到中國動畫。

導演坦言“如果沒有創新二字,我可能不會做電影”。所以他沒有選擇續寫《大圣歸來》這條更輕松的路,而是埋頭花了七年時間又進行了一場不自量力的冒險,用單幀多達數億的粒子堆積起流動的水墨畫面,讓快被遺忘的中國水墨動畫和具有飄逸意境的東方美學得以華麗重生。

2

“每個導演有每個導演的審美,這才造就出百花齊放的風格。”——你不一定要永遠相信郭敬明的審美,但你可以永遠相信郭敬明對于審美的態度。

在這個大眾追求視覺沖擊的時代,有自己獨到的審美至關重要,對于設計師來說,能否建立起自己鮮明的標簽和風格更是安身立命之本,它不是跳板,而是天花板,決定了你的最終高度。

但今年春節檔電影導演們教會我的,不僅僅是要有自己的審美,更可貴的是“舍得”,舍得拼命,舍得將“自己”全盤奉獻給“美”這件事。

精選文章:

優衣庫童裝區,寵物的時裝樂園

Burberry|發布全新品牌形象,詮釋英倫精神

高啟強從廠區老破小換成獨棟大別墅,房子的改變記錄著小魚販一路狂飆的人生

鐘薛高:誰說,食欲感和高級感一定二選一?

兔年奇葩設計,居然有甲方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