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這個時代

仍有許多女性對“性”感到羞恥

對關于“性”的話題總是欲言又止

如果能掙脫這些束縛會是什么樣的呢?

在近年的藝術節上

一個90后潮汕女孩陳韋伶的插畫

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和討論

她的作品以女性為主角描繪“性”

含蓄又大膽、平靜而有力地表達出

女性可以勇敢地表達欲望,掌握性的主導權

許多網友被她的勇氣與創意打動

紛紛表示感受到:

“一種溫柔的力量,不可反抗!”

本期「了不起的匠人」

帶你認識女性主義創作者陳韋伶

● “性”主題插畫家陳韋伶

? 愛欲自由的女性后花園 ?

? “性可以是高山流水,也可以是旋轉木馬”??

陳韋伶曾說比起日本著名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

她更喜歡葛飾北齋的女兒葛飾應為。

在過去傳統的父權時代,

女性為了創作走進“紅燈區”是多么“叛逆”的事。

但葛飾應為就是那個不為時代所束縛的女人,

給后世留下了浮世繪中最美的影子。

而陳韋伶也正在用自己的畫作,

掙脫我們這個時代關于女性欲望的束縛。

● 浮世繪畫家葛飾應為的《吉原格子先之圖》

如今的社會對“性”仍舊是避而不談的,

但這塊“禁地”對情竇初開的少女充滿了吸引力。

陳韋伶的畫作《白雪與魔鏡》中,

白雪公主對著魔鏡檢視自己的身體和欲望。

●?《白雪與魔鏡》

《在蘋果樹上》的女孩,

好奇樹上男女尋歡作樂的“禁果”。

正如青春期的少女對“性”的探索。

●?《在蘋果樹上》

陳韋伶對“性”也充滿了想象。

她把這種欲望畫作沖向山谷的飛機、

峽谷間奔流的瀑布,

創作出她的第一個“性主題”系列作品《欲》。

●?《沖上云霄》

●?《欲之七》

●?《欲之五》

然而“性”教育在人們的成長時期總是被忽略和回避。

許多女性就和陳韋伶一樣,

“成年了還不知道衛生棉條要往哪里塞”。

●?《狩獵》

缺乏“性”教育的孩子,不了解自己的生理結構,

更不懂什么是有危害的性行為。

兒童被性侵的事件頻頻發生,

陳韋伶為此創作了《當媽媽去買菜的時候》,

就是希望能夠喚起社會對于兒童性侵的警覺,

轉變社會的“性”觀念,加強“性”教育。

●?《當媽媽去買菜的時候》

陳韋伶上了大學后,

她的家人開始給她灌輸禁止婚前性行為的思想。

但他們的理由很直白,

只是為了她不被未來的老公嫌棄。

陳韋伶都忍不住調侃:

“以前從來沒有過性教育,成年以后一下子就來到了這一步”。

●?《柔情似水》:女人一個人的性

在老一輩的人看來,

女性的“性”只不過是為了服務男性而存在。

這令陳韋伶產生了對父權社會的思考。

畫作《在你的江河里流淌》中,

以男性生殖器官為山,渺小的赤身女子穿梭其中,

揭露父權社會下,女性在“性”主導權上的不平等。

● 《在你的江河里流淌》

女性在“性”方面往往處于被動,甚至是弱勢。

帶有“性”暗示的男性凝視無處不在,

許多女性都處于恐懼之中。

陳韋伶將此作為靈感,創作了《瞧一瞧》,

紅色的裸身男子掀開簾子,仿佛在窺探著什么,

連腳下的白色老鼠都好奇。

● 《瞧一瞧》

現實中還存在著許多男性組隊去酒吧“撿尸”的案例,

這讓陳韋伶非常憤怒,她想:

“如果白雪公主在現在這個時代,她躺在那里,真的還會遇到一個王子,只是吻她一下這么簡單嗎?”

恐怕現實就會像她的畫作《喚醒老白》一樣:

白雪公主被性侵了。

● 《喚醒老白》

文字中,一些“女”字旁的字往往也是帶貶義的,

“奴、奸、妒、婊”都映射著男尊女卑的思想。

陳韋伶大膽地將“嫖”和“妓”都換成“男”字旁,

創作出《男票》和《男支》,極富諷刺意味。

● 《男票》

● 《男支》

陳韋伶想反抗現狀,她說:

“我想盡可能讓畫面里的女人們都‘離經叛道’一回,成為快樂的主體”。

她構建了一個屬于女性的世界——《女性后花園》

在這個世界里,沒有男性的存在,

只有面目模糊的雄性特征人體,

供女性取樂、凝視的對象,

而女性才是“性”的主體,可以自由地享受愛欲。

●?《東庭春宵屋》

●?《西庭候茶樓》

●?《南庭長樂機》

● 《北庭皮影湯》

后花園分為東西南北四個庭院,

還有刺激的過山車、夢幻的旋轉木馬......

女性可以蕩著秋千劃過長廊隧道,

夜寢聊齋元素的恐怖骷園。

●?《谷風過山車》

●?《旋轉木馬人》

●?《秋千長廊》

●?《夜寢骷園》

陳韋伶把自己的作品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對“性”的想象和好奇;

第二個階段,對女性欲望的聚焦和思考。

陳韋伶希望讀者不只是從中看到情色,

而是看到女性直面自己的原始欲望,

在不傷害自己和他人、不觸碰道德和法律的情況下,

去了解它,去享受它。

●?《女性后花園》中的美妙細節

●?《女性后花園》中的美妙細節

? 叛逆的“乖乖女”??

? “我不只是情色創作者,還是女性主義創作者”??

畫風大膽的陳韋伶,

其實出身于一個非常保守的潮汕家庭。

在這個極其重男輕女的地方,

陳韋伶的親生父親僅僅因為她的性別,

就與她母親離婚,拋棄了整個家庭。

● 陳韋伶和她的母親

小學三年級,她便隨外婆一起生活在佛山。

外婆是桂林人,與傳統的潮汕人觀念不同,

外婆不會要求陳韋伶“女孩要有女孩樣”,

而是告訴她“欺負你的人,你要打回去”。

這就是為什么在陳韋伶身上能感受到一股反抗的勁。

● 陳韋伶和她的外婆

陳韋伶從小就喜歡畫畫,

長大后考上了廣州美術學院的版畫系。

她專注于畫針管筆畫,筆觸畫得極細,

追求畫技上的極致與完美,

是大家眼中認真專精的好學生。

● 陳韋伶大學時期的插畫作品

但她在一次專業課作業上大膽了一回。

她賦予了小紅帽性感的元素,卻很快被老師叫停。

顯然在主體教育中,這是不被接受的。

而如今,曾經的“乖乖女”正畫著“現代版春宮圖”。

● 陳韋伶的畫作展品

陳韋伶著手“性主題”的畫作已經有五六年了。

一開始她沒有告訴任何人,只是默默地發到朋友圈,

沒有人會想到這些作品是她畫的。

● 《月下》

某天,傳統的母親偶然看到了她在畫露骨的畫面。

母親沉默許久,然后問:“這是你畫的?”

陳韋伶坦白說,她當時很平靜地說是,

其實心里很緊張,怕母親不能接受。

沒想到的是,母親竟然說:“畫得不錯,發我吧”。

從那以后,陳韋伶一有新作品和相關報道,

母親都會第一時間轉發,給她做宣傳。

外婆雖然看不懂,

但覺得陳韋伶的畫作一定是最棒的。

對陳韋伶來說,

家人的支持讓她的抗爭有了更加堅實的后盾。

2018年,她參加了奇點藝術節的展會,

開始了她的第一次練攤。

業內著名的漫畫家tango立刻買下了一幅她的作品,

從那時起,她的畫作便走進了大眾視野,

大膽有趣的風格也收獲了不少好評。

● 奇點藝術節的陳韋伶

雖然大多數評論都是友好的,

但不禮貌的批評和揣測也不少。

有些男性觀眾直接會問:

“你畫得這么詳細,是不是日常生活里就玩得很大?”

陳韋伶每次聽到這種冒犯的話都會很生氣。

這讓她意識到,比起男性,

女性在“性”方面存在著更多的壓力。

她開始轉變風格,專注于女性的“性”。

● 《選角》

漸漸地,購買畫作的人變成了以女性為主。

有一次,一個女孩在陳韋伶的展位看了好久,

離開以后又折回來對她說:

“感覺你的畫在溫柔地表達一種力量”。

● 《日照生爐》

讓陳韋伶覺得更有趣的是,

在一屆“不熟藝術書展”上,

一個年輕的媽媽帶著自己還沒上學的女兒,

駐足在陳韋伶的展位前,女兒對畫面提問,

媽媽很坦蕩地說:

“這是男人的身體、這是女人的身體……”。

這讓習慣于家長捂著孩子眼睛走過展位的陳韋伶,

感到欣慰,她非常感慨地說:

“終于看到家長也可以帶小朋友看這些作品,而不是把這些畫當成‘污染物’一樣的存在”。

● ?陳韋伶的展位

有人把陳韋伶稱呼為“情色藝術家”,

但她認為自己更是女性主義創作者,

并自詡“生理衛生界先鋒藝術家”。

這些年,她關注情欲、性別、女性處境的問題,

通過畫作讓人們看到新時代女性默默抗爭的力量!

運營 | 匠匠

編輯 | jojo

  • 文中圖片選自網絡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了不起的匠人

精選文章:

《滿江紅》《無名》《流浪地球2》導演獨白后,再看虞書欣的“郭式審美”

優衣庫童裝區,寵物的時裝樂園

Burberry|發布全新品牌形象,詮釋英倫精神

高啟強從廠區老破小換成獨棟大別墅,房子的改變記錄著小魚販一路狂飆的人生

鐘薛高:誰說,食欲感和高級感一定二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