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韓國制作了一部韓紙宣傳片,并邀請女團成員幫忙做推廣。

片中展示了韓紙的制造過程,但有故意模糊造紙術起源的嫌疑,做出的“韓紙”更是被網友質疑是中國的花草紙。

中國不僅是造紙術的發明國,當代藝術更是把紙雕出了花,跟小印一起了解一下這些作品和藝術家叭。

中國當代紙雕已經這么卷了?

大家印象里的中國紙雕,或許還停留在燈籠、剪紙之類的傳統藝術。

李洪波

但其實在近些年里,中國紙雕材料和形態五花八門,變得越來越有趣多元起來。

材質的改進,讓紙雕藝術不再只停留在平面上,深厚的文化底蘊又賦予了作品獨特的情感。

李洪波從中國傳統的拉花紙燈籠得到靈感,把紙化作石膏教具,輕輕拉扯卻是千萬層的紙。

3

在他的自然系列中,甚至把紙做成了一切靜物:鵝卵石、樹木、雕像……

花海系列進一步擴大尺寸,加入了豐富色彩,遠觀看似美麗,實際卻是由各種現代武器構成,充滿反思。

靜止的紙在藝術家手中實現了動態,讓觀者能夠參與其中。

傳統又樸實的紙張,加上傳統手工和巧思,成為了驚人的藝術品。

紙張本身的肌理就很不同尋常,手工造紙有明顯的纖維感,工業用紙則更加精致,藝術家們選擇各種紙張,達到講述作品的效果。

紙易燃,也會留下焦痕,藝術家黑余敏銳的意識到了這一點。

他在紙張上,用香燙印出五萬六千多個字,組成了《漢語大字典》。

對其而言,正是紙的脆弱,對應聯系著事物的生滅,可以恰到好處地表達思想。

黑余

黑余在法國手工造紙博物館的短暫實習,讓他畢業后便立刻選擇了回國,開始追隨中國不同地域的手工造紙,

他選擇用紙創作不在于功能性,而是其本質:從親手制作紙張,再到創作,直至陳列構成了一個整體。

藝術家吳靜芳早期模仿野田亞人的紙雕作品,不斷探索自己的風格,將中國傳統的篆刻、書法融入到作品中。

她最終利用散點透視法構圖,構筑了獨特的2.5D紙雕,這樣設計讓觀者無論從哪個角度,都能產生立體的感覺。

吳靜芳

童年與歷史構成了其紙雕作品的重要主題,二十五年的創作也讓她視力嚴重受損。

細節滿滿的紙雕中全是心血與感情,構造出了別樣世界。

傳統紙雕藝術的獨特魅力?

中國當代紙雕豐富多彩,充滿藝術家的個性,但我們也能從中看到傳統的影子。

陳粉丸

紙雕歷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我國漢代。

當代紙雕藝術同樣扎根于傳統紙藝,尤其是色彩夸張、造型大膽的剪紙藝術,而且更加注重視覺上的感受。

陳粉丸的作品習慣通過紙張幻化出無數夢幻般的場景,用新材料結合民間傳統剪紙藝術。

名為無限之花的裝置以方圓無界為靈感,用一張張圓中帶方的紙構建出了無限空間。

作品利用剪紙鏤空的特性,不斷重復以形成層疊空間。

既采納了傳統的紅色窗花紋樣,又運用鏡面紙這種新材料,讓無限之花進一步擴大了傳統窗花的光影和空間感。

從平面到立體,由手工作品至大型裝置,可以看到其紙雕塑的不斷進步。

在陳粉丸幾乎所有作品中,都會出現手的元素,這象征著親密關系的載體,同時隱藏著她對掌紋是種命運預示的思考。

她從傳統汲取靈感,加上想象力,讓祈福的剪紙在新世紀有了新的樣子。

民間藝術在創作時,往往會結合本地的文化與風俗,對作品進行夸張處理,這也正是傳統紙雕的魅力所在。

去掉描繪對象所擁有的復雜結構,民間藝術家們只抓住最重要的特征,再用各種各樣的花紋豐富畫面。

更加神似的追求,讓線條無比簡單精煉,創作出的事物能在不同時空融合在一起,富有強大的生命力。

但人們對美的追求每個時代是不同的,在傳統紙藝術快要失去生存空間時,現代藝術家們通過各種方法,讓其煥發了嶄新的生命。

當代紙雕以一種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藝術作品,逐漸走進大家的視野中。

中國味的立體紙雕?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歐美國家的立體紙雕已經發展成熟,亞洲也緊跟著腳步。

中國當代紙雕學習西方的立體紙雕,同時融入了傳統文化。

不同于歐美紙雕注重寫實、日本紙雕講究物哀侘寂,國內紙雕注重的是意境。

李紅軍

藝術家陳琦的作品觀象,選擇用紙表達出時間這一概念。

作品布滿蟲眼,對于書中之蟲來說,由紙構成的書便是其全部,蜿蜒的痕跡是唯一的證據。

生命永遠在生長與變化過程中,因此別故不意味寂滅而是新生。

陳琦

王偉則直接采用了紙漿作為原材料,十分立體又運用了中國傳統水墨。

紙和水墨本就是極富我們國家文化色彩的符號,立體雕塑又充滿現代感,素雅與粗澀的質地構成了和諧畫面。

輕盈,這種不該出現在雕塑上的詞語卻實現了,充滿趣味性。

王偉

但這些看起來十分容易的作品,其實也充滿了艱難的探索過程。

宣紙充滿韌性的纖維損壞了數臺碎紙機,她只能定制紙漿不斷進行材料配比,花費一年多最終呈現出理想的作品。

紙漿的顆粒感和大寫意的水墨感,才得以呈現在觀眾面前。

紙作為我們國家一個重要的發明,不斷煥發著新生命。

當代紙雕藝術家運用紙的特性,讓其能在二維與三維間自由轉變。

紙豐富自由的色彩選擇,多樣的種類,更可以自由地與多種物質材料進行結合。

表面自帶的紋理和纖維都會給人帶來不同的感受,撕、剪、刻、揉等手法讓當代紙雕充滿了無限可能。

陳粉丸

中國發明的紙,擁有著獨特的藝術語言,在繼承傳統中也融入了創新與學習。

在現今,我們更應堅守并發展先輩的文化寶藏,讓其名稱不再被挪用。

參考資料

金紀偉.中國當代紙雕藝術創作的多元化研究[C].新疆藝術學院,2022.

作者:花花

責編:叢夏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印客美學

精選文章:

“告訴老默,我想吃魚了” | 時尚魔術師的撿垃圾之道(魚頭)

ChatGPT變“情場智障”的現場,“狂飆”熱劇hold住了!

李楠「另見」丨馬達加斯加 沒有企鵝??(上)

《狂飆》片頭被爆抄襲,真不好洗?!

今年巨大化球鞋新星都在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