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為有情感我們才是人而不是人工智能
《未來簡史》中提到,隨著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強大,很多人非但不會成為神人,反而變成了廢人,一個對社會毫無價值的人。因為通過萬物互聯和人工智能,越來越多人的工作都可以被取代。
那建筑師這個職業呢?也會因此而顛覆嗎?
畫圖、建造、建模等技術固然是建筑行業必不可少的技能,但其核心點還是設計與發現問題的能力。與其擔憂建筑師會被人工智能取代,不如討論建筑師有哪些能力是人工智能無法取代的。
設計需要想象,而想象需要工具來實現。在無限的創造力與想象力面前,以積累學習已有知識為核心的人工智能終究只能作為一件替代技術性工作的工具。
本篇文章簡要介紹了AI在建筑設計領域三個方面的應用,探討了作為“工具”,人工智能是如何幫助建筑師變得越來越好。
01平面布置
Finch是建筑工作室Wallgren Architecture和瑞典建筑公司Box Bygg創建的一個參數化設計軟件,該工具可以生成適應場地范圍的平面布置圖,旨在幫助架構師了解建筑物在設計過程的早期階段的限制性和可能性。
只需要輸入尺寸和當地規劃法規,Finch便可以創建生成最優的二維和三維平面圖,而使用Finch的次數越多,它也就會進化地越聰明。
“它根據建筑師設計的一套規則生成平面圖,以確保空間的運作令人滿意。”創始人Wallgren如是說。
人工智能非凡的靈活性和AI多次學習產生的布局和空間架構能力使得Finch突破了平面形狀的限制。
隨著技術與設計能力的發展,公寓單元的平面形狀和占地面積發生變化;面對看似不可能的形狀,算法竟仍然能夠找到一種合理的方式來布局房間和墻壁,結果可能無法確保完美,但通常合理。
Finch的創始人將其定義為工具,就像一支鋼筆或一把錘子。Finch能夠幫助建筑師在有限的時間里快速的去評估成千上萬個方案,實時地確保你能做出最優選擇。
02理念探索
Manas?Bhatia的AI*Future?Cities系列AI生成圖像探索了隨著全球城市化的快速增長,可持續基礎設施的可能性。
在此系列中,建筑師和設計師想象了一個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綠色烏托邦城市,城市中的各類建筑被綠植包圍,高聳入云的摩天大樓與自然和諧共生。
Manas?Bhatia利用AI圖像生成軟件Midjourney,將“共生”、“仿生”、“由藻類和生物發光材料制成的流體公寓”等基于文本的提示輸入到AI程序中,程序由此生成一座座未來主義的親生物空氣凈化塔。
塔中綠色結構通過減少碳排放和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工冷卻的使用,為現代社會和基礎設施提供了許多好處。
這些未來主義摩天大樓覆蓋著藻類,他們既是垂直花園,又是它們所居住的綠色城市的親生物空氣凈化塔,人類居住其中仿佛身處自然,突破了堅硬的建筑構件與柔軟的綠色自然之間的隔閡與限制。
無論是外形、內部格局還是立面形象,此設計都滿足目前人類高級的審美偏好與對未來建筑的無限遐想。
隨著AI在創意設計中使用的新趨勢,Midjourney和DALL·E等工具現在越來越多地被建筑師用來可視化未來的空間。
顯而易見,人工智能強大的圖紙生成能力允許建筑師探索更加新穎、新奇、未來的設計理念。
03創意設計
伴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建筑設計師仿佛被插上了隱形的翅膀,在各式奇異瑰麗天馬行空的世界中翱翔。AI技術帶領著建筑師,把想象變為具象、把虛幻神秘變為唾手可得。
1、飛行的凡爾賽宮
利用AI程序,建筑設計師Kaveh Najafian可視化了一系列用羽毛和極簡主義金色外墻裝飾的凡爾賽宮的渲染圖紙。
這個名為“飛行的凡爾賽”的系列設計,只通過不斷調整和仔細修改輸入到程序中的文本提示,以變得更準確,更加符合設計者的創意想象。
Kaveh Najafia用凡爾賽宮作為主立面進行實驗,窗戶裝飾著羽毛,外墻鑲嵌著玻璃燈泡和寶石,室內裝飾著純金。
在AI渲染中,皇家符號無縫地融合到宮殿建筑中,以創造最高主義建筑的終極表達。
2、探索巴洛克
Mohammad Qasim Iqbal是一位建筑系在讀學生,他用絲綢和石頭構造進行實驗,渲染出宏偉、復雜的巴洛克風格的建筑表面。
Mohammad Qasim Iqbal先是探索了巴洛克建筑的技術和理論元素,找準了巴洛克式風格的代表性人物Francesco Borromini,并利用AI技術模仿其大膽奢華、豐富自由的建筑表面設計風格。
Mohammad Qasim Iqbal在程序中輸入基于文本的提示和迭代,將建筑設計推向了超現實和未來主義的新高度;并輸入短語“絲綢”以豐富設計的特征與屬性,將織物的新屬性融入進石雕,觀眾需要仔細觀察,才能區分出哪里是石頭,哪里是絲綢。
04結語
科技的進步會逼迫人類升級自己的思維和能力,促使人類整體文明邁向更高的臺階。就像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紡織機器雖然淘汰掉了手工織布的崗位,但卻促進了機器操作、機器修理、機器設計行業的興起。
人工智能永遠無法取代建筑師,但建筑行業會因為人工智能而逐步升級。
參考資料
1.https://m.co188.com/bbs/thread-10355987-1-1.html/人工智能的設計:未來主義魔天大樓,即使垂直花園,又是居住的綠色建筑
2.mp.weixin.qq.com/分享丨當人工智能為建筑設計插上翅膀
3.www.archdaily.cn/Finch3D 創始人:機器能代替建筑設計師么?
4.https://www.d-arts.cn/article/article_info/key/MTIwMjM4NzY0NziDz4Fnr6zKcw.html
編輯?王智源
責編?柯思思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匠山行記
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