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明星竇驍和賭王千金何超蓮巴厘島完婚,四年愛情長跑終于修成正果,令網友們紛紛恭喜竇驍“如愿嫁入豪門”、“可以少奮斗30年”!
從“謀男郎”到“賭王女婿”,雖然大家都在嘲,但誰的心里不是一萬分羨慕和嫉妒!誰不想要這種拿到爽文劇本一步登天的幸運落到自己身上呢!
尤其是在無比內卷、生存艱難的設計行業,突破圈層獲取好資源是幾乎所有設計師的“剛需”。其實回看竇驍的“上位”史,對設計師的職業發展規劃是頗有啟示意義的。
01
首先是“入圈”。本是加拿大打工洗頭哥的竇驍,選秀意外奪冠后便換了人生方向,以外籍生身份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回國,大二入選張藝謀劇組一炮走紅。這是一條目標非常清晰的路徑,以資源名校作為敲門磚,直接進入最核心的演藝圈。
做設計這行當然不可能人人都有名校背景,也不是誰都能幸運接到名企拋出的橄欖枝,但你起碼應該知道哪些大牛公司有最豐富的資源和機會,哪些行業大咖、哪幾個賽事是行業權威認可的,然后通過你所能找到的所有渠道,盡可能多的關注和接近他們——先從思想上進入核心圈層。
心理學上有個吸引力法則(Law of Attraction),即心中所想會被吸引至身邊。無論是dream offer還是職業偶像,通過不斷了解他們來影響自己是最好的學習方式。摸清他們的動態、喜好、觀點,不斷趨近“同頻”,積極參與他們的社交媒體互動,增加自己的“露臉”機會,沒準有一天真的是他們來面試你的時候,你就有了巨大的“熟人”優勢和“氣味相投”的加分項。
當你get到了設計圈的思維方式和視野格局,就要開始想辦法為自己創造機會。很多人以為機會都是天上掉餡餅砸下來的,殊不知就算竇驍主演《山楂樹之戀》也是來來回回自費跑了十幾次試鏡才最終拿下,而大部分人可能在前幾次失敗就已經放棄退出了。
設計師其實有很多途徑可以不斷深入“內圈”,比如參加比賽、行業會議、論壇展覽、私密聚會等等,只要你大膽主動臉皮厚,多參加圈內的交流學習,通過各類型的平臺展示自己,就能獲得很多向上鏈接大佬并輸出自己價值的機會,也就能越快讓自己成為“圈子”里的人。
02
其次是“破圈”。得到專業圈內的認識和認可固然重要,但適時拓展“外圈”資源有時候可能更有事半功倍的奇效。比如雖然年少成名但一直業務平平的竇驍,為自己找到了另一條思路清晰的路徑——“作品不夠戀愛來湊”,安心專注于與豪門千金的感情,直到順利將自己送進豪門。
這里當然不是鼓勵大家不務正業或攀附權貴,而是啟示設計師走出自我封閉的小圈子、積極進行有效社交的重要性。如果你想成為設計界的“豪門”,就必須盡可能拓寬自己的社會資源,提升自己在目標圈層的影響力,說得更俗一點,就是人脈決定錢脈。
比如你是做餐飲空間設計的,就要想辦法走進餐飲行業的圈子,多接觸品牌老板和主理人;如果你是做高端私宅或高級服裝定制的,那就要爭取走進一些商會、文藝界等上流圈層,接觸到你的目標客戶……
接觸只是第一步,如何讓這些資源成為有意義的人脈,就非常考驗設計師的“情商”了。一個人能變成你的客戶,一定是因為你能擊中他的需求、提供有價值的解決方案。
這一點我又不得不很服竇驍,當何超蓮看到流星劃過,竇驍能立馬想到那是她剛逝去的父親,擊中痛點并給足情緒價值。他和豪門攀親,卻從不借賭王家族上位,也不理會各種冷嘲熱諷,可以為避嫌缺席宣傳不配合營業,穩定提供女方需要的愛和安全感。
如果你的潛在客戶也能從你身上得到這種精準高效又真誠的“關懷”,你就絲毫不用擔心如何去經營和維護人脈關系的問題。“破圈”最好的方式,是自己被更多人需要。
哈佛大學曾有研究指出,被大家認同的杰出人才,專業能力往往不是重點,關鍵在于“頂尖人才會采用不同的人際策略,這些人會多花時間與那些在關鍵時刻可能有幫助的人培養良好關系,在面臨問題或危機時便容易化險為夷”。
簡單概括就是,一個設計小白想成為設計大咖,一定要花一些時間去“混圈子”,混優秀的圈子,且讓自己配得上那個優秀的圈子。
做設計,同任何一行都一樣,三分靠實力七分靠“關系”,祝愿還在菜鳥階段的你,苦練內功、悉心經營,借枝或乘風起飛,早日在更廣闊的天地里做自己的豪門。
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