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能滿足我們的很多需求,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便利。

但最近,小印發現有一批人開始利用它干離譜事了。

他們把女性照片“喂”給AI,然后生成色圖。

關愛未成年,打碼處理

雖然市面上主流的AI繪畫平臺都禁止生成色情圖片,但由于它們都是開源軟件,有人已經開發出了一鍵生成女生大尺度圖片的網站。

網站管理者不僅售賣使用教程,還販賣已經做好的成套裸圖,儼然已經形成了一條色情產業鏈。

而且這件事游走在法律邊緣,大家不要輕易嘗試,小心警察???♀?叔叔上門請喝茶。

AI是工具,它本身是不帶有道德和法律色彩的。

但使用工具的人是有善惡的,由此就產生了很多問題。借著這件事,小印也想跟大家聊聊AI藝術相關的事。

藝術家們都是怎樣看待AI藝術的?AI藝術中又出現了哪些問題?

AI發展到什么程度了?

幾乎每隔幾天,AI就能帶來一個新驚喜。

最近,小紅書上就出現了一批賽博顏值博主。

膚白貌美,個個都是建模臉,清純風、純欲風、可愛風、辣妹風、御姐風……應有盡有。

只需要喂AI幾張圖,調幾次參數,等上5秒鐘,就能生成n張賞心悅目、能以假亂真的美女圖。

目前,她們分布在各個細分領域,還有鮮明的人設。

難怪有網友評價:現在是AI越來越像真人,真人越來越像AI。

前段時間上海的cp29漫展爆火,AI coser也跟著火了一把。

B站up主@勘云工造生產的賽博“老婆”,與真人相比也是毫不遜色。

光影、皮膚、衣服的褶皺感……都給人一種游戲“老婆”走進現實的感覺。

小紅書上還火了一條“AI同款小綠裙”。

原因是AI頭像博主“可可”發了一張綠裙女孩的圖片,大家看中了裙子,但在三次元找不到同款。

商家們就抓住機會,做出了同款。

小印淺看了一下,這些裙子定價普遍在200-300之間,銷量都有近千件,數據十分可觀。

大家還發現,淘寶上有人用AI開了家“假”店,上傳的商品圖全是AI生成的,結果還真有人下單。

AI出設計圖,然后再銷售同款實物,連模特圖都可以靠AI解決。

這么看來,“0成本開店”不是夢啊~

而且AI作品的真實度已經越來越高了。

之前網上火過一張情侶照,哪怕放大細瞧,都會覺得是拿相機拍的真人。

但實際上,它是Midjourney V5版本生成的圖片。

用AI做藝術設計,方法很簡單。

只要輸入自己想要的畫面元素和圖片的整體風格,就能獲得相應的圖片。

目前,海外的主流AI繪畫軟件有MidJourney、Disco diffusion、Stable Diffusion等。

在國內,也有了百度文心、TIAMAT等平臺。

AI藝術已經全面走進了普通人的生活。

百度文心ERNIE-ViLG

在藝術品市場,AI藝術作品接連被拍出高價。

在b站、抖音、小紅書等軟件上,介紹AI繪畫軟件和教程的視頻也越來越多。

連沒學過藝術的普通人也可以利用AI做設計賺錢了。

不過,有人歡喜有人憂。

有人認為AI能為設計提供便利;也有不少人擔心,這會擠占相關從業者的生存空間。

藝術家們都是怎樣看待AI藝術的呢?

藝術家們如何看待AI?

大家對于AI的爭論,主要針對的就是:AI將成為藝術家的工具還是替代品?

其實目前來看,大家普遍認為AI只是工具,可以幫忙進行一些不太需要創造力的工作。

耶魯大學的建筑師Brennan Buck認為:AI是一種工具,在項目的設計階段,可以幫助著色或者美化圖片,但在設計的創意或新穎性上貢獻微弱。

但AI的存在,確實已經對藝術領域產生了巨大影響,也難免會令從業者們產生“即將被取代”的焦慮感,感覺自己像工業革命時期的紡織女工。

Alex Taranto指出:雖然AI藝術還無法達到藍籌畫廊(出售知名藝術家的高價值作品)里藝術家的水平,但它已經全面影響了藝術行業。

耶魯大學視覺藝術團理事會成員Ron Cheng則認為,“我認為現在有足夠多的藝術家了,不需要讓AI來做這些事情。”

對于一些藝術家來說,AI造成的最大影響,是降低了藝術在大眾心中的價值。

AI會改變大家看待藝術的方式,讓人覺得藝術很容易創造出來。

那么,AI藝術算是真正的藝術嗎?

這取決于我們如何定義和理解“藝術”。去年8月份,AI藝術作品《太空歌劇院》獲得數字藝術類別冠軍,就引發過大家對這一問題的討論。

一些人認為,AI藝術是由算法和計算機程序自動創造的,缺乏真正的創造力和情感表達,不算藝術。

計算機科學教授Nisheeth Vishnoi說:“在最高層次上,藝術是一種情感交流方式。這一過程非常復雜,在圖像識別或圖像生成算法中似乎沒有方法來直接捕捉它。”

耶魯大學視覺藝術團理事會成員Ron Cheng也認為:“AI不會分析周圍的世界,也不會提出關于世界的批評與意見——它沒有個人的生活經驗來指導其創作。”

也有人認為,藝術是一種創造性的表達形式,它可以通過任何形式的媒介來實現。

從這個意義上說,AI藝術也可以被視為一種新的、獨特的藝術形式,具有其獨特的美學和風格。

Ebrahimi Afrouzi就將AI歸類為一種“工藝”,認為AI藝術是獨一無二的,與人類的藝術創作有本質不同的藝術形式,“AI藝術就是AI藝術。”

通過Gen-2用文字生成的視頻片段除此之外,在AI藝術的創作過程中,還出現了一些道德法律問題。

AI藝術問題重重?

大家批評AI繪畫,有一個主要原因:不法之徒利用AI行犯罪之實。

有人把真人的照片“喂”給AI,生產出與其外表極其相似的圖片。

這侵犯了肖像權,也給當事人帶來了極大的困擾和安全隱患。

更有甚者,將AI技術用于情色產業,甚至用于傷害他人。

比如開頭提到的AI生成色圖。

還有小印之前還寫過的“造黃謠”問題,廣州地鐵上那個被造黃謠的女孩,就是網友利用AI進行惡搞的結果,性質極其惡劣。

還有人利用AI生成的圖片進行詐騙。

比如蘇州游艇趴騙局。

據說報名費3000塊,每名參加者都會配備“隨身女仆一名”。

后來事兒鬧大了,警方介入,才發現女仆照片全是AI生成的。

當然,AI是一項技術,是一種工具,它本身是沒有善惡屬性的。惡的不是技術,是人。

此外,版權問題也是一大爭議點。

因為很多AI的本質其實是將網絡素材打亂排列組合,等于是直接盜用了有版權的圖片。

之前就有藝術家集體起訴了包括Stability AI、Midjourney和DeviantArt在內的主流AI藝術生成器。

他們認為:AI公司使用受版權保護的圖像來訓練算法,但沒有征求原創者的同意,也沒提供補償。

越來越多的畫師明確拒絕自己的作品被用于訓練AI,但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拿AI作品當作自己畫的進行售賣。

不過目前還沒有成熟的技術能檢測和AI是否“抄襲”。

從法律上,雖然目前一些國家和地區已經開始建立相應的法律框架來規范AI藝術作品的創作和使用,但我們很難界定某個AI畫作是否存在侵權。

那么,AI藝術作品有版權嗎?

兩個月前,全球首例AI制圖版權問題有了官方結論:

使用人工智能系統Midjourney創建的漫畫書中的圖像不應獲得版權保護。

只有人類創作的圖像才能受到版權保護。

漫畫家Kristina Kashtanova作品Zarya of the Dawn中用AI創作的部分

因為AI藝術與傳統藝術形式有所不同,還可能會涉及道德審美、操作透明度等方面的問題。

要想盡量避免的道德問題的出現,需要法律的跟進,也需要開發AI的企業承擔起社會責任,制定完善的監管和懲罰機制。

AI藝術仍然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而如何用好AI,是我們亟需解決的問題。

部分圖片源自網絡,侵刪

作者:來士普?

責編:若林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印客美學

精選文章:

Y2K美學:一場時尚的短期熱潮還是設計界的長期趨勢?

“不好好做人”?秀場模特兒現身動物園派對……呼吁人們保護生態平衡與動物

百看不厭!創意十足的街頭涂鴉,拯救你的不開心

浪姐4美依禮芽人氣斷層第一? 沒想到這兩位才是正宗辣妹鼻祖!

開啟想象!伊利發布首款AI牛奶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