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森堡愛樂音樂廳,是位于盧森堡市基希貝格區的著名音樂廳。它于2005年開業,可容納1,500人,每年舉辦約400場演出。

這座音樂廳由建筑師克里斯蒂安·德·波爾茨安帕克設計,它是一座令人驚嘆的建筑,擁有出色的音響效果和標志性的立面。

該音樂廳的新視覺識別系統由總部位于倫敦的品牌和傳播機構NB Studio設計,旨在通過喚起音樂的情感、體驗和廣泛性來吸引新一代的音樂會觀眾。

最值得注意的是,logo的設計靈感來自建筑本身,利用創造性編碼的力量使柱子按照任何音樂的節奏跳動。

新標識的理念是:盧森堡愛樂音樂廳是一個開放的平臺,它歡迎所有的音樂愛好者,不限于某一個群體。這一理念旨在吸引更廣泛的觀眾,特別是年輕一代,讓他們看到大會堂的多元與包容,超越人們通常對古典音樂場館的刻板印象。

LOGO設計

這個標志設計具有極高的互動性,能夠根據不同的音樂輸入呈現出獨特的視覺效果。這種與音頻元素的聯動,讓視覺標識與場館的功能主題產生了直接的概念關聯。無論哪一種音樂在舞臺上演奏,標志都能實時作出反應并代表它。這突破了傳統標志設計的靜態效果,將數字技術運用于品牌推廣。

這一理念的視覺化體現為標志能夠無縫切換不同的跳動效果,隨著不同音樂風格的變化而改變。

NB Studio的設計總監強調,他們在這個設計中采用了數字化優先的理念。這導致他們將聲音元素與動畫效果聯動,創造出一個以音頻驅動的標志動畫系統。這種基于波形的動態效果,讓標識在視覺上“活”了過來,體現出這座音樂廳的生命力。

動態的標志不但富于互動性,也代表了盧森堡大會堂在提供體驗上的開放與包容。它通過聲音傳達出此間的精髓,這也是這個場館最珍視的元素——音樂。?

字體、圖形和動畫

字體選擇體現了盧森堡大會堂對現代與經典平衡的追求。Basel Grotesk是一款簡潔大氣的字體,兼具現代感與永恒之美。它為整個視覺識別系統帶來簡約俐落的美感,與場館的歷史底蘊相得益彰。

基于所有的音樂都是通過振動體驗的理念,組成音樂旋律的字母(a到g)在頁面或屏幕上發出共鳴。NB創建了一整套共鳴字母形態,包括音樂廳使用的多種語言所需的許多加重字母。

新的視覺關鍵元素系統將傳遞信息作為次要目標,更注重通過視覺手法喚起觀眾的情感體驗。這種概念上的轉變,使海報設計擺脫了傳統的簡單宣傳性,成為一種藝術表現形式。這必將給觀眾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帶來超越 imagination 的視覺享受。

品牌架構和命名

隨著時間的推移,盧森堡愛樂樂團已發展成一個涵蓋多元文化產品的機構。

NB Studio通過將所有產品歸于一個主品牌之下,讓盧森堡愛樂音樂廳形成了一個統一且高度可識別的品牌體系。他們還重新命名了駐場管弦樂團,將其更貼近主品牌,這也有助于品牌影響力的最大化。

新的設計系統統一且易識,但仍允許差異化。例如,與兒童產品一起使用的標志包含玩ful的字母字符,每個字符都有其獨特的個性。

專為 21 世紀打造

一個富于創新且挑戰性的設計方案,需要品牌方具有開拓的視野和勇于變革的決心。盧森堡愛樂樂團在這個項目中展現出超前的思考能力,全面擁護NB Studio的設計理念與方案,這也讓雙方在合作中達成高度一致,產生超越預期的成果。

NB Studio的創意總監Alan Dye提到音樂具有多元的情感體驗,它讓每一個人產生不同的共鳴。盧森堡愛樂樂團作為一個古典音樂文化機構,其核心價值也在于向世人傳遞音樂的魅力以及產生的情感體驗。基于此,NB Studio致力于打造一個包容性極強的視覺語言,讓每個人都能從中找到共鳴,這正是他們這個設計項目的出發點與理念所在。?

新世代與網絡文化的興起,使得古典文化機構面臨轉型的壓力。

盧森堡大會堂的新視覺識別系統正是該機構對這一趨勢作出的回應,NB Studio在設計理念上進行了前瞻性的思考,致力于打造一個面向21世紀、生活在數字環境中的品牌。

精選文章:

微軟新背景,打破視覺枷鎖,情感設計的里程碑

貝聿銘逝世4周年:他用一生詮釋“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的真諦

喚醒所有感官:Tesco Finest Coffee嶄新包裝驚艷亮相

MAD、藤本壯介親自示范,親生物設計的解決方案

從展示到互動,2023年威尼斯建筑雙年展有哪些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