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Shiftspace工作室對費城一棟由華裔美國建筑師貝聿銘設計的連排別墅進行了翻新,恢復了數十年來被改動過的原始特色。

這棟三層樓的住宅是貝聿銘在20世紀50年代設計的連排別墅中的一部分,位于社會山社區。多年來,這個住宅經歷了幾次翻修和擴建。

Shiftspace的任務是精簡這些改動,恢復貝聿銘最初的設計理念,并加入當代細節進行增強。

Shiftspace合伙人蒂姆·巴恩斯表示:“了解貝聿銘對這些住宅的原始構想,我們在項目中懷著敬意,將我們的設計視為對原始構想的增強,而不是從空白畫布開始。”

在費城,連排別墅是常見的,有時俗稱為“連排住宅”。這種類型的大部分房屋建于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

Shiftspace表示,貝聿銘設計的連排別墅旨在“彌合”這些磚砌連排住宅與他附近的公寓樓。

房屋的原始外立面得以保留,它由大部分磚砌墻體構成,街道一側有一個帶有小鋼鐵陽臺的大窗戶。這個設計保留了原始的魅力和特點,并與周圍的建筑環境和諧相融。大面積的磚墻為房屋增添了穩重和傳統的氛圍,而突出的大窗戶則為室內帶來了充足的自然光線和視野。

在房屋的頂部,設計師采用了一條帶有混凝土框架的明窗帶。這些高置的小窗戶巧妙地將室內空間與外部環境連接起來,不僅提供了私密性,還為房間帶來了豐富的光線和通風。這一設計細節既突出了建筑的現代感,又與原始的磚砌外觀形成了對比,展現了設計師對歷史建筑保護和現代生活需求的巧妙平衡。

在室內,一座從地下室延伸到三層的中央樓梯對重新設計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Shiftspace按照Pei的設想,圍繞著這座螺旋樓梯重新布置了房屋,并引入了一系列開放式的起居空間。

更新后的平面圖采用了典型的布局,一樓至三樓為公共空間,四樓為三個臥室區域。

在底層,一個彎曲的早餐角落帶有固定座椅,通向一個位于中央樓梯和墻之間的廚房,再進入一個擁有花園露臺出口的用餐區。在這里,一些實墻被木制百葉窗所取代,為室內提供了更多的自然光線和通風。

通過將現代元素與原有結構相結合,Shiftspace在內部設計中創造了空間流動性和連通性。開放式的布局促進了家人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同時提供了更多的靈活性和舒適感。

工作室在樓梯頂部的中央天窗處添加了一個新的框架,將額外的光線引入這個主要沒有窗戶的結構中。他們還在臥室中添加了天窗。

減少房間之間的隔斷還為整個房屋提供了更好的流通性,并使來自中央天窗的光線能夠更多地透入較低樓層。

通過在顏色選擇上的巧妙搭配,Shiftspace工作室為不同區域賦予了獨特的個性和氛圍。淺色調營造了明亮、開放的感覺,適合社交和休閑活動的公共空間。而深色調則為私密的臥室和書房創造了溫馨、安靜的氛圍,提供了更好的休息和專注的環境。

精選文章:

沒開玩笑,“82年的雪碧”新品包裝來了!

全都是一筆畫?用簡約線條勾勒名人系列,厲害了!

搞怪與AI能擦出怎樣的火花?巴黎時裝周懸掛電線、代步電動平衡車,極富幽默魅力

YSL × 蔡國強:首個日間煙花秀,在日本東京炸了

草間彌生“突襲”曼徹斯特國際藝術節,將開辟新的文化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