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安藤忠雄 /?光之空間
安藤忠雄的冥想館新作名為“光之空間”,最近在韓國原州SAN博物館落成。項目完美體現了這位日本大師建筑設計中的常見元素:可見的鋼筋混凝土、把光當作真正的建筑材料以及與自然的不斷對話。
這個空間被混凝土墻的裂縫所引導的光線所切割,引發了觀眾內心深處的沉思,讓人想起安藤為日本大阪市設計的光之教堂。
安藤說:“在光之空間中,光線直接從天空落下,就像羅馬的萬神殿一樣,我相信這對觀眾來說會產生很大的影響,當你看到光的時候,就會有一種觸動心靈的感覺。”
02 坂茂?/ 烏克蘭醫院
坂茂建筑事務所與烏克蘭工作室AMBK合作,為烏克蘭最大的醫院設計了交叉層壓木材加建項目,由于持續的戰爭,醫院很快呈現出爆滿的狀態,沒有多余的空間接納源源不斷的傷員,新外科中心極其緊迫的建設工程將于明年初開始。
這座六層建筑為一個矩形體塊,圍繞包含接待區的中庭布置,周圍環繞著裸露的木柱。結構系統是與瑞士工程工作室Hermann Blumer共同開發的,所有部分都不需要金屬接頭。
志愿建筑師團體的主席最近還致力于在歐洲設立的臨時避難所安裝紙質隔斷系統,以容納因戰爭而流離失所的烏克蘭人,他的工作室正在開發一種經濟適用的面板式住房系統,名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住房系統(SHS)。
03?里伯斯金?/ 愛因斯坦之家
由里伯斯金工作室設計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故居的建設工程已經開始,建筑旨在展示這位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的遺產,愛因斯坦本人是大學的創始人之一,他向大學捐贈了他的所有著作和知識產權。
愛因斯坦之家將成為科學教育中心,有著先進的展覽技術和原始文獻,展示超過82000件藏品。結構的復雜幾何形狀的靈感來自于愛因斯坦自己的繪圖和他對宇宙曲率的研究。
這座2700平方米的建筑由一系列扭曲的元素組成,它們共同形成了一種扭曲的立方體;而動態立面的特點是垂直的羅紋石材圖案,進一步增強了變形的印象,創造出驚喜感,同時保留了對公認秩序的記憶。
愛因斯坦之家的形式受到廣義相對論的啟發,里伯斯金可能會受到美國物理學家約翰·阿奇博爾德·惠勒名言的影響,將其融入設計當中,里伯斯金表示:“時空告訴物質如何運動,物質告訴時空如何彎曲,我的目標是讓這座建筑在外部和內部都提供富有想象力的空間。”
04?SOM?/ 黑釉陶瓦辦公樓
SOM事務所在曼哈頓切爾西區完成了一座辦公樓,大樓采用黑釉陶瓦,旨在與周圍社區相得益彰。這座12層高的辦公樓名為28&7,與附近的磚石結構有所呼應,同時保持現代外觀。
SOM設計合伙人Chris Cooper表示:“這座建筑的規模在其周圍環境中是適度的。我們的全黑設計與附近的磚石建筑中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是紐約第一個使用黑色陶土的建筑實例,陶瓷材料涂上黑色釉,然后拋光形成光滑、幾乎反光的表面。SOM表示,選擇這種材料是因為它與立面其余部分使用的透明玻璃“協調”。建筑的簡約外觀像是“完美定制的套裝”,隱藏了窗戶的鋁框。
“玻璃中的黑色光澤會隨著一天中的時間而變化,作為對歷史類型學的當代詮釋,立面設計是結構、建造和使用的誠實表達,由此產生的立面觸感比光滑的玻璃幕墻更舒適、更吸引人。”
陶土也因其“高性能、低碳”的特性而被選中,這種材料的占地面積比鋼或其他玻璃少,它是使用德國希爾丹制造公司的深色陶土混合物制造的。
建筑是在疫情之前設計的,其較小的圍護結構是為了創造一種“精品”辦公方式。建筑標志著從大型開發項目向更小、更靈活的辦公建筑類型的轉變。
大樓的規模足以成為“以社區為中心的工作場所”,這種更小、更開放的安排可以吸引員工回到辦公樓。由于結構柱被集成到立面中,所以樓板是無柱的,在整個 8361平方米的平面上創造了一覽無余的視野條件。室內材料的選擇旨在營造“舒適和溫暖的感覺”,這一點在采用木材和水磨石瓷磚覆蓋的大堂區域尤為明顯。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ArchiWorld世界之旅
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