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危機被認為是當今最緊迫的問題之一,”海沃德畫廊(Hayward Gallery)展覽的助理策展人Marie-Charlotte Carrier表示,該展覽將持續到九月。“自然而然地,它激發了這個展示。”
該展覽將藝術定位為引發積極變革的工具。盡管展覽本身不能——也不會——提供氣候危機的解決方案,但其呈現突顯了在涉及環境問題時,跨學科和合作方法的必要性。
展覽匯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15位藝術家,他們通過探索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關系來聯系在一起,呈現出女性主義的視角、不同的媒介和多樣的焦點,為觀眾呈現了一個多方面和互動性強的展示。
展覽融合了視頻裝置、紡織雕塑、活植物、種子育成的肖像、流動的水等,適合兒童和成人。它旨在喚醒每位訪客內心對環境的固有聯系。
Carrier表示:“我們希望與那些通過建立更強烈的與地球的情感聯系來激發變革的藝術家合作。通過關注樂觀主義來激勵人們采取行動,展覽旨在灌輸對地球的希望和關懷。”
展覽以Nkanga的話語“關懷是一種抵抗形式”開篇,然后揭示了每位藝術家如何將行動主義融入他們的作品中,同時鼓勵更多關心人類如何對待自然的問題。
精心策展的展覽帶領觀眾踏上一段旅程,穿越路易斯安那州的沼澤地和被削弱和破壞的亞馬遜雨林,經過納米比亞的坍塌礦山,體驗北極的冰雪廣袤。《親愛的地球》從參觀者身上引發了富有趣味和挑戰性的反應,通過提供感官體驗以及事實細節,讓觀眾參與到展覽中。
Kendler的特別展覽作品“鳥兒正在觀看III”將游客帶到了俯瞰倫敦城市景觀的畫廊陽臺上,將這一景象與即將滅絕的鳥類的魔力和現實進行了對比。而Mosse為展覽委托創作的影片則是亞馬遜雨林的Yanomami土著人民發出的呼吁,請求國際社會提供支持。
然而,展覽中還展示了活動家的工作以及大自然的舒緩力量的積極提醒。Ackroyd&Harvey種植了倫敦活動家的幼苗肖像;Iglesias在畫廊內再現了一條潺潺的小溪;Parker的紀錄短片《未來(六和七)》觀察了學童天真地想象他們的未來并討論與氣候相關的問題;而Denes則呈現了一個高五米的植物金字塔,證明藝術不僅可以引發社會評論,而且實際上是活生生的。
Carrier表示:“藝術有獨特的能力喚起情感,創造聯系并激發行動。藝術家可以通過他們的作品傳達復雜的想法并引發強烈的情感反應。藝術超越語言,使藝術家能夠以傳統方法難以實現的方式表達氣候危機的緊迫性。通過利用藝術來探索和回應危機,展覽旨在與觀眾在更深層次上建立聯系,鼓勵反思并激勵人們為環境采取積極的行動。”
展覽的標題選取了“親愛的地球”,旨在喚起人類與地球之間直接而關懷的交流,“強調了承認我們對環境的責任以及培養對它的關心和同情的重要性”,Carrier說道。
南岸中心的夏季活動致力于通過其“Planet Summer”倡議探索環境藝術和對話,舉辦受氣候緊急情況啟發的研討會和活動。其中,曼徹斯特、伯明翰和倫敦的500名學生與藝術家、黑人創意促進者和氣候專家合作,作為其“Reframe:啟迪學校”計劃的一部分,創作了小冊子。
畫廊在夏季將焦點放在氣候危機上,旨在讓觀眾了解地球的現狀,并激勵他們支持那些努力改變氣候危機敘事的人。
Carrier總結道:“對于許多機構來說,氣候危機是海沃德畫廊和南岸中心的優先關注領域。通過研討會、講座和教育活動來解決這個問題,使畫廊能夠利用其平臺引起人們的關注,教育公眾,并在環境問題方面進行有意義的討論。通過優先考慮這一焦點,我們旨在為積極變革做出貢獻,激發集體行動,并促進更美好未來的可持續實踐。”
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