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貨燒不盡,妖風吹又生。
誰能想到,20年前被瘋狂抵制的“丑鞋天花板”洞洞鞋,如今搖身一變成為最in時尚單品。
如果說丑到極致就是潮,那么在奢侈面前,“洞門”只能算小巫見大巫了。
沒有最炸裂,只有更炸裂。
突破普通人類審美極限,奢侈品是認真的。
最近,LV新出的一款鞋子震驚了整個時尚圈。
具體長這樣:
圖源:LV官網
第一眼,給我帶來了億點審美暴擊。
第二眼,我要用一生去治愈這幾秒。
第三眼,不是,LV還記得自己是頂奢嗎?
再看這近2萬元的售價,Emm,怎么不算記得呢。
圖源:LV官網
LV這雙新鞋的畫風,直接讓人兩眼一黑,看久了就差兩腳一蹬了。
好了,先拋開個人審美,和大家正經介紹一下這款出道即頂流的爆款吧。
設計上,以視錯覺為靈感,既像是半截小腿穿白襪高跟鞋,也形似售賣一只穿了高跟鞋的假肢。
用料上,長靴整體用小牛皮制成,粒面美觀豐滿,視覺效果更加逼真。
在LV設計師的眼中,這雙靴子是基于身體的延伸,去打造的另一副不被物理世界和自然環境約束的新身體,承載了超現實主義的深刻表達。
此處需要掌聲,不愧是奢牌,算是把拔高度升立意那套玩明白了。
沒有藝術細胞的有難了,get不到LV的悠遠深意。
可惜甭管設計理念夸上天,廣大網友還是實物一看丑炸天。
像極了電鋸驚魂案發現場遺落的假肢,陰間指數100%。
這雙鞋是不是自帶BGM,“你失去的只是一條腿,紫菱失去的可是愛情啊!”
綠萍同款你值得擁有,不要太好笑了哈哈哈。
嚴重懷疑LV的設計靈感是來自體育生。。。。。。
圖源:小紅書如有巧合,純屬雷同。
還有網友已經開始擔心上腳效果了,膚色和長靴不一樣怎么辦?
別著急,LV還有多種膚色、多種型號任君選擇,主打一個照顧周到,背后原因令人暖心。
圖源:LV官網
雖然吐槽聲不斷,但是抵擋不住壕網友的好奇心。
眾多買家秀紛紛曬圖,意外獲得好評一片。
圖源:@niki大寶貝&點點Renee
你笑LV太瘋癲,LV笑你看不穿。
這就是奢侈品的魅力所在吧,對不起,原來是我們不懂時尚。
眾所周知,LV這幾年的路子是越走越野了。
時而有種腦干缺失的怪趣味,時而又有種san值狂掉的詭異美。
既不可思議,又高深莫測,達到了一種凡人難以領悟的至高時尚境界。
譬如,前段時間刷爆廣東人朋友圈的蟑螂包。
圖源:@直男什么值得買
瞅瞅這逼真還原程度,簡直是電影中的生化怪物照進現實,看完整個人都不好了。
多少廣東人凌晨三點夢中驚坐起,發出靈魂拷問:
LV,你是不是和廣東人有什么深仇大恨?
圖源:@直男什么值得買
不僅是嚇哭廣東人,LV也在致力于顛覆整個人類的認知。
普通人:陽光和空氣是自然界對人類最公平的饋贈。LV:空氣收費,價格昂貴。
LV推出充氣才能穿的塑料馬甲和夾克,分別售價?26700?元和?31000?元。
圖源:LV官網
果然貧窮限制了我的想象力,有錢人的空氣都是奢侈品。
建議大家拆下的快遞塑料包裝不要扔,輕松組裝LV同款,隔壁小孩都酸哭了。
LV熱衷于把平凡的日常用品價格打上去,把便宜的、泛濫的變為珍貴的、稀奇的,不禁讓人懷疑世界懷疑人生。
一卷印滿LV logo的廁紙,價格賣到6300元!
圖源:小紅書
這一廁,原是我不配罷了。
平平無奇的農民叔叔草帽,出現在LV的商品列表里身價直翻幾百倍。
圖源:LV官網
咱就是說,月薪八千也沒資格戴LV草帽插秧。
如果說以上這些好歹看得見摸得著,那么45萬塊的mini包包,則讓人跌破眼鏡。
一款比“一顆鼻屎”還小,需要用顯微鏡才能看清的手提包,在拍賣會上拍出了45萬的天價。
圖源:@直男什么值得買
這么微型的手提包能裝下什么?
問就是裝的是LV的奢牌格局。
LV與潮牌surpreme推出的聯名棺材,更是把LV的作風體現得淋漓盡致。
采用頂級皮料和工藝制造,鮮艷的紅色搭配LV和Supreme的標識亮瞎眼,保守估計價值千萬。
圖源:微博
含著金鑰匙出生,死去也要盡顯潑天富貴氣質,將時尚進行到底。
當得了頂級奢牌,也做得了頂級瘋子。
LV還有多少驚喜是朕不知道的?
話說回來,LV假肢靴橫空出世,驚呆的不止普羅大眾,還有巴黎世家。
曾幾何時,巴黎世家憑借一雙洞洞高跟鞋重返巔峰,在時尚圈殺瘋了。
之后推出的運動高跟鞋、腳趾高跟鞋、乞丐爛鞋等等,丑得千奇百狀,一次次刷新大眾的審美。
圖源:巴黎世家官網
巴黎世家也因此被網友賜名“丑鞋世家”,成為品牌的標志性特色符號。
現如今LV假肢靴出戰,想必一場“丑鞋保衛戰”即將打響。
為什么LV、巴黎世家們如此癡迷辣眼睛的“丑設計”?
在我看來,背后邏輯是營銷思維博弈。
我們知道,美往往千篇一律,而丑常常萬里挑一。
相比爛大街的美,有時候丑設計往往更能讓人眼前一亮。
一方面,審丑潮流興起,本質上就是注意力經濟和流量思維。
對于品牌而言,丑設計能有效實現差異區隔,打造品牌的專屬風格特色。
天價奢侈品與奇葩設計的強烈反差感,具有天然的話題熱度優勢,能夠輕易引爆流量池,搶奪大眾注意力。
另一方面,熱衷于重塑、解構、反叛的丑設計,契合了年輕一代主張釋放個性、追求美的多元化的情感需求,能夠提供情緒價值和打造社交貨幣。
著名的豆瓣“丑東西保護協會”小組,24萬多位組員齊聚其中,樂此不疲分享丑東西帶來的快樂歡愉,就是最好的佐證。
不止奢侈品,賣丑潮流席卷社會各界。
不管是淘寶丑東西大賽,還是踏馬飛燕、南鑼鼓巷等文創產品,無一不印證著丑設計的強大營銷功力,正成為營銷出圈的重要利器。
或許不走尋常路,也是一種營銷捷徑。
正如史蒂芬·貝利所言,倘若萬物皆美,豈不無美可言?
作者:Della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頂尖廣告
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