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設計行業中,趨勢如同大海的漲落潮汐一般不斷變化。或者用設計的話來說,這是一個持續的復制粘貼思維的循環。最近,注意到一個新的風格趨勢,它已經開始在應用圖標中占據主導地位。而且,這種趨勢是無色的。

當Twitter應用從明亮的藍色鳥標志變成了工業風格的黑白“X”時,有人意識到其他應用圖標也都采用了類似的黑白設計風格。

盡管只是一個應用的戲劇性改變,卻足以讓人認識到這一趨勢的普遍性。現在,無法不注意到我們正身處于一個無色的時代。趨勢從一個極端轉向另一個極端,然而,從未想過黑白設計會取代色彩。

"對于消費者來說,黑白品牌可以傳達出‘這是一家成熟的公司’的信息。采用全黑白的設計風格,甚至剛開始就采用這種方式,都可以被視為一種權力展示。" 平面設計師、多媒體藝術家以及 Hyperallergic 的撰稿人 Isa Segalovich 分享道,"較小的品牌通常依靠顏色來從眾多競爭中脫穎而出,一旦成為龐大的企業,就能夠拋棄這些顏色,表示‘我們不再需要這些顏色來脫穎而出,每個人都知道一個被咬了一口的蘋果代表什么。’"

TikTok 應用的標志設計是這種趨勢的先驅,作為最早采用嚴謹美學的社交媒體平臺之一。當然,品牌標志的背后有微妙的粉色和藍色點綴,但整體的黑白設計為這個起初不太引人注意的應用賦予了一種精致感。而近期,還有 Threads —— 扎克伯格試圖主導互聯網的最新嘗試 —— 同樣采用了扁平樸素的黑白標志。不久之后,Twitter 也選擇了一個只有 X 的標志。許多其他公司也已經跟隨黑白標志的潮流,包括 Uber、BeReal 以及流行的視頻編輯應用 CapCut。

X 可能是將設計師們推向無色世界的最后一根稻草,在科技界,去色化的趨勢已經開始滲透到其他非技術設計領域。

一項在最近 Arch Daily 文章中提到的研究揭示了,色彩鮮艷的調色在各行各業中都越來越少見,世界變得更加灰暗。調查還發現,以前許多汽車的顏色更加多樣,而現在越來越多的汽車涂上了銀色、黑色和白色。這種模式同樣出現在家居內部:直到20世紀中葉,曾經點綴在表面、裝飾物和家具上的大膽顏色逐漸褪去。實際上,人們現在因為“千禧一代的灰色”室內裝潢而遭受嘲笑。

然而,缺乏顏色一定是一件壞事嗎?讓我們來進行探討。有人可能會認為,通過這種方式簡化品牌,可以讓品牌本身退后一步,讓平臺通過其內容蓬勃發展。

“最終,X、Threads 和 TikTok 都關注的是內容。”CENTER 創始人 Alex Center 說:“產品就是人:人們的創作、想法、文字和視頻。品牌就像是一個房子或博物館。如果你仔細考慮一下,博物館的標識通常是黑白的。墻壁是白色的,字體和部分品牌設計都很簡約。這是很有目的的,因為那些地方和品牌并不是為了顯眼。它們的目的是為藝術品提供一個基座、平臺、房屋或畫布。對于那些品牌,特別是 X 和 TikTok,產品本身是由人創造的。人們前去那里的原因就是人,他們構成了色彩,如果你愿意這樣說的話。所以我認為黑白只是一種將自己退居幕后的方式。”

假設品牌,尤其是基于內容分享的品牌,遠離顏色——一個容易識別和獨特的設計元素。那么,他們就必須通過排版、形狀和圖案來通過視覺語言來定義自己的品牌。當顏色不再是設計的主要驅動力時,其他因素將成為區分因素。例如,X 已經重新發布了其黑白應用標志設計,采用了帶有破舊感的、幾乎剝離的紋理。

Center 繼續說道:“我在思考設計的趨勢以及我們對之前的事物的直接反應。當我們思考90年代更加極端、更具質感和色彩豐富的世界時,擺動的鐘擺在2000年代轉向了極簡主義,剝離了很多多余的東西,這導致了人們所稱的‘同質化設計’。其中很多也是為了使事物在尺寸上變得更小,這樣當你在手機上看到一個一分錢大小的標志時,某些紋理不能很好地縮放。在過去的五年中,我一直在觀察這一點;有一個趨勢是朝著更具表現力、更混亂、不那么珍貴、更有趣的方向發展,這有時涉及到紋理、鉻鍍、陰影以及一些能夠為品牌帶來更多個性的元素。這種情況正在發生,但我認為這與品牌如何在顏色之外區分自己有關。”

盡管我們現在正處在這種趨勢徹底占領應用標志設計的臨界點,但并不是所有品牌都在轉向黑白設計。

“其他一些品牌似乎更加傾向于使用明亮的顏色——我想到了所有那些真正追求‘企業孟菲斯’風格的公司。”Segalovich 表示:“例如,一些制藥品牌和醫療服務行業通常不能像科技品牌那樣顯得時尚和強大。它們必須保持一定的可親近性和信任感。食品品牌也在保留他們的顏色。我認為它們依靠這種顏色的點綴來表示‘色彩’、‘新鮮’和‘風味’。”

因此,如果想在科技設計中脫穎而出,不妨在標志中注入霓虹色——眾所周知,與潮流相悖是引人注目的絕佳策略。此外,作為有創造力的存在,人類的本質總是渴望至少有一點色彩,即使我們目前正在使用的應用程序表現出相反的趨勢。

精選文章:

趕超潘通?迄今為止,室內品牌揭開的2024年度色彩之謎

用戶體驗的色彩與情感:解讀顏色在設計中的影響

如何設計現代極簡主義?平面設計中的“少即是多”

如果設計師走上罷工之路會如何?

設計抄襲LV?霸王茶姬惹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