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常見觀念相反,羅馬建筑并非如先前所認為的單調無華。最近的發現表明,雕像和結構實際上是色彩斑斕、富麗堂皇的,延續了他們的希臘前輩所確立的傳統。這可能令人驚訝,但它顯示了建筑中存在的色彩其實要早于人們所想象的。色彩一直在塑造空間的感知和體驗中起著重要作用,并在像Le Corbusier和?Luis Barragán等重要建筑師的作品中占有顯著地位。另一位運用色彩的大師是Michael Wilford,他與他的前搭檔James Stirling共同在全球范圍內的重要公共建筑、藝術中心、博物館和圖書館獲得國際認可。Wilford建筑中的體量通常因其精心運用的色彩而令人銘記,這些色彩突顯了特定元素并為結構增添了其他維度。
然而,運用色彩是一項極具挑戰性的工作。在選擇或推薦項目的涂飾時,設計師必須考慮多個變量。它將如何塑造人們的感知?它將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持久?它將如何在不同日夜光照條件下對其所在地的影響產生響應?其質地和反射性將如何影響周圍建筑?這是一個將對建筑被感知的方式產生重大影響,塑造其與周圍環境關系的決策。Michael Wilford曾說:“引入色彩的原因實際上是為了引入另一個維度。為了帶來喜悅、愉悅、快樂,以及慶祝某些材料可以著色,這是不同于使用更自然的材料。”這位建筑師的主要遺產是將色彩視為一種動態設計工具,增強了建筑表達,并對建筑美學產生了持久的影響。
顏色通常與室內項目相關聯,但它同樣在室外扮演著同等重要的角色,影響著當地環境和居住者的整體體驗。它們遠遠超出了裝飾元素的范疇,是強大的溝通工具,可以傳達關于功能、身份和價值觀的微妙或鮮明的信息。此外,顏色還可以發揮實際作用,被策略性地用于引導人流、指示入口或出口,以及突顯重要的建筑特征,例如。在入口門上使用對比鮮明的顏色可以引導訪客的注意力,邀請他們探索室內。同樣地,建筑細節,如柱子或裝飾物,可以通過使用不同的顏色來強調,豐富了整個結構的視覺感知。選擇特定的顏色或紋理也可以限制材料選項。例如,鮮明的原色可能會由于其固有特性而排除材料,如磚塊、生混凝土或天然石材。
考慮在室外建筑中使用顏色時,另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面是它能夠創建視覺焦點,以引人入勝的方式吸引注意力。充滿活力、獨特的顏色具有突出獨特建筑特征的力量,產生了興趣和即時吸引力的感覺。或者,使用較深的顏色在建筑底部可以賦予一種視覺輕盈感。這些焦點不僅豐富了項目的美學,還有助于建筑在城市環境中脫穎而出,賦予它記憶力和標志性光環。
在紀錄片《Building in Color》中以斯特林獎獲得者Wilford的作品作為引導線,調查材料和顏色在建筑中的作用。其中充滿活力的色調與現代技術生產的可能性相協調在其中體現。通過攝影師Alberto Balazs的鏡頭,這部短片紀錄片帶領觀眾探索了建筑師在運用顏色進行設計時面臨的復雜過程、考慮因素和挑戰。除了Wilford的重要作品外,紀錄片還包括與建筑師的前同事的采訪,提供了關于在建筑工作室中有意運用顏色的見解。
其中的一個亮點是坐落在德國黑森林腳下的標志性Sto總部,該建筑的各個元素都是黃色,這是與該品牌同義的顏色,使建筑物脫穎而出。這個上世紀90年代的項目也為未來的一代建筑師奠定了材料和顏色靈感和創新的基礎。
為了保護這些作品并將建筑中的色彩遺產傳承給后代,通過圖像和視頻進行視覺記錄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這對那些有興趣從現有建筑中學習的人尤為重要,特別考慮到許多建筑可能面臨拆遷、惡化或者地理距離的限制而無法為建筑師直接獲取。在倫敦設計節期間舉辦的攝影展覽,提供了一瞥Wilford輝煌創作的視覺體驗,激發建筑師在設計中思考色彩、材料和質感的細微之處,并邀請訪客探索色彩、材料和建筑的融合,同時凸顯這一交匯點在當代建筑界的本質。
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