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投放媒介,紙媒當然沒有競爭力了,這幾乎是所有廣告人的共識,但作為創意工具,紙媒或許還有新的可能。
前段時間,我便被一個紙媒創意刷新了我的認知,沒想到紙媒還能這樣玩?
日本味之素,為了彰顯其蠔油產品調味的美味程度,以報紙為載體玩了一個相當出圈的創意——
請了他們本土的演員藤原龍也拍攝了一張大幅海報,并將其投放在了《信濃每日新聞》上。(就是下面這張)
但到這里還很平淡(頂多大頭照看起來有點醒目罷了),精彩的地方在于后面的玩法,官方要求用戶試著用藤原龍也的臉來包生菜。
海報主標題:レタス保存用新聞(生菜保存用新聞)。副標題,翻譯過來意思是,務必試試用藤原龍也的臉來包生菜,以便保鮮更久,可以看到官方并非開玩笑。
這下內容張力和沖突都出來了,生菜與藤原龍也的大頭照完美融合,效果相當炸裂。
這種趣味的玩法,極致的感官刺激,迅速讓其在社交媒體上瘋傳,據說火到當天的報紙都買不著。
但實話實說,猛一看還有有點嚇人的,尤其是放在冰箱里。(不過這正是傳播點)
正是這樣一個炸裂的紙媒創意玩法,讓我重新關注了紙媒相關的創意,于是搜索了一下,果然以前是我們的思維局限了,紙媒創意并非只是像韓后的“張太體”制造話題,然后線上傳播,而是有很多種玩法。
第一類:和產品關聯,在印刷上做文章
眾所周知,《權力的游戲》里龍媽的三條龍是整部劇的標志性元素之一。
當年HBO為了宣傳《權力的游戲》,就在《紐約時報》上,通過印刷呈現了一幅巨龍的陰影圖。
三星品牌更是夸張大膽,在瑞士推廣Galaxy S8時,為了凸顯其隨心標記的功能,竟將瑞士受眾最多的報紙重新設計涂畫,隨處可見的涂鴉,彩色圖案,將整份報紙變成了自己特刊。
這兩個紙媒創意都是結合了自己的賣點,然后通過改變印刷的方式呈現,來獲得吸睛效果,完成二次討論傳播的。
第二類:物盡其用,賦予報紙新用途
味之素用藤原龍也大頭照包生菜,便是這一種方法。
事實上,味之素并非第一次使用這個創意。味之素發現很多食物在日常的儲存中都被浪費了,于是在宣傳“如何讓食物更保鮮”時,利用報紙廣告介紹了一種解決方案。
在報紙上展示了八種蔬果,大面積的色塊代表種類,角落的文字則傳遞了該種蔬果正確的保存方法。
右上角是“保存新聞”的大標題,與包生菜如出一轍,告訴消費者可以依照報紙上預留的虛線裁剪下來,包裹相應的蔬菜,這樣就可以延長保存時間。
所以,想一想報紙還有什么用途?
第三類:雖然是廣告,但具有互動性
曾經618,京東聯合了各大城市的頭部紙媒,策劃了一起全國考題事件,設計了一系列趣味題目,和消費者互動,讓人耳目一新。
看過《你的名字》這部電影的人一定記得瀧與三葉在“黃昏之時”相遇的場景。而黃昏之時,是日語中“你是誰”的語源,相傳在這個時間能看見不可見之人。
正是從這一點出發,電影《你的名字》上映前利用環境設計了一幅報紙創意,將男女主分別印在報紙的正反面,正常看一面都只有一個人,但是當迎著陽光時,便能看到兩個人相遇了。
當然了,具有互動性的紙媒創意,遠不止這兩種,這只是一種思路,在今后如果決定利用紙媒去創意傳播時,可以想想如何能和消費者產生互動。
第四類,通過排版凸顯創意
日本一個制藥公司,在蟑螂頻發的夏季宣傳他們的蟑螂藥,在報紙上制作了“地球史上最狹窄的廣告”——
在報紙的空白處刊登了15段、3毫米寬的廣告,傳遞著蟑螂潛伏得再好,也要找到它們消滅它。
日本一個眼藥水品牌,為了勸消費者多用眼藥水,在愛眼日這一天,在報紙上用一整版展現了一個巨大的二維碼,這個碼掃進去會進入真正的銷售頁面。
但正因為有掃描的動作,有兩個創意點,一個是傳遞照顧好自己的眼睛,不要距離太近;另一個是當離這個二維碼一定距離時,會看到二維碼中鑲嵌了一句話:今天是愛眼日。
盡管這類創意在話題上可能沒有其它類型的多,但這樣的創意亦是消費者喜聞樂見的。
我相信除了以上四類紙媒創意的思路,應該還有很多其它的思路,不過我個人認為他們其實有一個本質的共同點——
都是站在用戶視角,為用戶創造新奇意外的體驗。
而奏效的核心來源于紙媒雖然流量不濟,但它具有熟悉的特點。
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在流行傳播里有一個觀點是,大多數流行都來自于“熟悉的驚喜”,用戶喜歡新事物帶來的刺激,但同時希望有熟悉的舒適感來平衡。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廣告百貨
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