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已經演變成了一個小型產業。”

幾年前,一家備受好評的設計機構的老板在一個行業組織的董事會上感慨不已。他們指的是,他們很難再收取曾經可以支配的昂貴費用,而如今不得不經常與那些愿意以更低成本完成同樣工作的獨立設計師競爭。

這家設計機構不再稱自己為設計機構。他們的網站上寫著“我們是一家轉型咨詢公司。”

在與另一家設計機構老板的交談中,我問了他們職業生涯的轉折點是什么。

“當我們停止將自己定位為設計機構時,一切就改變了。”

他們以出色的品牌形象、包裝和設計系統工作而聞名,但老板表示他們開始接手更多廣告和營銷工作,因為預算更充足,他們能夠收取更高的費用。這個回答讓人感到有些驚訝,但又在意料之中。

在最近幾周,注意到了一些評論和頭條新聞。

在兩周前的彭博商業未來大會上的一個專題討論中,曾是華特迪士尼工作室主席、夢工廠創始人及其他成功創意事業的杰弗里·卡岑伯格表示,他相信AI將使制作動畫電影的成本降低90%。“過去需要500人花費五年時間才能制作一部真正優秀的動畫電影。現在,我們可以將這個時間減少90%。”相信他是對的。

就在上周,與設計一詞同義的世界上最著名的咨詢公司裁減了三分之一的員工。隨之而來,一篇《快公司》的文章非正式地宣布了設計思維時代的終結。

所有這些并非新聞。關于設計思維在美國企業中失寵或走錯路的文章已經有很多。這個話題在集體思考中已經存在一段時間了。

作為一個行業,設計在過去的十年或更長時間里逐漸走向了衰落和腐化。

設計 VS 設計思維

“設計”這個詞是一個容器詞。

由麻省理工學院人工智能實驗室的聯合創始人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創造的術語“容器詞”用來描述那種人們賦予或裝載多重含義的詞匯。明斯基觀察到,一個容器詞“本身并不代表任何東西,但內部裝有許多你需要剖析的東西。”

一直欣賞的設計定義之一來自迪特·拉姆斯(Dieter Rams),他是 Braun 和 Vitsoe 的前設計主管,也是20世紀的工業設計巨匠,以功能性、清晰、低調的設計美學而聞名,他強調實用性高于表面造型。如果之前沒有聽說過他的名字,肯定接觸過受到他影響的設計。拿過去25年的任何一款蘋果產品,我們都能看到他的影響。

T30收音機與iPod之比較

他對設計的定義實際上不是一個明確定義,而是一組原則。他稱之為《十項設計原則》。盡管他的專業領域是工業設計,但他的大多數原則也適用于現代數字產品。

  1. 良好的設計是創新的

  2. 良好的設計使產品有用

  3. 良好的設計具有美感

  4. 良好的設計使產品易于理解

  5. 良好的設計不顯眼

  6. 良好的設計是誠實的

  7. 良好的設計具有持久性

  8. 良好的設計在最后的細節上是徹底的

  9. 良好的設計環保

  10. 良好的設計是盡量簡約的

設計思維與“設計”這個詞相比,無論是好是壞,都有一個更清晰的定義。它將一個容器詞與另一個結合,形成了一個人們可以理解的術語和解釋。它提出了一套設計步驟,任何人,特別是美國企業,都可以遵循:

設計思維的目標是將用戶納入流程,迅速構建和測試原型,并根據反饋進行迭代。它聲稱這種以人為中心的(又是一個時髦詞匯)過程會導致創新解決方案。

這個術語已經存在了近半個世紀,但是在2007年左右,IDEO使這個術語變得流行。由其前任首席執行官蒂姆·布朗推動,他發表了一篇《哈佛商業評論》文章,進行了一次TED演講,并出版了一本書。這是過去二十年中一家專業服務公司最成功的品牌激活之一。

布朗打造了一個設計思維的福音,讓美國企業和精英大學都能唱響。許多人仍在唱這首歌。當日本第二大廣告控股公司博報堂DY控股于2016年以數百萬美元購買了該公司的大量股份時,它從未想過設計思維的寵兒及其福音在不到十年的時間里就會變得陳舊。公正地說,其他國家也沒有這樣認為。

設計思維的幸運之處在于,它通過讓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可以成為設計師,或者至少成為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了設計的民主化。盡管有一種冒充創意精英的風險,我還是會這樣說:它成功地讓非創意組織覺得他們也可以是創意的。設計思維利用了便利貼作為協作的工具,使其變得易于訪問、可見和可重復,也使美國企業更容易采納。便利貼變得如此普遍,以至于它們開始在許多在線協作工具的數字空間中有點尷尬地出現。

Miro與便利貼的接口

使用隱喻來設計界面有其利弊。計算機桌面界面就是一個例子。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的界面設計師采用了物理桌面作為隱喻,在屏幕上重新創建了一個工作空間。這在理解抽象的數字目錄系統方面是有效的,并創造了一個視覺和圖形用戶界面(GUI)。

但缺點是它也復制了物理世界的混亂。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的計算機桌面仍然雜亂不堪,除非精心組織它們。計算機桌面界面發明后已經過去了四十年,但它仍然沒有得到修復。

參與了許多設計思維研討會和流程,包括由上述咨詢公司為共同客戶提供的研討會,必須承認,這種方法在讓他們感覺自己是流程的一部分方面是有效的。

但很多時候,對輸出感到失望。它們要么是微小的點子,微調了先前的產品和服務,要么是在公司董事會的愿景演示視頻中看起來不錯但實際上并不實用或可實施的虛構幻想。這解釋了為什么某些設計思維版本在過程中省略了“實施”這一步驟。

設計思維的基本信息是“每個人都是有創造力的”。這是一個好想法。

設計思維通過更加強調設計的思想和過程,而不是手工藝,使設計對每個人更加可接近。這意味著你不需要有多年的設計經驗。該短語還意味著設計學科本身的思考不多,因此降低了其地位。

隨著時間的推移,它開始過分強調讓團隊感覺良好,但減少了對想法或輸出質量的責任感。

設計思維,特別是在過去的十年中,存在的問題是過于強調思考,而不足夠關注實際制作或設計的行為。

設計仍然重要嗎?

如果看一下過去12個月內增長最快的數字產品,設計師和設計思維者的作用可能并不那么明顯、顯著,甚至可能并不重要。

其中一個例子是Threads。

相信在使這個產品成為可能的過程中有很多設計師的參與。然而,在這個產品中幾乎沒有什么原創性的思想。并不是不尊重為之努力工作的設計師們。我們都知道模仿現有產品的決定并不是來自設計師或設計思維的過程。它是一個現有成功產品的復制品。他們并不需要一個出色的設計師或設計思維者來完成它。

充其量而言,這是一個機會主義的產品。

X/Twitter vs Threads接口

有兩個因素認為使Threads成功,而這兩個因素與設計關系很小。

首先,是它的時機。

盡管對埃隆·馬斯克接管Twitter會為該平臺“解鎖”什么感到有些好奇,但很少人預測到它會成為現在的慘敗。馬克·扎克伯格的發布公告并未提到這一點,但它已經寫在上面了:他狡猾地利用了競爭對手產品的失敗。這是商業中功能速度的經典演示。

另一個因素是它的缺乏創新。Threads并沒有試圖重新發明一種新的溝通范式,甚至也沒有嘗試通過新功能使產品與原始產品有所區別。Meta克制住了對Threads的過度設計,堅持做到了最簡單的程度。

每一次Twitter/X上的功能變更和令人討厭的評論都是一個持續貢獻給Meta的禮物。這又回到了第一個因素。它的時機再好不過了。

在Threads中看到設計的證據是它與Instagram的整合。

如果我們有一個Instagram賬戶,注冊Threads是瞬間完成的。這是99%的新數字產品都在努力解決的一個步驟。此外,Threads的帖子在Instagram Feed中出現的方式自然而不顯眼。

根據拉姆斯的原則之一,這是良好的設計。然而,如果設計師對產品的貢獻滿足于這個水平,實在是賣得太便宜了,想得太小。

區別 > 更好

任何從事設計工藝的人都知道,他們喜歡在和那些自己聲稱是設計師但實際上并非如此的人之間劃定看不見的界線。

坦率一點,設計師會批評那些使用Canva而不是Figma的人。或者甚至是使用Wix而不是Squarespace的人。或者對于技術水平更高的人使用WordPress。

雖然生成式AI正悄悄滲透到Figma和Photoshop等工具中,但它也滲透到了Canva和Wix等非設計師使用的工具中。現在每個人,無論你是設計師與否,都可以做一些不僅僅是像樣而且相當不錯的事情。AI降低了非設計師的門檻。

這是否意味著任何人都可以成為設計師,每個人都可以是有創造力的?是的,但這并不重要。

設計職業的這種分類變得越來越不相關,因為任何沒有可辨認的天賦或技能的人都可以生成不錯的東西。好消息和壞消息是,AI正在改變人們熟知的創意職業的產業化。

那么,問題是設計師到底有多有創造力呢?

如果設計師的工作與其他人相似,可能只是工具的操作者而已。

有創造力意味著設計師產生的工作不僅僅比其他人更好,而且是不同的,并且具有獨特的觀點。

再次重申:是時候再次將創意注入設計中了。

精選文章:

Depositphotos 揭示2024年創意趨勢:從城市到“核心”美學

美到不敢相信!Ibbini工作室的精美紙雕藝術

不可錯過的2023年12月三大設計趨勢預測

攝影中的對稱:改善構圖的基礎指南

沙堆奇觀:Stine Goya時裝秀帶來別開生面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