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抵每個年輕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武俠夢——

會幻想自己是一位蓋世英雄,鮮衣怒馬,佳人相伴;

會幻想自己是一位豪杰俠客,仗劍天涯,懲惡揚善;

會幻想自己是一位絕世高手,開宗立派,名滿天下......

《英姿》

只是隨著時間流逝,你我這樣的普通人,沒變成瀟灑率性的大俠,反倒成了任生活捶打蹂躪的“大蝦”。

當江湖離我們越來越遠,幸好,還有人用畫筆,延續著曾經的武俠童話。

他,便是本文的主人公——王小坡。

《恩仇》

少年英氣,江湖明亮。

許多人都從他的畫里看到了熟悉的武俠風情,也愛上了他筆下的水墨世界。

今天,館花邀來這位低調的插畫師,和大家一起聊一聊——

《風》

01

他用畫筆? ? ? ?? ??

畫出了心中的武俠江湖

關于江湖,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定義與想象。

比如金庸描繪的,是肆意瀟灑,快意恩仇;到了施耐庵的書里,卻是舉步維艱,委曲求全。

王小坡,則用畫筆,畫出了他心中的武俠江湖。

《出鞘》

《飛鷹》

揮毫潑墨,畫一幕少年寶劍出鞘。

舞弄丹青,繪一段飛鷹懲奸除惡。

一幅幅筆墨凝煉、用色滋潤的畫里,少年快意闖江湖、俠客豪氣游天下的精彩故事不斷上演。

《熱血》

《明月夜》

山野之間,江河之上,是一個個劍眉星目的少年。

他們或拉弓破云,或揮矛穿浪,或斬劍殺敵,其勢如風,如電,干凈利落又賞心悅目。

觀者都會被他們身上散發的英雄氣概與勃勃生機所感染,所打動,無比艷羨,大聲叫好。?

擋不住的義氣豪情,理不清的恩怨糾葛,說不盡的寫意浪漫,藏不了的天真童趣......

紛繁復雜的江湖世界,就在這一幅幅的畫里。

《我先搶到的》

《天下第一》

《天涯》

大家好,我是王小坡,有幸受邀此次采訪。我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來到地球的,降落地點是在齊國地界。

《脫樊籠》

Question:感謝王小坡老師接受采訪,如果要概括您個人的插畫主題與風格,您會選擇哪幾個關鍵字?

主題目前階段有幾個關鍵詞可以概括:少年,江湖,成長和自由吧。

關于風格其實一直還在探索中,我覺得我現在的狀態還是和一個闖蕩江湖的菜鳥差不多,什么都想嘗試一下,各派的武功都想學一點。

當然看到同行者們有很多早已固定風格自立門戶,我也常常會思索,要不要固定下一種風格一路畫下去,但那樣的話我可能很快就會厭倦重復的自己,總之還是水平達不到開宗立派樹立風格的階段。

Question:可以看到,您的很多作品都有濃厚的武俠風、江湖氣息。

可能很多男孩子都有一個俠客夢吧,年少時讀著武俠小說,總是幻想著自己就是里邊的人物,快意恩仇,劫富濟貧,仗劍天涯。何其有幸能手握畫筆延續那個夢,所以,還是想畫出自己的夢吧。

Question:那您應該很喜歡武俠小說,最喜歡,最欣賞的人物是哪一個?

是的,很喜歡武俠。怎么說呢,還是因為在那個想象力最好的少年時代讀到了武俠小說吧,雖然后來也被諸如余華,路遙,川端康成等等的純文學小說感動到,但終究已是后來。就像武俠小說的主角開始總是一個懵懂的少年,成年后,我們總是越來越懷念那份純真。

相較于金庸先生,個人更喜歡古龍先生的作品,所以,我最喜歡的一個人物應該是傅紅雪,可能因為他身上那種矛盾性和獨特的氣質吧,他是一個瘸子,一個癲癇病患者,他就像一棵被無數次踩到爛泥里的小草,一棵絕不低頭的小草,最終開出了璀璨奪目的花。這種精神一直鼓舞著我。

Question:喜歡哪些插畫師/藝術家呢?他/她對您有什么啟發?

有很多吧,說一個對我影響最大的吧,戴敦邦先生。戴老畫的那些鮮活生動的人物,讓我深深折服,也是我轉向國風繪畫的一個重要原因。

Question:怪不得,有人說看到您的畫會想起戴敦邦,也有人說您畫得像早稻,會在意嗎?

哈哈 ,首先我覺得大家對畫風的看法不算負面評論,而且如果我真能達到戴老的高度偷著樂還來不及。而早稻老師的作品我也十分欣賞,她筆下的那份靈動感非常難得且值得我去學習。哪怕是一個三歲的孩童,都有值得我去學習的地方,我不想給自己設置屏障。

話說回來,細心的朋友應該看得出來我和以上兩位老師的風格是有區隔的。我說過,我受過日漫的影響,比如宮崎駿,富堅義博,我還受到傳統連環畫的影響,小時候看過很多連環畫并且臨摹過很多,還有香港早期武俠電影對我的影響也很大。我覺得不論哪門學科都是如此:學習,融合,創新。

《山》

《行酒》

02

如果我不畫畫的話? ??? ??

可能這輩子就去賣葫蘆了?

很多人都評價說,王小坡畫里的江湖氣息與那些你我耳熟能詳的武俠小說異常契合。

近些年來,他也先后收到出版社邀請,為金庸、古龍的作品繪制配圖,令一眾武俠小說愛好者感到驚喜。

為讀客《古龍武俠72冊大合集》創作的《無缺》

為讀客《古龍武俠72冊大合集》創作的《魚兒》

但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王小坡并非科班出身,從未接受過專業的繪畫訓練。

“少時偶得寶典,從此勤加修煉,終成武林高手。”

《問劍》

往往只在武俠小說之中出現的情節,卻是這位80后畫師的真實經歷。

而啟發他,讓其走上繪畫之路的“寶典”,居然是無數人的童年回憶——動畫片《葫蘆兄弟》!

《老伙計》

《偶遇》

Question:聽說您不是繪畫科班出身,是什么契機喜歡上畫畫,走上創作之路的呢?

說來慚愧,本人從未進過專業院校。契機的話回想起來應該是小學四五年級的時候看的一部動畫片,名字大家應該也耳熟能詳,叫《葫蘆兄弟》。看過以后就對畫葫蘆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不停的畫了很長一段時間。再后來上了初中,有一天班里的同學帶來了三本漫畫書,我記得其中兩本是《圣斗士星矢》,余下一本是《七龍珠》(都已經殘缺不全),我被徹底迷住了,不由自主的就開始臨摹里邊的人物,下課畫,上課也畫,早上畫,晚上也畫,夏天流著汗畫,冬天哆嗦著也畫。

只是后來,我輟學了。輟學后干過建筑工人,水暖工人,造紙工人,保安等等,可能心中的火一直未曾熄滅吧,最后,我又回來畫畫了。

《紅雪》

Question:一般,畫畫的靈感都從哪里來?你在找到個人風格的過程中,做過哪些嘗試和探索?

靈感有一些來自讀書和電影,有些來自頭腦風暴。風格的話,開始受到日漫的影響比較多。(曾經也會嘗試自己創作短篇漫畫,后來發現自己沒有編故事的才能,偉大航路戛然而止了。)

后來隨著閱歷的豐富,漸漸發現了國畫的魅力所在,目前還是一知半解,談不上有風格。

《在秋風中別離》

《一場醉》

03

手中唯一可抓之稻草? ??

只有勤奮? ??

“武林高手,來無影去無蹤,有事聯系孫悟空。”

這是王小坡在自己微博上的簡介。

《怒火》

在社交平臺上,他除了分享畫作與日常生活,少見其他內容,低調且平和。

但有一次,他在微博上卻充滿情緒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態度。

這一切,都是因為近來屢屢占據繪圈頭條的Ai繪畫。

對于這項無數人視為希望與潮流的新技術,王小坡卻表示抗拒與反對。

“怎么說呢,塑料仿真花很完美,但相較于山野里的花總感覺缺了些什么,是什么呢,山野里的花會在微風起時把幽幽暗香送給你,葉片上會有小蟲啃噬的殘缺,會在陽光下舒展,會在季節里枯榮,我喜歡不完美但自然的東西。”

《回憶夏天》

《在冬天》

與千方百計想著取巧找捷徑的一類人相比,不偷懶的王小坡,就是他們的反面。

“自忖非有天賦之人,手中唯一可抓之稻草便只有勤奮,大約這也算是天賦之一種。”

《曠野》

《磨礪》

王小坡就是抱著這樣的想法,從早畫到晚,從黑畫到白。

也正是這種勤奮與踏實,讓他能夠即使沒有接受專業訓練,照樣能潑灑、繪造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一個江湖。

《山中致意》

Question:在畫畫的時候有什么特別的習慣/癖好?理想中的生活與工作狀態是怎樣的呢?

哈哈,好像挺正常的,我想想,以前倒是有個壞習慣,因為一開始是比著漫畫書自學的繪畫,所以有十多年的時間,我一直不知道畫畫一般要先打草稿,直到現在這個壞習慣還經常犯。理想的生活和工作狀態當然是能獲得更多的自由身,不必每天為五斗米折腰,有更多的時間畫點自己想畫的東西(比如畫點武俠漫畫)。

Question:從開始創作到現在,你的創作角度和關注點是否經歷了一些變化?

嗯,有些變化,但不多。受限于自身學識和人生閱歷的制約,總體的創作角度和關注點還是一以貫之的。

Question:一路走來,您一定經歷了很多,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時候呢?

嗯,最開心的想起來還是少年時看漫畫的時候吧,那時候看漫畫一下子就可以代入進去,晚上做夢都是飛來飛去的,不像現在,雜念太多。

最困難應該是在2016年,在一個小動畫工作室畫分鏡,經常加班,有一天早上起來兩眼一黑倒了下去,去醫院查是頸椎出了毛病,接下來的兩三年里幾乎畫不了畫了,胳膊麻,頭暈,手上一點勁兒也用不上,工作也辭了,后來慢慢試著接點圖書插圖的活,總算熬了過來,現在身體狀況也不怎么樣,我覺得做動畫和畫漫畫的小伙伴都太難了,保重身體。

《憩》

《雨》

最后,是王小坡的“快問快答”時間——

Question:最近在畫什么?

最近在畫一些游戲項目,接下來可能會畫一本關于聊齋題材的繪本,還不太確定,江湖路遠,竹杖芒鞋輕勝馬,何妨吟嘯且徐行。

Question:以后會繼續嘗試畫一些武俠類型的漫畫嗎?

嗯,有合適的題材故事的話還是挺想嘗試的。

Question:對新手插畫師有什么建議或忠告?

其實我也不算老手,哈哈,說點題外的建議吧:保護好你的頸椎和眼睛,按時吃飯,按時睡覺,多出去鍛煉鍛煉。最后,多保存幾部喜劇片,也許在某些時刻對你有幫助。

Question:對于你來說,畫畫的意義是什么?

想了很多,但覺得都不對。也許得到我最終放下畫筆的那一天,我才能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

《莫等閑》

*聲明:文章配圖由王小坡本人提供,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許可請勿私自使用。

編輯:WEIWEI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動漫藝術家

精選文章:

拼夕夕吞噬中國,審美終究倒退?

無塑料時代的革新:2023年環保包裝領域的創新之作!

設計圈里的 “ 董宇輝現象 ”

大作洗眼 | 荒誕的超現實攝影、蓋里和蔡國強全新力作……

董宇輝小作文里的東北,到底有多驚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