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務所(Zaha Hadid Architects)生來就是數字化的,而不是一路數字化過來的。”

扎哈建筑事務所副總監、計算與設計研究小組ZHACODE聯合創始人沙杰·布山(Shajay Bhooshan)在采訪中解釋了新技術如何與建筑和設計對話。

計算專家沙杰·布山,精通編程、數學,幾何和優化方法、機器人制造和工業化建筑。

問:?"數字化"對當今設計師的意義

答:我認為扎哈事務所是數字原生的,也就是說我們所有的設計過程,從構思到落地都是數字化和計算輔助完成的,這與使用計算機將人工構思的概念數字化形成鮮明對比。如果沒有數字工具和機器來增強人類設計師和制造者的能力,我們的高性能、吸引用戶的設計概念及其物理制造和構造就不可能實現。

有趣的是,數字原生還意味著要與前計算機設計流程和智慧保持一致,如弗雷·奧托、安東尼·高迪和馬克·布里等先驅,哥特式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筑師,還有一些世界上的傳統和鄉土建筑等。這是因為這些建筑本身就是以規則為基礎的,與計算機的升級兼容。

問:ZHACODE這一技術的核心是什么

答:ZHACODE是扎哈事務所的計算與設計小組,由帕特里克·舒馬赫(Patrik Schumacher)、尼爾斯·費舍爾(Nils Fischer)和沙杰·布山(Shajay Bhooshan)于2007年創立。

?ZHACODE尋求研究與實踐的共同發展,將與項目無關的學科知識應用于基于項目的機遇、限制和問題。研究基于對建筑幾何的興趣和專長,并橫跨計算機圖形學、電子游戲、現代計算設計學科、機器人制造以及參與式協同設計平臺。項目涵蓋從早期設計到設計開發階段的各種建筑類型,比如機構建筑、住宅建筑。開發維護計算機代碼庫,以吸收研究成果為項目作出貢獻。

問:在設計領域最吸引人和最具創新性的現有和新興技術

答:與其他技術一樣,為了探索人工智能技術為設計領域帶來的可能性,我們與Refik Anadol工作室進行了一次實驗性的探索。

這次合作名為"建構元宇宙"(Architecting the Metaverse),于2022年在首爾DDP博物館展出,是ZHA展覽的一部分。這次合作探索了利用私人擁有的ZHA圖像檔案對DALL-E 2文本到圖像生成進行定制培訓和改進的可能性。當時,為DALL-E 2和ChatGPT等提供動力的所謂大型語言模型(LLM)和預訓練生成轉換器(GPT)技術尚未公開。

沉浸式藝術項目"建構元宇宙",是建筑、藝術、技術和人工智能的交匯點,這是Refik Anadol工作室和扎哈事務所合作6個月的成果。

我們提出了兩個重要問題:人工智能可以或應該解決設計領域的哪些問題;作為設計師,我們可以做些什么來幫助人工智能的發展,以更好地解決這些問題。

這次合作凸顯了人工智能技術的某些方面,我們目前正在ZHA建立這些技術,加速我們以人類設計師為中心的創新實踐:

- 當前的人工智能技術,如LLM技術需要與互聯網連接,因為它們需要從大量數據中學習,需要大量用戶反饋來更新完善它們。此外,它們還應該針對內容創作,因為內容創作有著大量需求,就像社交媒體和互聯網對人工智能生成的圖像、文本、聲音和視頻的需求一樣。因此,在建筑和設計領域,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將與在線開放世界建設和實體城市建設非常兼容,并應將其應用于這兩個領域。

- 在預先訓練好的基礎人工智能模型上進行自定義訓練和改進,對于創造出新穎的成果非常重要。因此,一個結構良好的數據庫和資產庫將是專有應用和產生獨特結果的關鍵要求。

- 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特別是易于使用的文本轉換成圖像的技術,可以加速項目的設計構思和方案設計階段,而無需費力地創建三維模型、進行可視化等。這些技術還能讓包括客戶在內的非專業利益相關者和設計團隊中的非計算人員參與進來,這對為客戶創造價值大有裨益。

- 專家對人工智能生成的三維建筑空間和場景結果的解讀,仍是引導人工智能產生有意義和有用結果的關鍵因素。與此同時,我們還在探索其他形式的人工智能,如強化學習,它不依賴于大量的數據來學習,而且與我們的研究以及將某些建筑任務視為建筑游戲的構想相吻合。

Metrotopia是一家獨特的元宇宙企業,致力于成為全球設計界的虛擬交流中心。

問:人工智能可以在哪些方面為設計一個更可持續的世界做出貢獻

答:在建筑和城市化領域,解決可持續發展問題最有影響力的課題之一就是滿足未來25年快速而密集的城市化需求。

我們需要城市,我們需要城市以緊湊、負責任和協商一致的方式發展,因為到2050年,我們將有25億人以城市為家。這與20世紀困擾北美和歐洲所有城市的以汽車為中心、一次建成、強制性、低密度的無序擴張形成鮮明對比,這種對社會和環境有害的模式目前在印度、非洲和其他城市增長中心大量使用。

用于與客戶進行早期設計階段討論的圖像板。使用文本到圖像技術生成圖像,以顯示擬議總體規劃中住宅區的建筑和空間特征。

綜合數字化設計和施工對于抵制浪費、適應性地發展繁榮的循環經濟至關重要。它可以實現傳統建筑智慧的技術擴展、拆卸和反復使用設計、交換材料庫等。它們可以有效地利用材料、能源和財政資源,創造優質的空間和區域。

在過去二十年里,建筑和結構幾何學、機器人制造和工業化建筑等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其中的許多知識現在都可以通過數字工具、代碼庫和研究論文等形式獲得。人工智能可以幫助新設計師更輕松、更迅速地掌握和應用這些知識。

總之,我們認為人工智能是設計師的輔助型技術,它能在協同駕駛模式下提供最大價值,因此,人工智能既可以提升建筑師在建筑幾何方面的現有學習效率,將其應用于建筑和城市的可持續和循環設計,也可以幫助更快地帶領新建筑師,使其掌握計算設計領域的最新進展。

問:如何看待融合設計、藝術和其他領域的趨勢

答:所有設計技術都需要合作探索,然后才能利用一些發現來解決社會的迫切需求和問題。建筑師必須參與這些活動,不能袖手旁觀、等待技術向我們的專業方向發展。

研究與實踐之間的雙向聯系是有益的、吸引人的、科學上兼容的、思維上正向的和藝術上有利的。設計研究使我們的專業能夠積極樂觀地應對21世紀建筑和城市化所面臨的最大挑戰。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ArchiWorld世界之旅

精選文章:

元宇宙的釋放:人性化數字場館的興起

時尚界又整新活,風靡韓女的“屁簾”把想嘗試的打工人糾結壞了?

網頁設計趨勢,10大復古風格正卷土重來!

“新中式”越紅,死得越快?

裝飾鏈玩出花,看設計師如何創造天花板安裝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