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通過屏幕實現的數字體驗之間的關系是設計中不斷對話的過程。而這種語言始終在變化。還記得,最初的計算機沒有鍵盤,而是使用打孔卡進行操作。隨著20世紀末個人計算機的興起,鍵盤和鼠標成為主要的交互方式。然后是通過黑莓手機帶來的移動體驗,其小巧但可輸入的鍵盤成為亮點。但科技總不斷變化。iPhone問世后,迅速改變了游戲規則,其移動界面革新了手機體驗,成為了觸摸界面的先驅。當被問及對這一新產品的第一印象時,微軟CEO這樣回答。

“ 它對商業客戶沒有吸引力,因為它沒有鍵盤,這使得它不是一個很好的電子郵件機器。”

新興和不斷改進的技術正對傳統的用戶界面(UI)提出挑戰,這引發了一個問題:我們的交互體驗需要改變嗎?它們是否應該改變?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主要趨勢,人工智能(AI)的作用,以及增強現實(AR)和虛擬現實(VR)對UI設計的影響。

用戶體驗在不斷變化的界面格局中的作用

隨著用戶界面的格局不斷演變,用戶體驗(UX)專業人員的角色變得越來越關鍵。UX設計師必須在變化中航行,確保新的界面和體驗不僅在技術上創新,而且以用戶為中心,直觀易用且具有包容性。

UX專業人員的主要責任之一是了解用戶在這些新界面中的行為和偏好。通過進行用戶研究、收集見解和分析數據,UX設計師可以確定將新興技術整合到用戶界面中的最有效方式,同時盡量減少摩擦,最大限度地提高可用性。

UX設計師還必須考慮采用新界面所涉及的學習曲線。隨著用戶從熟悉的范例過渡到新穎的交互模型,比如會話型或手勢型界面,UX專業人員必須設計入門體驗和教育資源,以促進一個平穩愉快的學習過程。

此外,UX專業人員在幫助組織應對實施尖端UI解決方案所涉及的成本和復雜性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利用對用戶需求和行為的了解,UX設計師可以就資源投資的方向提出明智的建議,優先考慮對用戶和企業都能提供最大價值的功能和特性。

UX設計師還可以通過倡導在適當的情況下使用現有的、經過驗證的UI模式和技術,從而為成本優化做出貢獻。通過在創新和熟悉之間取得平衡,UX專業人員可以幫助組織提供引人入勝的用戶體驗,同時最大程度地減少對未經驗證或過于復雜的解決方案的不必要支出。

隨著數字世界變得越來越計算和智能,UX專業人員還必須考慮由人工智能驅動的界面所帶來的道德影響。通過倡導透明、公平和用戶主體性,UX設計師可以幫助確保這些技術的好處得以實現,同時減輕潛在的風險和意外后果。

AR/VR 和沉浸式體驗

攝影:Michelangelo Buonarroti

增強現實(AR)和虛擬現實(VR)是UI設計中獨特的媒介。最近的發展,比如蘋果的Vision Pro和Meta的Quest Pro以及Wayfarer,展示了用戶體驗和市場采用的潛力和陷阱。隨著AR和VR變得更加普及,設計師將需要調整他們的技能和方法來適應這些新的現實。他們需要考慮空間意識、基于手勢的交互以及無縫融合虛擬和物理元素等因素,以創造真正沉浸式的體驗。

圖片來源:亞馬遜

AR和VR確實有潛力發展并解決一些“問題”(如眼睛疲勞、暈動癥、迷失感,甚至有時焦慮),但這也凸顯了用戶界面設計的一個重要真理;在設計界面體驗時,應考慮觸感因素。AR/VR的全部好處最適用于受控環境,AR被非常戰略地利用。

人工智能:即將走進你身邊

攝影:Tara Winstead

人工智能,即AI它已經來了,不管你喜歡與否。不到兩年前,ChatGPT發布了開創性的技術;這是一個先進的自然語言模型,可以模仿人類對話。AI已經影響了科技的各個方面,尤其是我們與之交互的方式。

AI界面

由AI驅動的對話界面正迅速贏得人氣,成為用戶與數字系統交互的一種方式。AI聊天機器人和虛擬助手變得越來越復雜,能夠進行類似人類的對話,并提供個性化的支持和建議。

AI聊天界面的興起既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這些界面將具有兩種主要媒介,即鍵盤輸入和語音命令的結合。設計師必須打造直觀、上下文相關且符合用戶目標和期望的對話流程。他們還必須考慮個性、語氣和文化細微差別等因素,以確保對話自然而引人入勝。

有時候,找到人機界面和生成式人工智能之間的平衡是關鍵,就像瀏覽器最近與PreAct合作的最新工作一樣。

要創建成功的AI聊天界面,設計師需要與對話UI專家、數據科學家和內容策劃人密切合作。他們還需要利用用戶研究和測試,根據真實用戶反饋和行為不斷完善和優化體驗。

生成式UI

生成式UI代表了用戶界面設計和交付方式可能發生的轉變。由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驅動,生成式UI系統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偏好和環境實時動態地創建和調整用戶界面。

與傳統的UI設計不同,其中界面是手動創建的,生成式UI允許界面在用戶特定要求和特征的基礎上即時生成,為每個用戶量身定制。這種方法有可能徹底改變個性化、可訪問性和用戶參與度。不過,它也存在一些限制。

生成式UI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如何在動態生成的界面中保持一致的體驗。雖然個性化很有價值,但用戶在與數字產品交互時仍期望一定程度的一致性和熟悉感。

此外,生成式UI的實時特性可能會引入性能和可擴展性問題。即時生成界面需要大量的計算資源,確保系統可以處理大量用戶和請求,而不會影響速度或可靠性,這將是一個關鍵的技術難題。據報道,截至五月中旬,微軟的碳排放量大幅增加:

“人工智能使微軟的碳排放量增加了近 30%”

人工智能設備

將人工智能整合到物理設備中為直觀和無縫的交互打開了新的可能性。今年,Humane AI pin和Rabbit R1問世,值得注意的是,YouTube名人Marques Brownlee在2024年4月發布了對R1可用性和交互性的嚴厲評價,吸引了1890萬觀眾。

雖然AI驅動的設備和功能已經在我們生活中存在了幾年,以語音控制家庭產品和通過Siri和Alexa實現AI人格為形式,但這些新設備代表著更嚴肅努力的第一波浪潮,試圖將一個獨特的AI引入您的口袋。這些設備還代表了“口袋就緒”人工智能需要克服的學習曲線,展示了它試圖實現的價值被問題所壓倒的局面。

隨著AI驅動的設備變得越來越普遍,設計師需要考慮將物理和數字體驗無縫融合的新的交互范式。這將需要對用戶背景、行為和期望有深入的了解,以及與工程師和數據科學家密切合作,共同創建智能、自適應和以用戶為中心的體驗。

基于手勢的界面:優點和缺點

照片由Bram Van Oost在Unsplash上拍攝

基于手勢的用戶界面,如《少數派報告》等電影所推廣的,長期以來一直吸引著設計師和技術人員的想象力。通過直觀的手部和身體動作控制數字體驗的前景無疑是令人向往的。然而,盡管備受矚目,基于手勢的界面在實際實施中面臨著重大挑戰。

基于手勢的界面的主要局限之一是它們相對于傳統輸入方法(如按鈕或觸摸屏)的準確性和精度不足。手勢可能含糊不清,系統必須不斷地過濾掉意外的動作,導致用戶出錯和感到沮喪的可能性更高。此外,基于手勢的界面通常需要更多的計算資源來處理和解釋用戶的動作,這可能會影響性能和響應速度。

另一個問題是對用戶身體的物理要求。長時間使用基于手勢的界面可能會導致疲勞,特別是當手勢需要將手臂抬高到心臟以上或執行重復動作時。這可能會限制基于手勢的界面在需要長時間使用的專業環境中的實際應用。

無障礙性也是一個重要考慮因素。基于手勢的界面可能不適合運動能力或精細動作控制有限的個體,因為它們嚴重依賴于精確的動作。設計師必須仔細評估手勢識別是否提高了無障礙性,還是為某些用戶群體增加了額外的障礙。

盡管存在這些挑戰,基于手勢的界面的潛力仍然令人向往,特別是在游戲、娛樂和沉浸式體驗等特定領域。隨著技術的進步,我們可能會看到更復雜、更具響應性的手勢識別系統,從而減輕當前一些限制。然而,設計師必須以批判的眼光對待基于手勢的界面,仔細權衡其帶來的好處與潛在的缺點,并確保它們增強而不是阻礙用戶體驗。

精選文章:

曼谷新地標!巨大的“鋁制洞穴”成為新焦點

麥當勞六一“新晉頂流”來了!肯德基:好歹毒的商戰

升級再造如何革新材料?

奇妙蛻變!將兒童素描變成會發光的“鳥巢”裝置

UX/UI 設計中的流行方法:卡片式設計的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