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京東發了一系列海報
讓我有點意外
第一次看到有品牌這么做的
直接貼上網友的評論正面回復
某位網友:“能搶到我就倒立洗頭!”
那么,期待下明晚倒立的這位朋友
不要太相信
“別搶了,肯定搶不到!”等類似言論
這招在孫子兵法上叫
暗渡陳倉
近日熱評:“搶到就送 SU7。”
請問這位網友是姓雷嗎?
有位博主估計:
“我估計啊,每賣一個桶,得賠 2000。”
在這里我們澄清一下:
至少 4000!!!
某書網友:“就是個噱頭唄,好煩!”
特此回復:
超值低價全家桶我們真的有
不是噱頭
海報上面這個才是
“京東全家桶啥時候能上個電視啊!”
家人們京東全家桶上電視了
“搶桶,給個機會。”
OJDK
發現最近的 diss 基本都是:
“搶不到”、“不知道在哪搶”、“太難搶”
沒一個說咱的桶不超值的真是太好了
評論區一致認為:“我搶到了!!!”
或將成為 2024 年度最討人嫌文案 top1
看到一條:“能給一個名額,就算店家厚道了。”
那我們可真太太太…厚道了
“悄悄的,別告訴別人了。”
大家快來看啊
京東全家桶還能搶
“前兩天沒趕上,不知道月底還會不會上。”
既然有人沒趕上
那我們就還敢上
“尊嘟假嘟,在哪里?”
尊嘟,都在這里吖
“假的,搶桶鏈接都沒有!”
鏈接搜索詞二維碼
真的都有
某條留言:“有本事讓我搶到。”
見證本事的機會來了
“搶到了,但我又退了。”
如果是真的 我們希望是假的
如果是假的?我們希望是真的
我們特意準備了帶熱水器的全家桶
就怕表示“要是能搶到,給大家直播洗頭”的朋友們著涼
有時候也不是所有海報
都需要文案“戴森全家桶只要?999?618”
注意:“這桶大家一定要搶!”
沒毛病因為這桶我們補貼的最多
有網友說:“用腳本都搶不到!!”
有沒有可能就是因為用了腳本
才搶不到
“重點是根本搶不到!”
這就錯了
這一波的重點是讓更多朋友能搶到
小編備注因為設計老師去搶桶了
這張海報是文案做的
大家輕噴
最近總幻聽一個旋律
“吹啊吹啊,我的驕傲放縱,搶啊搶啊,這超值全家桶”
怎么樣?是不是挺新鮮的?不僅大方回應網友,文案還挺幽默。這大概是今年 618 前夕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廣告了。
不得不說,京東這一波很有想法。
因為的確照目前來看,今年618的營銷沒有往年那么多樣化,形式上都很樸素,內容上都很直接,甚至營銷概念都很趨同,到處都是全家桶,到處都是真便宜。
面對同質化的促銷內容,如何找到新的且信息傳遞還要直接有力的溝通點其實是很難的一件事。
京東妙就妙在它找到了一個平臺或品牌通常都很避諱的角度,從評論區中“負面”信息去發現消費者還沒有滿足的真實需求。
果然消費者對于全家桶存在著質疑:這是噱頭,根本買不到。
京東正是看到了這一點,于是火速響應,直接抓取評論區留言,針對網友的相關吐槽來了個正面回應,這一招表面上看有點彪,但實際上是抓住了當今 social 營銷的精髓——真實感和時效性。
為什么這么說?
首先,一說到廣告,絕大多數消費者的第一反應是廣告都是假的,是經過修飾包裝夸大的欲望。尤其是現在大家拿到臺面上的利益點其實都差不多,說得再天花亂墜在消費者心中也會打折扣,所以第一步得讓消費者最大程度地相信廣告內容是真的,真實性越高轉化率也會更高。
京東這一波便做得很不錯,直接截圖引用了消費者的真實評論,將其運用成為廣告內容的一部分,給人直觀的感受就是很真。
試想一下如果同樣是這些評論,但處理的方式不是直接截圖,而是二次編輯創作后成為廣告內容,即便有小字提示這是真實評論,一樣會給人的感覺不真實。
京東的這波“真”回應,無不說明了京東在給消費者謀福利上的底氣,不僅增加了消費者對促銷的信任感,更是成了 618區隔其它平臺或品牌最大的賣點、營銷點。
其次,?social 營銷隨著消費環境的變化也在悄悄發生改變。從最開始品牌們摸著石頭過河到后來玩法步驟都相當透明,關鍵性的營銷節點早早就定好,甚至營銷內容也基本上提前一個月打磨完成。
看起來品牌們是越來越從容,創意也是越來越精良,但實際的效果卻一年不如一年。
這一方面是因為消費者對營銷的免疫力越來越強,另一方面是互聯網的變化太快,信息隨時隨地都在更新,消費者的注意力也越來越分散,在一段時間內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消費者就會轉向下一個目標。
我想這大概也是為什么今年 618 各大平臺和品牌不謀而合地選擇回歸到 10 年前的促銷打法,用最簡單的信息給消費者直接的刺激。
所以現階段 social 營銷創意是加分項,但更為重要的其實是時效性。同樣的內容,實時反饋更快消費者的感知勢必也會更強、感受也會更好。
京東顯然意識到了這一點,當其他人還在向消費者強行叫賣時,京東緊隨用戶的需求反饋,給出了即時的回應,直觀的反應就是京東更重視消費者。
從這一點來說,京東今年的618就已經領先一步了。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廣告百貨
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