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Tamarit Motorcycles
工業設計領域圍繞著為全球用戶提供直觀的產品和服務。工業設計師優先考慮美觀性、功能性和易制造性,努力豐富日常互動。無論是個人使用還是商業使用,每一件物品都經歷了這一變革過程,旨在通過深思熟慮的設計來改善生活。
讓我們深入了解工業設計的歷史:
哪些歷史因素和實踐促使工業設計發展成為一個獨特的領域?
設計師:Allbirds
?在工業化之前,產品設計主要由個體工匠的技能、客戶要求和經驗決定。
?在前工業時代,分工顯而易見,專業車間生產標準化產品。
?在16世紀,出現了圖案書,為各種產品提供裝飾設計,并促進了競爭。
?在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繪圖成為指定建筑細節的一種方法。
?到17世紀,像法國這樣的中央集權君主國支持政府運營的大型制造設施,如Gobelins制造廠。這種贊助在18世紀延伸到宮廷瓷器廠,但隨著生產規模的增加,個體工藝往往受到影響。
誰是工業設計的創始人?
圖片來源:倫敦林奈學會
Christopher Dresser(1834-1904)被認為是工業設計的先驅。他是第一位獨立的工業設計師,在現代運動中先于德國同行認識到工業革命的潛力。Dresser的開創性日本之旅由英國政府任命,重塑了他的設計方法,并激發了英國的英日風格。他的作品種類繁多,涵蓋家具、紡織品、陶瓷、玻璃器皿和金屬制品,展示了他的多才多藝和前瞻性思維。盡管維多利亞社會保守,但Dresser的勇氣和遠見推動他取得了成功,使他成為品味超越時代的設計偶像。
這只銀茶壺由Christopher Dresser設計,并由伯明翰的Hukin&Heath制作,其設計于1878年5月6日注冊,生產于1878至1879年間。
這款茶壺由Christopher Dresser設計,James Dixon&Sons在南約克郡謝菲爾德生產。創建于1879年左右,以電鍍鎳銀和烏木為特色。
這款釉面陶碗由克里斯托弗·德雷瑟 (Christopher Dresser) 設計,并由北約克郡米德爾斯堡的林索普藝術陶器廠 (Linthorpe Art Pottery) 制作,于 1879 年至 1882 年間生產。
工業設計的歷史是怎樣的?
工業設計的根源可以追溯到20世紀初工業革命的爆發。20世紀20年代,汽車工程和電器等行業的設計蓬勃發展,藝術家們被招募來提升美學。“工業設計”一詞可能起源于1839年的《藝術聯盟》雜志。起源于18世紀末英國的工業革命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將農業社會轉變為以機械化和城市化為標志的工業化經濟
設計師: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Weissenhof Estate)
德意志制造聯盟于 1907 年在慕尼黑成立,其成員包括建筑師、藝術家、工業家和設計師。它旨在通過將大規模生產技術與傳統工藝相結合來提高德國公司的全球競爭力。德國建筑師赫爾曼·穆特修斯(Hermann Muthesius)構思了這一想法。
設計師:Walter Gropius(德紹包豪斯大廈)
包豪斯學校由沃爾特·格羅皮烏斯于1919年創建,是德國一所融合美術和工藝教育的先鋒學校。它對工業設計、印刷術、室內設計和建筑產生了重大影響,成為現代設計的主導力量。它在魏瑪(1919-1925)、德紹(1925-1932)和柏林(1932-1933)運營,在創意學科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1929年大蕭條期間,工業設計師抓住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機會來展示他們的能力。這場從20世紀20年代末到30年代的嚴重全球經濟衰退帶來了廣泛的失業、貧困和工業產出的急劇下降,同時也嚴重擾亂了全球貿易。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機械工程師弗雷德里克·W·泰勒在提高工業效率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工業設計的當前趨勢是什么?
最熱門的工業設計趨勢包括:
1.可持續工業設計
設計師:宜家
可持續設計包括基于經濟、生態和社會可持續性原則開發產品或服務。強調公平、經濟和生態,將其與僅關注環境可持續性的生態設計區分開來。它涉及負責任地利用自然資源來滿足當前的需求,而不損害子孫后代的需求。可持續設計在實現支持高質量生活、可持續生產和環境意識的設計戰略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技術與創新
3D打印、虛擬和增強現實、生成設計和物聯網(IoT)等先進技術正在徹底改變工業設計。3D打印實現了快速原型設計和復雜設計,而VR和AR增強了可視化和協作。生成式設計利用算法實現創新解決方案,物聯網將智能功能嵌入產品中。這些技術不僅簡化了設計過程,還培養了創造力、效率和可持續性,塑造了不同行業工業設計的未來。
3.以人為本的設計
設計師:Stan Deng
以人為中心的設計是一種在流程、產品、服務和系統設計中使用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側重于將人的視角納入解決問題過程的所有階段。它旨在通過優先考慮用戶需求和要求,應用人為因素/人機工程學以及可用性知識和技術,使系統變得可用和有益。HCD增強了有效性、效率、人類福祉、用戶滿意度、可訪問性和可持續性,同時減輕了對人類健康、安全和性能的潛在不利影響。它包括在其背景下觀察問題、集思廣益、概念化和實施解決方案等階段。
4.極簡主義
設計師:BKID co
極簡主義在工業設計中越來越流行,強調去除多余的元素,專注于必需品,從而產生直觀、高效、美觀的產品和空間。這種方法引起了消費者的共鳴,他們被時尚、整潔的美學所吸引。簡約定義了極簡主義設計,使其易于使用和理解。通過將設計剝離到其核心功能,極簡主義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影響力,同時減少了混亂并提高了功能。此外,這種設計理念可以通過消除不必要的功能來減少成本和生產時間。
5.包容性設計
設計師:Quantum
包容性的產品體驗是通過對用戶背景和能力的深入了解來塑造的,從而促進歸屬感。包容性設計方法旨在滿足不同的用戶需求,考慮到可訪問性、年齡、文化、經濟狀況、教育、性別、地理位置和語言等因素。通過體諒用戶并相應地調整界面,包容性設計產生了包容性的設計模式,確保了更具包容性的用戶體驗。
6.仿生學
設計師:John Mauriello
大自然為設計師提供了豐富的靈感來源,提供了進化的智能和創新的解決方案。工業設計中的生物模仿包括模仿自然界的特征或策略來應對各種挑戰。從材料到系統和技術,大自然為創造可持續和高效的設計提供了寶貴的見解。通過研究自然形式和過程,設計師可以開發出模仿生物系統效率和有效性的創新解決方案。這種方法不僅提供了美觀的設計,而且促進了可持續性和彈性。
7.工業設計中的人工智能
設計師:Shail Patel
人工智能生成的產品設計涉及利用人工智能生成新穎的產品設計,通過簡化概念化過程為設計師提供變革機會。雖然目前的技術有其局限性,但事實證明,它在創新的初始階段是最有益的,能夠快速可視化和測試新概念,從而加快設計過程。
工業設計包括一個變革過程,其中利用設計原則構思產品,隨后通過特定程序制造。這一多方面的職業領域涉及制作一系列全球通用的物品,從設備到物品和服務,培養商品創作和生產的創造力。
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