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城市而言,舉辦奧林匹克賽事既是一種榮譽,也是一個重要的成長機遇,同時也面臨著重大挑戰。奧運會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體育比賽,參與國家超過200個。為了適應突然增加的人口流動和這些賽事的規模,調整公共和體育基礎設施存在風險,往往在閉幕式后未能理解城市真正的需求,常導致出現難以適應日常城市生活節奏和需求的“大而無當的項目”。舉辦奧運會通常被認為是城市轉型的一個優勢,因為這促使城市投資于交通基礎設施、住房和公共空間。巴黎市便是一個例子,它在1900年第二屆奧運會期間首次引入了地鐵線路。
然而,對于體育場館而言,適應性重復利用的問題變得緊迫,因為建筑必須找到解決方案,能夠在奧運會期間容納成千上萬的人群,然后縮減規模,成為城市體育設施的經濟可持續部分。在全球范圍內,幾個奧運場館在賽后成功延長了使用期限,向當地社區開放,歡迎更多多樣化的體育和休閑活動。盡管高昂的建設成本常難以合理化,這些場館已成為地方身份的象征和吸引游客的景點,數十年來延續使用。
代代木國立體育館 / 丹下健三
1964 年東京夏季奧運會
位于東京澀谷代代木公園的代代木國立體育館由日本建筑師、普利茲克獎得主丹下健三(Kenzo Tange)設計,建造于1961年至1964年間。丹下健三在設計中受到勒·柯布西耶和埃羅·薩林寧的啟發,與工程師坪井良勝共同創造了一種懸掛于中央結構脊柱的張力結構。完成時,該體育館是世界上最大的懸掛屋頂結構。這座能容納13,000個座位的競技場在1964年夏季奧運會期間作為游泳館使用,并設有丹下設計的額外的9,000個座位的小型館舍。
“純粹隨意的設計不可能長久。” - 丹下健三
雖然在形式上復雜,這些結構在其環境中顯得十分微妙。適當的規模調整使得這些競技場自1964年以來持續不斷地被使用,2020年再次作為奧林匹克比賽場地,并在多年間舉辦了廣泛的體育賽事。如今,主競技場主要用于冰上運動、排球和籃球。據日本體育協會稱,第二競技場目前正在進行地震改造工程。
慕尼黑奧林匹克體育場 / 貝恩施和合伙人事務所,弗賴·奧托
1972年慕尼黑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慕尼黑奧林匹克體育場是為197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而建,旨在展示戰后德國的新身份和樂觀前景。斯圖加特的貝恩施和合伙人事務所(Behnisch and Partners)設計了靈感來自附近阿爾卑斯山的方案,帶有像山頂一樣的帳篷狀天篷。工程師弗賴·奧托(Frei Otto)與建筑師合作,創建了由鋼索和丙烯酸板組成的懸掛屋頂。這個半透明的屋頂保護了運動員和觀眾,同時保持了清晰的視線,避免陰影影響電視轉播。體育場的概念還受到了東歐“土地體育場”的影響,包括將場地和9萬個座位雕刻在地面之中。
奧運會閉幕后,慕尼黑奧林匹克體育場成為足球俱樂部拜仁慕尼黑的主場,舉辦了多場大型足球錦標賽。體育場也改建用于其他體育賽事,包括空中風格滑雪板比賽和環游滑雪賽。該場館繼續活躍使用,今年宣布了多場音樂會,包括AC/DC和泰勒·斯威夫特在“時代巡回演唱會”中的表演。
北京國家體育場 / 赫爾佐格與德梅隆
2008年北京夏季奧運會和殘奧會
北京市朝陽區的國家體育場設計成為2008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主要競技場之一。瑞士建筑事務所赫爾佐格與德梅隆于2003年獲得了設計委托,而中國藝術家艾未未則是項目的藝術顧問。這座擁有91,000個座位的競技場是中國最大的體育場,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鋼結構建筑。2008年,它舉辦了包括足球決賽在內的多個主要體育賽事,以及宏大的開幕和閉幕式。奧運會后,體育場繼續舉辦體育和娛樂活動,但并未保持可持續的利用率。2022年,它再次成為冬奧會和殘奧會的奧運場館,成為首個舉辦夏季和冬季奧運會開幕式的場地。盡管用于大型體育賽事的頻率較低,鳥巢每年仍吸引大量游客。
倫敦水上運動中心 / 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務所
2012年倫敦夏季奧運會
由扎哈·哈迪德設計的倫敦水上運動中心是201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和殘奧會的主要場館之一。該中心設有兩個5米長的游泳池和一個25米長的跳水池,用于游泳、跳水和花樣游泳比賽。池底設有可移動的浮體,可以減少水深和尺寸,為未來的多種使用提供更大的靈活性。中心在倫敦市贏得奧運申辦前即已設計,因此原始設計的容納能力較小。在贏得申辦后,設計進行了改進,增加了兩個臨時的“翼”,將觀眾容量提高到17,500人。競技場于2011年7月完工。
賽后,圍繞中心的臨時看臺被拆除,座位數減少至2500座。此外,毗鄰的水球競技場也在比賽后被拆除,使得水上運動中心成為公園內唯一的游泳場館。該中心于2014年3月重新向公眾開放,并繼續作為倫敦公眾開放的休閑中心之一。通過成為公共游泳池,該中心重新定義了特定事件建筑的遺產,可以轉變為造福當地社區的用途。
伊夫·迪馬諾瓦體育場,科隆布 / 路易斯·福爾-杜賈里克,由OLGGA建筑師事務所翻新
1924年巴黎奧運會
一百年前,巴黎郊區科隆布成為1924年奧運會的主要舉辦地。主要競技場建在一座前賽馬場的場地上,由建筑師路易斯·福爾-杜賈里克設計。競技場最大容納能力為45,000名觀眾,曾分別舉辦了1924年的田徑、足球和橄欖球比賽?,F在,正好一百年后,這座體育場將再次成為巴黎2024年奧運會的奧運場館,計劃舉辦田徑賽事。2023年,歷史悠久的體育場由OLGGA建筑師事務所進行了翻新,為今年奧運會的舉辦提供必要的設施。
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