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維密大秀回歸了,好像又沒有回歸。
以電影紀錄片的形式“全球巡回”,性感美麗的T臺徹底成為傳說。
沒看到維密翅膀不要緊,這不,麥當勞揮著“天使的翅膀”走來了。
最近,有不少網友偶遇麥當勞巨型雞翅車,被嚇了一大跳。
高情商:一場震撼的金色視覺盛宴
低情商:麥當勞又雙叒發癲了
有多癲呢?用一對巨大薄皮焦香雞翅做成創意裝置各地巡回,生怕還有麥門門徒不知道麥當勞推出了新品。
圖源:@驚奇脆片
更讓人震驚的是,這個大雞翅還能展開,就地上演“大鵬展翅”。
圖源:@打工人momo
雞翅左右開弓伸展掄臂,像極了熱愛秀肱二頭肌的健身人士(不是)。
不光會變形,還會咔咔冒煙,黑科技感滿滿,主打一個還原美食誕生。
圖源:@FiFi去哪兒玩
好萊塢有《變形金剛》,咱有《變形金拱門》,假若不是親眼所見都不敢相信是真的,第一反應會被懷疑是AI效果圖的程度。
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雞翅修煉成精的樣子吧?
“麥門維密秀”巡回,怎么不算是“天使的翅膀”呢?
有一說一,想象一下背著這雙巨大雞翅走秀應該蠻吸睛的,建議麥當勞和維密破次元壁聯動。
一般的發癲無感,但特別炸裂的倒是很想去打卡。
半夜還在巡回,雞翅車也有996,這一刻麥門信徒加班的含金量到達了頂峰。
圖源:@獠牙怪
原來這個巨型雞翅車是針對麥當勞新品——薄皮焦香V翅的特別策劃,還有專屬的名字“麥麥大V車”,目前在上海展出,即將全國巡回,宣傳排面拉滿。
光是遠距離觀賞,參與感不足,鬼才麥當勞還想出了一個妙招,追到車得到口令就能領取免費V翅券。
別人為明星接機接車,麥門門徒追著大雞翅跑,場面不要太好笑。
圖源:@幼兒園園長
原本以為麥當勞帶著“能屈能伸”的大V翅全國巡回就已經夠炸裂,沒想到麥當勞連麥樂送也不放過。
廣州麥樂送全體小哥化身雞翅俠,帶著大V翅給麥門門徒送餐,儀式感十足。
如果說周杰倫要唱《告白氣球》歌迷才回了頭,麥當勞只需要一個《雞翅氣球》就夠了,笑不活了。
不僅如此,麥當勞門店也成功換裝,標志性的M字logo背上了大大的“V翅翅膀”,醒目又吸睛。
圖源:@小伯—geng
麥當勞還親自認領“天使”綽號,果然每個男生心目中都住著一個維密天使,而每個女生心中都駐著一個維密夢,麥當勞是懂拿捏年輕人的。
眾所周知,肯德基奧爾良烤翅鼎鼎有名,而麥當勞焦皮V翅姍姍來遲,想要重塑雞翅小吃地位難上加難。
不過,這可是“創意巨頭”麥當勞,當然不打無準備的仗。
麥當勞重磅推出“V翅香水”,最大化制造話題噱頭。
前調:番茄味
中調:焦香味
后調:雞肉味
圖源:@香蕉咘吶吶
噴了雞翅味香水,三種味道“腌制入味”,讓人走到哪都能想起麥當勞焦皮V翅的美味,這波屬于是“魔法攻擊”,刷新大眾對香水的認知。
不過,“V翅香水”并不對外發售,是專為麥當勞新品品鑒會設計,吊足麥門信徒的胃口,通過獵奇周邊增加新品曝光度,為麥當勞引流。
圖源:小紅書
麥麥大V車巡回、V翅香水、V翅氣球以及V翅logo,一整套“發瘋式”營銷組合拳下來,麥當勞新品焦皮V翅廣而告之,成功打開新品知名度,不失為一次聰明的營銷策略。
在營銷整活這塊,麥當勞一向頗有建樹。
總能以奇特的創意腦洞,吸引網友自發分享傳播出圈,省下百萬廣告費。
剛過去不久的端午節,在激烈的粽子南北之爭和賽龍舟比拼之中,麥當勞竟也殺出了重圍,成為節日的一大熱詞。
在端午期間,麥當勞承包龍舟賽宴席,標志性的紅黃配色與廣東傳統的“省凳”完美融合,充當史上最強氣氛組,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開席的快樂。
圖源:小紅書
麥當勞悶聲干大事,偷偷在線下發展麥門信徒,可把網友羨慕壞了,集體大聲謀劃“想去偷桌布”。
不僅打造節日限定盛宴,麥當勞還推出精美的龍舟裝飾以及龍舟折紙,將產品巧妙地融入地方民俗活動之中,不得不佩服麥當勞的超絕市場洞察力和創新營銷手段。
在品牌圈,麥當勞是當之無愧的“顯眼包”,把大眾的吃瓜心理拿捏透徹。
去年,香港麥當勞正式宣布麥咖啡退休,舉辦了一場隆重的告別典禮。
黑白配色一抹黃,還專門標注了“當天6點正式告別”,嚴肅氛圍感拉滿。
圖源:麥當勞
線上發布通知,也不忘線下宣傳,刊登“麥門大事報”,奔走相告。
圖源:小紅書
甚至還整了個車滿大街轉悠,路過的小狗都得知道麥當勞咖啡要“退休”。
圖源:小紅書
而鋪墊了這么久,所謂的“退休”只是由鮮煮咖啡升級為即磨黑咖啡,目的是為了推新品,這個品牌營銷噱頭我給滿分。
圖源:@parcici
麥當勞的宣傳腦洞,只有你想不到,沒有麥當勞做不到的。
去年麥當勞打造了一款《Grimace’s Birthday》游戲,沒想到游戲沒多少人玩,反而套餐中的 Grimace Shake 沖出重圍,在 TikTok 拿下了近一個月的熱門TOP,瀏覽量超過20億次。
爆火的秘訣是“無厘頭+恐怖”,所有人喝著奶昔開心地說出「祝 Grimace 生日快樂」后,全無一「遭遇不幸」,堪稱「紫色奶昔殺人事件」。
圖源:TikTok
滿足網友表演欲的同時,成功帶動新品銷量。
在日常的品牌運營中,麥當勞也把“顯眼包”特質發揮得淋漓盡致。
最近,麥當勞給粉絲們制作一組麥門頭像框,以奇奇怪怪的方式給麥門信徒們“傳教”。
沒想到各家品牌紛紛跑到評論區認領,掀起了一場“頭像框爭奪賽”。
不僅讓自家頭像框成為社交貨幣,更在無形中搭建了一個品牌與用戶互動的新舞臺,讓品牌們在歡聲笑語中“蹭”了一波又一波的熱度,在小紅書上“炸”出了圈。
通過這些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達到四兩撥千斤的營銷效果,給品牌注入鮮活的生命力和靈魂,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不得不說麥當勞的營銷整活很有一套。
咱就是說,繼“麥門信徒”和“制服誘惑”后,麥當勞又創造了新的品牌熱梗。
只是,姍姍來遲的麥當勞V翅能打得過肯德基烤翅嗎?最終還是得靠美味說話。
作者:Della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廣告案例精選(ID:ad2829)
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