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為本的設計體驗一直是建筑師工作背后的首要意圖和動力。盡管傳統的工藝被證明是有益的,但行業正在窺視越界的機會,尋求與其他設計和非設計領域的合作。新的方法正在興起,建筑師與服務設計師甚至心理學家之間的合作,旨在創造更加以人為本的空間。一種新的交叉點引起了從業者的關注,尤其是最近在米蘭家具展中的一次裝置展示。

神經建筑學對傳統實踐產生了積極影響,傳統實踐通常關注美學、功能性和法規合規性,而神經建筑學則專注于設計考量中的健康與福祉。本質上,這種混合追求認識到人類大腦與其所居住環境密切相關。桑切斯解釋道:“我們的身體和大腦不斷地進行交流,外部刺激與感官器官之間的互動被轉化為電信號,身體將感覺信息發送至大腦。”這一新興學科將神經科學與空間設計聯系起來,挑戰了建筑對人類情感、思維和行為影響的認知。

"傳統上,空間設計基于藝術概念,隨后觀察其對人類感知和行為的影響。神經建筑學顛覆了這一做法,首先理解大腦如何處理建筑環境,利用這些知識有意識地打造基于實證數據支持的設計。" 桑切斯強調道。盡管建筑訓練可能灌輸了特定的理論視角,神經建筑學考慮到不同個體主觀體驗空間的方式,避免了偏見。利用神經科學豐富了設計直覺,而不是削弱它。有了這種新的理解,將人本主義設計置于優先位置成為建筑師不可忽視的道德責任。

在2024年的米蘭家具展上,Lombardini22與神經科學家合作設計了展覽布局。通過理解基于網格的樓層平面圖對訪客疲勞和迷失感的影響,團隊提出了一個基于證據的布局方案,通過應用人類導航、空間記憶形成和環境認知的研究,促進自然移動。設計旨在協調空間和時間體驗,塑造訪客的旅程。通過迭代的虛擬現實實驗來指導設計過程,而在實施后的現場數據收集顯示,基于神經科學的布局增強了訪客的定位和記憶能力,減少了認知負擔。

2019年初,Lombardini22與一支神經科學團隊合作,啟動了一項研究項目,探索建筑空間對人類情感狀態和社會認知的影響。研究發現,開放和寬敞的空間有助于放松和產生積極情緒,而狹小或封閉的環境可能引發生理性的壓力和消極情緒。這表明設計旨在培育同理心、專注力和積極社交互動的空間具有深遠的意義,為神經建筑學提供了有力的論據。

Longoni指出神經科學在建筑中的廣泛應用,從設計用于加速患者恢復的醫院到提升認知表現的辦公空間。神經建筑學在容易受到影響的人群居住的空間中特別有前景,比如監獄,設計選擇可以顯著影響康復效果和再犯率。例如,一所意大利監獄的翻新項目讓建筑師與心理學家合作,分析囚犯和工作人員的現象學體驗。通過分離引發特定情感和行為反應的空間特征,設計團隊能夠集中策略,創造支持康復和個人成長的環境。“整合神經科學不僅僅是一種工具,它是一種范式轉變,將人類的體驗和福祉置于設計過程的核心位置。” 桑切斯分享道。

將神經科學成功整合到建筑實踐中,依賴于建筑師和科學家之間有效的合作。然而,這種跨學科交流并非沒有挑戰。兩個領域的不同方法論、時間表和溝通風格可能會在知識傳遞上造成障礙。桑切斯發現:“科學發現轉化為設計實踐的一個限制是普遍化問題:即在其他環境中重現實驗條件的可能性,以及保證效果與先前研究相同”。

科學過程嚴謹而系統,依賴于廣泛的實驗、數據收集和同行評審來驗證發現。而建筑設計則常常沿著更直觀和創造性的軌跡前進,受概念愿景和美學感知的影響。知識交換的障礙也被認為是重要的挑戰。傳統的學術文化中,研究發現通常是公開分享的,而私營部門則通常競爭激烈,保護專有知識。神經科學家和建筑師之間的合作需要一個對兩個學科都有益的合作環境。

此外,結構化科學研究和實驗所需的時間與建筑師和客戶熟悉的設計過程的典型節奏之間的不匹配也是一個問題。然而,對設計選項進行初步測試的時間投資可能會在項目實施后為業主帶來成本節省。調和這些不同的方法需要開放的心態、耐心和愿意接納雙方新視角的意愿。

神經建筑學為通過基于實證數據和對人類認知與行為的深刻理解來根植建筑設計提供了巨大的機遇,從而徹底革新建筑設計。這種跨學科的方法使建筑師能夠積極地根據建筑組成部分對人的影響來設計空間,實現更加有意識、基于證據的設計。知情的設計決策優先考慮人類的福祉,從而積極影響感知、情感狀態和行為。

神經科學與建筑之間日益增強的聯系反映了更廣泛的社會趨勢——朝向基于證據的決策前進。這種對話增強了建筑作為一個嚴謹而創新的領域,在優先考慮人類福祉方面的地位。要充分釋放其潛力,建筑師需要促進跨學科間的知識共享和合作。通過整合來自神經科學、心理學、人類學、社會學和行為科學的見解,建筑革新其方法,將人類體驗作為主要設計目標,創造支持人類生活復雜性的建成環境。

精選文章:

3米花露水、10米死侍…外灘“巨物營銷”甲方搶著要~

設計在品牌塑造中的重要性

“廣島呼吁”和平海報2024公布:遺品的訴說

王澍也加入到中式酒店的熱潮之中?

紙上躍動!充滿活力的立體書讓藝術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