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 Quinn的大型植物雕塑采用青銅、鉻和硅膠材質,展現了細膩的精確度。倫敦皇家植物園的《光入生命》(Light into Life)展覽延續了藝術家對自然與人造、生命與非生命、性別與時間流逝界限的探索。

Quinn常常利用鏡面效果將人類在自然中真實地反射出來,同時模糊作品與其環境之間的界限。在其他作品中,他則強調了青銅的分量、歷史和規模。例如,《欲望之持(自由的維度)》和《燃燒的欲望》利用花卉與人類生物學和解剖學的隱喻,作品標題強調了情感上的對應,如精心修剪的盆栽的微妙張力或紅色感性的蘭花花瓣的柔軟。

蘭花、盆栽和熱帶花卉為Quinn的杰出雕塑提供了起點,這些雕塑強調了持久性,而這些花卉本身依賴于季節更替、天氣變化和訪花授粉者等變動因素。他通過將花朵和葉子的形象以宏大的尺度鑄造于金屬中,將花朵的盛美定格,或將整個花束浸入硅膠油中,以無限期地維持其生機,從而直面花卉的短暫性。

“欲望所致(自由的維度)”(2017-2018)。照片由 Ines Stuart-Davidson 拍攝

“光進入生命(光合作用形式)” (2023)

《燃燒的欲望》(2011)

《永恒之春(文化進化)》

《光進入生命(氧氣的釋放)》(2023年)

《人性》(2024)

“黑洞視界(Sabal)”(2024年)。照片由 Ines Stuart-Davidson 拍攝

“我們的植物自我,喜馬拉雅美洲五葉木”

精選文章:

2024年巴黎奧運會指南:從賽事設計到城市周邊的展覽

煥然一新!貝聿銘設計的埃弗森藝術博物館迎來現代化改造

僅1.5毫米高的花瓶,像是從水中綻放!

奧運會有這種設計比賽項目?隔壁工位老王都能奪金

大作洗眼 | 2024廣島呼吁海報、大阪世博會卡塔爾館…令人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