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現兩個話題挺有意思。

一個是LV被指蹭全紅嬋翻車了,一個是宜家蹭孫穎莎被夸爆了。

先說LV出了一款小烏龜掛件,被網友吐槽又丑又貴,還沒全紅嬋的好玩,建議去義烏批發。

圖源:LV官網

目前官網展示有兩小只——經典棕色棋盤格、藍色款,還有網友曬出紫色款,據說是裝耳機用的。

圖源:@芒果媽媽

長得夠不夠龜不確定,但定價夠貴是真的,官網標價7400元一件,全妹妹看了直搖頭。

圖源:LV官微

為啥此龜一出沒,全網都說LV湊過來蹭嬋妹熱度?

這就要講講全紅嬋還有一個炸裂的稱號“AAA彩色烏龜批發紅姐”,說的就是全紅嬋對烏龜愛不釋手。

背包被拍到掛著烏龜掛件,一次在直播間做客做游戲,還畫只烏龜。

圖源:離笙判官?

此外,全紅嬋被曝在直播間下單烏龜玩具盲盒,還是會發光的烏龜。

據說全紅嬋回國第一件事,連金牌都沒曬,倒是曬起烏龜大軍,義烏都樂開了花:來活了!

圖源:@湖北日報

前腳全紅嬋烏龜剛火,LV又推出烏龜掛件,這很難評。

你說沒蹭吧,全紅嬋的烏龜剛火,LV的耳機包又橫空出世,時間太巧合。

你說它蹭吧,也確實聯名NIGO推過斜挎包,上面繪制的龜,與新品相似。

圖源:潮庫

全紅嬋會不會買不知道,但LV這一波可以說已經被貼上蹭熱度標簽。

于是大家已經將忍不住腦補一出策劃惡作劇。

LV:全妹喜歡小烏龜啊!趕緊蹭一波熱度

網友:出都出了,趕緊送嬋妹打個廣告。?

網友:這烏龜鑲金嗎?夜里還不會發光,嬋妹不喜歡。?

全妹:我買一地也花不了這些錢?

網友:壓力給到義烏,小菜一碟!

一個是高奢LV,一個是奧運冠軍,這讓我想到另一個蹭國乒運動員熱度出圈的例子,宜家蹭莎莎。

如果說全紅嬋帶火了丑拖鞋丑烏龜,那孫穎莎帶火了宜家玩偶。

莎莎不久前參加小紅書直播,網友放大鏡發現其手上抱著的玩偶,疑似宜家的網紅玩偶鯊魚布羅艾。

在流出的直播視頻看到,莎莎抱著鯊鯊,時不時rua兩下......這解壓的畫面,把好rua的功能展現得淋漓盡致,網友看完被種草了。

就當我還在想宜家你糊涂啊,不宣傳這個。

宜家早就坐不住,連夜推出宣傳海報,文案也會帶貨,莎莎同款(鯊鯊)。

圖源:小紅書宜家

宜家還在線下整活兒,將鯊鯊玩偶高高掛,給它插了個球拍,被網友夸起會蹭熱度。

圖源:小紅書網友

誰懂這一幕含金量啊。

鯊鯊名加乒乓球拍,巧妙跟打乒乓的莎莎聯動了,只能說宜家太會了,通過創意的陳列,將“鯊鯊=莎莎同款”具象化。

鯊鯊粉走過路過,不得把鯊鯊和乒乓球拍高低整一套。這不,已經有網友擔心鯊鯊要斷貨了。

圖源:小紅書網友

同樣是蹭奧運選手的熱度,為什么LV被嘲諷,而宜家卻贏麻了。

首先是性價比問題。

丑美是一件很主觀很難評的事情,烏龜又有什么錯呢。

雖說奢侈品從來不坑窮人,有錢人肯定會買,可是看到7400元一只,還是會被驚呆。

LV眼中的烏龜配件,是可隨身收納耳機,輕松為各式包袋注入盎然意趣。

圖源:LV官微

網友眼中的烏龜配件,第一眼有點像兩元店里的鑰匙扣,再加上基本功能價值不大,有點華而不實。

而且不是LV的烏龜買不起,而是某寶和義務小商品龜龜更有性價比,說不定九塊九十個還包郵。

再看宜家鯊鯊,極具網感的長相演活打工人精神狀態,加上擁有與莎莎名字諧音的外號,自帶傳播力。

且宜家蹭熱度處理得恰到好處,沒有貿貿然打上“孫穎莎”名字,而是巧用代稱,設計鯊鯊抱住乒乓球拍的造型。

這就是宜家的高明之處,賦予鯊鯊“擁有莎莎同款”的附加價值。

圖源:小紅書 宜家

當然更重要的是,宜家將鯊鯊定價30多元,這個價格,讓大家實現人均鯊鯊,真不是什么難事。

對比買不起的龜龜,鯊鯊真正滿足大家rua不到莎莎臉,那就狠狠rua同款的消費需求。

其次,LV和宜家的“品牌刻板印象”不一。

LV有自己的周邊刻板印象,過去出了一些既貴又無用“美麗廢物”。

比如8200元農民伯伯插秧用的草帽,2萬一雙的假肢靴.....整出了邊角料清倉的感覺。

圖源:LV官微

又比如這次奧運會,LV給奧運會贊助1.5億歐元,從頒獎禮服到獎牌都是LV設計的。

但LV卻曝獎牌不到兩周表面脫皮褪,被吐槽吹上天的尚美巴黎設計,怎么一曝光就成了地下的文物。

這就會給大眾傳遞一個信息,作為全球最大奢侈品巨頭,產品質量也不過如此。

受眾對某個品牌形成固定概況的看法,就會形成難以改變的刻板印象。

在消費者心智中,LV總是以割韭菜形象出現在大眾面前,這種刻板印象不是蹭個熱度就能消除的。

反觀宜家的“刻板印象”,就是擅長打造自帶喜感、丑萌、神金的玩偶,造一個火一個的程度。

除了這次出圈的喪萌鯊鯊,還有把廣東人干沉默的肉丸拖鞋,魔性的毛猩猩,一個比一個丑萌。

圖源:槽值/創意廣告

宜家還會來事,善于將玩偶與宜家場景融合,通過趣味陳列上演瘋狂動物城系列,演繹成年人精神狀態,為消費者提供安撫的情緒價值。

最后,奢侈品“蹭熱度”尷尬,宜家“蹭熱度”深入人心。

奢侈品是高冷的,營銷社會地位和身份象征,不屑于蹭熱度。

這就能理解網友看見LV出了個烏龜掛件,戲稱它蹭全紅嬋的熱度,本質是表達“連LV也來蹭全紅嬋熱度”,割裂感太強了。

所以一個奢侈品,如果一味地去蹭熱度,看似收獲話題熱度,但可能也會被嘲降低品牌檔次。

宜家之所以沒被嘲諷,反被夸蹭到了,很大程度上還是其蹭熱度人設,過于深入人心。

蹭熱度最關鍵的點,無非是這兩點:

一是洞察契合度,二是把握營銷尺度。

巴黎世家6000多的毛巾裙被嘲,宜家搬出白菜價平替回擊:不是巴黎世家買不起,而是宜家更有性價比。

圖源:@橘子娛樂

歐洲杯C羅挪開可樂帶火可樂梗,宜家發了條“軟木塞玻璃瓶”推文,配文是:“克里斯蒂亞諾,可重復使用的瓶子,僅供喝水使用”。

圖源:?米蘭中國華龍旅游公司?

這就是宜家,每一次蹭熱度都很絲滑,把大眾看笑了,還帶貨自家產品。

當“會蹭熱度=宜家”這層認知越來越牢固,宜家每次蹭熱度,也就順理成章地被更多熱圍觀。

雖然LV未必有蹭熱度的初衷的,但是對比宜家蹭熱度方式之后,我們不難發現。

品牌并非萬物皆可蹭,還是要回歸產品,結合熱點和品牌契合度,把握營銷尺度再出手。

這樣的蹭熱度方式,才能娛樂大眾,帶貨也不遠了。

作者:楊陽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頂尖廣告

精選文章:

《逆行人生》背后,能幫外賣騎手走出“空間困境”的,到底是什么?

贊成還是反對?設計專家對巴黎2024奧運會品牌的評價

時尚:2024 年秋冬系列的標志性造型和趨勢

未來主義建筑典范:令人眼花繚亂的結構勾勒出未來景象

看到卻吃不到,這是在挑戰水果渲染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