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這一周,應該沒有人沒聽過《黑神話:悟空》吧?
8月20日,國產游戲大作《黑神話:悟空》終于在萬眾期待中閃亮登場,無論你是否玩游戲,它這些天來在各大社交平臺居高不下的熱度也讓你見識到了這個黑嗎嘍的厲害。
作為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全球知名游戲媒體,IGN總部給出了8分的評價。
一般在這個時候,關心我們的老師和家長會問:“那兩分扣在哪里呢?”
在讀完評測全文后,我們發現了原因。
1. 體驗中遇見的硬性bug;
2. 游戲劇情較為依賴對《西游記》劇情的熟悉度,可能對國際玩家構成一定門檻。
而這恰恰展示了《黑神話:悟空》這次破圈最大的助力與意義所在:文化。
游戲,被稱為“第九藝術”。做設計的,難免和各類“藝術”打交道,而這次,這個游戲“文化 +”的創作思維,或許能給我們意料之外的啟示。
今天就從設計師的角度,一起來看看這只嗎嘍的飛升秘籍。
不知道大家是什么習慣,反正初見任何一個設計,我總會先關注到文字的部分,可讀性、字體、大小、排版、特效……
設計往往成于文字也敗于文字。
在《黑神話·悟空》中,書法元素成為了游戲視覺設計一大亮點。
《黑神話:悟空》的LOGO的誕生
書法作為我國對現代設計影響深遠的傳統藝術,其獨特的韻律與意境在《黑神話·悟空》此類中國古代文化背景的作品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
不僅是LOGO設計,更在游戲內的各個角落用書法藝術的筆觸,為整個游戲世界增添濃厚的文化底蘊。
什么?你說你對字不字體的感受不深?
在四年前游戲科學發布的實機演示中,【觀音禪院】四個字長右邊這樣。對比左邊我們今天在游戲里看到的,你或許能夠理解什么叫做對3A大作的期待。
愛好書法的牛掰網友還使出了火眼金睛,溯源集字成文,甚至把每個字和哪個名家的哪本帖的哪個字一一對應了起來。
“虎先鋒”是顏真卿的“虎”、“先”和歐陽詢的“鋒”;“毒敵大王”是歐陽通的“毒”和歐陽詢的“敵”、“大”、“王”;“靡道人”是歐陽詢的“靡”、“道”、“人”……
這下別說洋人了……這文化濃度高低我也得再練練。
幸好大作有文化,有的AI已經默默儲存好了唐宋元明清310萬句詩詞,并且看懂了5.4億張圖片內容隨時能夠抓來匹配——
大作-圖意搜索
趕緊來試試~
山西文旅,你不宣傳這個你糊涂啊!哦,你已經宣傳了?
……
《黑神話:悟空》在國內有36個取景地,其中27個來自山西。這些取景地絕大部分都是主創人員實景掃描而來,使得游戲中的場景與山西的實際景觀高度相似。
這是山西五臺山佛光寺東大殿門口的經幢。
佛光寺大殿是唐代木構建筑遺存的最重要代表之一,被梁思成稱為“中國第一國寶”。正是它打破了日本學者的斷言:在中國大地上沒有唐朝及其以前的木結構建筑。
當林徽因找到佛光寺的瞬間和天命人追尋齊天大圣的場景并置在一起,我們不難從中體會到它們之間存在著微妙的聯系與共鳴——一種對傳統文化的挖掘與傳承。
大譜-擴展思路-知識擴展
【大譜】在 擴展思路 的靈感圖譜的每個分類節點旁白,新增了 知識擴展 按鈕。
進入選中節點的知識擴展界面,智能整理全網實時設計知識,以問答的形式為設計師呈現邏輯清晰的文字答案。
在每次問答后更能生成相關追問選項,引導設計探索、提供文案參考,一鍵高效擴展靈感方向。
?“既見未來,為何不拜”
游戲中另一處出現的繁復精美的雕塑藝術,是“懸塑”。
在隰縣,小西天寺院依山疊造,彩畫綺麗絢爛。墻壁上,一幅幅立體的彩繪建筑與栩栩如生的塑像交相輝映,它們錯落有致地鋪展開來,層層疊疊間展現出一種難以言喻的精巧與絕倫。
大譜-擴展思路-知識擴展
懸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恒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峭壁間。
那些在明面上碗口粗的立柱只是裝飾,并不能起到承重的作用。僅靠27根插入巖壁的橫梁,在恒山絕壁的百米懸崖之上撐起這座“天空之城”。
大譜-擴展思路-知識擴展
還有五臺山南禪寺、晉城青蓮寺、陵川西溪二仙廟、澤州玉皇廟……
《黑神話·悟空》在它編織的幻境中,賦予了靜默千年的佛像、壁畫與梁柱以生命的氣息。它們在光影交錯的舞臺上輕輕呼吸,將古老的故事以現代科技的手法娓娓道來,讓每一位玩家都能身臨其境,感受那份跨越時代的震撼與美麗。
曾經通過《刺客信條》認識巴黎,通過《GTA》了解洛杉磯……現在,全世界有機會通過《黑神話:悟空》了解中國、了解山西了。
當《黑神話:悟空》的宣發小編一定很爽。有《西游記》作靈感庫,做平面物料的時候至少文案一點也不用抓耳撓腮。
當《紅樓夢》的好了歌遇上真“佛系”世代輪回的宿命感,當非遺陜北說書加持這具有神話色彩的暗黑哲學……
《黑神話·悟空》通過ARPG游戲這一現代媒介,在讓傳統文化以新的形式得到傳承和發揚的同時,借著這些底蘊的光彩散發著自己熠熠的光輝。
三根琴弦,一張繡口,說盡千古往事。
對具有文化情懷的國人而言,作品精神內核與傳統文化的碰撞會點燃血脈里的熱情,設計中的文字風格與信息決定著視覺設計的最終質感。
不只是作品在推廣文化,更多是文化在反哺作品。在文化內涵以極其自然的方式走向大眾的同時,作品也會借著文化的力量而具有更豐富的人文精神和想象空間。
在設計行業,傳統文化也已成為趨勢,借傳統文化賦予創意更深刻的內涵,同時傳遞中華文化的生命力,可謂雙贏。近些年屢試不爽的“國潮風”、“非遺風”就是最好的證明。
任何一個作品,當它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其意義已經超越了喧囂的紛爭本身。
8.20發售日后,《黑神話·悟空》全網聲量最高點為定價與文化意義
有意思的是,在給出八分的評分之后,在當地時間21日,IGN 全球站發表了一篇名為《了解這些傳說,更享受〈黑神話:悟空〉》的長文,向海外玩家科普《黑神話:悟空》背后的文學支撐 —— 《西游記》。
這樣的結果正呼應了引起網友共鳴的觀點:《黑神話:悟空》作為深深植根于中國傳統文化的作品,無需刻意追求全球視野下的多樣性,它所呈現的正是對本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自豪。
這回文化輸出真是拉滿了。
助力設計師創意“文化+”
→?大作-大譜-大設?←
包攬你的所有設計搜索需求
更有AI智能創作等你體驗
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