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設計公司Studio Part開發了一種可拆卸的金屬模具,旨在引導柳樹成長為自支撐的長椅。

名為“Tenir”的設計旨在引導柳樹枝條交織在一起,形成彎曲的形狀,最終成為一個舒適的座椅。

最初,在模板頂部添加一個金屬覆蓋物,以便從第一天起就可以使用功能性長椅,同時保護柳樹在早期生長階段,防止不必要的側枝生長。

經過三到四年后,柳樹的枝條應該已經完全交織在一起,并且足夠強壯,可以形成一個自支撐的座椅。

一旦柳樹轉變為堅固的長椅形狀,模具和螺栓基礎可以被拆除,留下的根部不受損害,人工結構的痕跡也將消失。

“Tenir”是對Bokrijk開放博物館每年舉辦的BKRK競賽的回應。2023年的比賽主題是編織。

Studio Part的創始人Julie Van Mulders和Lennart Van Uffelen在他們的參賽作品中,專注于活柳編織工藝,這種工藝通常用于創建如穹頂、隧道或涼亭等戶外結構。

這對設計師被這種傳統工藝吸引,因為它在戶外公共建筑中的潛在應用,以及它“展示了人類與自然的交織”。Van Mulders在接受采訪時說道。

她解釋說:“這種技術有潛力真正制造出一個完全綠色、無固化甚至負碳的物體。”

“我們希望利用這種工藝制作長椅,因為公眾的使用和存在將有助于傳播使用活材料的理念和美感。”

模具由不銹鋼制成,配有橡膠嵌條以保護植物在生長過程中。設計師表示,這些材料是為了其耐久性和可重復使用性而選擇的。

Van Mulders指出:“不銹鋼最初的生態影響較高,但隨著模具的循環使用以及種植樹木的數量增加,這種影響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被抵消。”

安裝模具時,結構的第一部分固定在螺栓基礎上,種植的柳樹則通過水平框架上的孔洞進行編織。

最后,模具的第二部分被安裝上,并在頂部添加了臨時座椅覆蓋物,上面包含展示長椅內部編織圖案的符號,以及一段向路人介紹項目目的和價值的詩意文本。

根據Studio Part的說法,整個模具安裝過程大約需要兩個人半天時間,并且可以由受過該技術培訓的專業園藝承包商輕松完成。

柳樹只需在第一年進行定期澆水和修剪,其他干預較少。

這些模具可以重復使用多次,Studio Part建議在90年的使用周期內,每個模具可以制作30個柳樹長椅,使用總計1170棵幼柳樹。

“Tenir”的初始原型版本于2024年3月在Bokrijk種植。

精選文章:

奔馳土耳其新總部,注重協作與社交的高效工作場所

新擬態與擬物化主義:設計趨勢與可用性

從大自然中汲取靈感,當建筑變成斑點

如何通過概念藝術攝影進行有目的地創作?

包豪斯運動的建筑細節:重溫玻璃角和鋼管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