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仍然需要證據來證明新加坡正在悄然轉變為區域設計和創意的引擎,新加坡設計周2024(9月26日至10月6日)無疑是最好的證明。

今年的主題是“設計的人”,通過這一主題,活動組織者新加坡設計委員會(DesignSingapore Council)展示了“那些通過設計塑造社會并提升我們生活體驗的日常愿景者”。

這一任務既廣泛又雄心勃勃,但即使是簡單瀏覽一下活動計劃,也能看出設計師、策展人和藝術家在節日的三大支柱上有充足的空間進行探索:設計未來(探索設計的未來及其塑造未來的方式)、設計市場(通過東南亞視角觀察生活方式趨勢)和設計影響(為更美好的世界提供創新解決方案)。

正如Het Nieuwe Instituut的藝術總監Aric Chen,在本周重要活動——設計未來論壇(Design Futures Forum)上的發言所述:“新加坡擁有蓬勃發展的設計氛圍以及全球最具前瞻性的政府政策,尤其是在再生實踐方面。這使得新加坡設計周成為一個絕佳的平臺,將這些元素匯聚一堂。”

涌現@FIND

Emerge 展示了東南亞當代設計,作為衛星活動 FIND – Design Fair Asia 的一部分。策展人 Suzy Annetta 聚焦于來自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的 50 位新興和成熟設計師的作品,這些作品將在在線藝術畫廊 The Artling 上展出和銷售。她觀察到,亞洲設計師們正在“思考世界的現狀,探討他們如何通過多種創造性方式進行評論、反思、貢獻并帶來改變。我的看法是,身份、文化和環境是他們最關注的。”

此次展覽的亮點包括泰國設計師 Saran Yen Panya,他的“Vanity Collection”鏡子系列在社交媒體影響者的時代解剖身份;以及印度尼西亞集體 Threadapeutic 的“Peek a Window”系列,這些由蕾絲和錦緞制成的房間隔斷探討了什么樣的設計值得我們關注。

未來影響 2:返校展示

剛剛在米蘭設計周 2024 展出過的 Future Impact 2 在本土的首秀備受期待,尤其是它探索了創新設計解決方案來應對社會問題。例如,Gabriel Tan 的“Good Gourd – Hybrid Basketry”展出了色彩斑斕的臺燈,這些臺燈圍繞著 3D 打印的樹脂外殼手工編織,展示了如何在減少人工勞動的同時保留傳統工藝。

David Lee 采取了類似的方法,他的激光切割“Monolith”椅子和桌子不僅關注環境問題,還探討了資源密集型制造實踐的可持續性。

濱海設計區

新加坡的三個區域——Bras Basah/Bugis、Orchard 和 Marina Bay——將特別展出反映各自特色的設計委托和展覽。在 Marina Design District,策展人兼設計師 Nathan Yong 的展覽“Neu Folk: Bridging Tradition and Future in Design”將探討新加坡設計的未來,著眼于社區的集體精神。

一眾頂級家具、室內和設計品牌,包括 Hansgrohe 和 Toyo,將聚集于 Marina Bay Sands,參加亞洲最大設計貿易展的第三屆活動。

Studio Karyn Lim 的 So Plast!c

工業設計師 Karyn Lim 針對一次性塑料的普遍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案:她將塑料袋轉化為塑料紗線,再用這些紗線編織成骨架狀的掛籃。同時,她將瓶蓋和食品飲料包裝轉化為環保聚合物板,制成既美觀又低矮的桌子。

精選文章:

80000元一晚的LV酒店,竟是個“硬皮箱”?奢侈品牌把“建筑廣告牌”玩明白了

這是個設計高手,讓一棵樹直接長成了一把長凳

奔馳土耳其新總部,注重協作與社交的高效工作場所

新擬態與擬物化主義:設計趨勢與可用性

從大自然中汲取靈感,當建筑變成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