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還在糾結吃麥門還是肯門的時候,殊不知洞門已經來分聯名蛋糕了。
我居然在有生之年,看到麥當勞和洞洞鞋頂流Crocs串門合體!
最有味的聯名公式來了:麥門+洞門=全妹門。
圖源:Crocs官方視頻號截圖
開心出洞,雙廚狂喜,全妹狂歡。
本以為麥當勞和Crocs聯名出洞洞鞋,就已經夠炸裂了。
圖源:小紅書網友
沒想到最近雙方還推出10款洞洞鞋鑰匙扣,說什么也要拿下小小的一只,建議不愛做選擇的成年人,一次把整套帶回。(據說8月28日-10月1日期間,購買任意一款開心樂園套餐即可獲得1只)
圖源:麥當勞
既有洞洞鞋還有同款洞洞鞋鑰匙扣、背帶,麥當勞還是太全面了。
圖源:小紅書網友JxK^kkkt
多有排面的洞洞鞋世家,一看就是大戶人家。
圖源:小紅書網友淼淼
別問這mini洞洞鞋,到底是誰家小可愛在穿啊,為什么出10款?
圖源:小紅書網友雙層鱈魚堡
問就是為10根手指頭而來,每一個手指頭安排一個單間,不帶重復的(唯一的缺點是缺左腳)
圖源:小紅書網友-麥麥的小粉
誰看了不想高低整一套,麥當勞你又贏了。
這樣的神仙聯名,雙門人看了能不迷糊嗎?
麥門是我的吃飽喝足之神,我說的。
洞門是我的松弛舒適之神,全妹說的。
大家看全妹參加女子雙人十米跳臺比賽時,就被大黃洞洞鞋吸引了。
圖源:宇博gogoboi
一扒發現這來自Crocs與麥當勞的聯名款大鳥姐姐洞洞鞋,官方售價639元。
圖源:蝦說sport
果然廣東人廣東魂,場上表演水花消失術,場下穿著要極度舒適。
沒想到你一句我一句,想要全紅嬋同款,麥當勞和Crocs有求必應。
只能說,活該你們是懂聽勸的。
聯名款鞋子和鑰匙扣一官宣,麥當勞忙著召喚全國雙門人。
有的網友搶瘋了,曬起了收集進度。
還有的網友顧不上搶了,忙著喊話全紅嬋。
上一次出現這隔空喊話盛況,還是LV被爆出烏龜鑰匙扣的時候。
畢竟全網都知道,全妹不僅愛龜如命,還愛洞洞鞋如命。
不得不說麥當勞這一次出玩具,又被它蹭到了裝到了。
雖然全紅嬋會帶貨,但麥當勞和Crocs不能辜負全妹翻牌,得主動營銷起來。
請麥當勞小姐姐穿制服上演買家秀,把迷你洞洞鞋串往身上一掛,麥當勞是懂場景營銷的。
圖源:小紅書網友
Crocs官方推出的穿搭視頻,同樣很酷。
從開心樂園餐盒橫空出世的洞洞鞋,耍得了舞,掛得上包包,休閑正式場合無縫“鞋”接,妥妥炸街神器。
圖源:Crocs官方視頻號動圖
另一支微距視角的創意視頻拍得很妙。
以“消失的洞洞鞋”為噱頭,展現三小只迷你小人,尋找和搬運丟失的洞洞鞋,將其歸隊。
圖源:Crocs官方視頻動圖
麥當勞通過放大迷你洞洞鞋,突出洞洞鞋鑰匙扣好拿捏、整整齊齊才可愛的萌點,你成功激發我的收集欲。
更是玩起了巨物營銷,把洞洞鞋放大成XL版,打造開心洞洞屋快閃,還有情懷版奶昔大哥、大鳥姐姐人偶整活兒。
圖源:Michelle 莉
不得不說麥當勞又贏麻了,提供了情緒價值、UGC社交貨幣價值,立住了玩具周邊人設。
提供全紅嬋松弛感的情緒價值。
當下消費者消費,對于產品的關注,開始從功能價值轉向情緒價值。
根據“DT商業觀察”發布的《2023青年消費調研》,將近50%年輕人愿意購買能給自己提供情緒價值的商品或服務。
這意味著面對產品的高度同質化,品牌未來營銷搶奪年輕人,比的不再是純純的產品功能,還有附帶的情緒價值。
麥當勞這一大串洞洞鞋鑰匙,也有自己的情緒價值,那就是來自全紅嬋野生代言的松弛感。
都知道今年巴黎奧運會,全紅嬋把廣東人松弛感帶進奧運會,把各種拖鞋和洞洞鞋穿出戰靴的感覺。
圖源:頂流顏究社
無論是參賽還是表彰大會,全紅嬋靠一雙洞洞鞋打天下。不知不覺,全紅嬋已經成為洞洞鞋野生代言人。
這感覺就像被稱為“茅臺小王子”的王嘉爾,無論是海邊度假還是睡前助眠,都要來點茅臺,把“茅臺野生代言人”進行到底。
圖源:Jacksonwang_jacky
在奧運消費余溫階段,麥當勞順應大眾情緒,推出洞洞鞋鑰匙扣,毫無疑問為大家提供“打卡全紅嬋同款松弛感”的情緒價值。
提供了好玩好搭的社交貨幣。
一個合格的夢中情玩具,不能只靠賣萌,還要能賣弄。
換言之,玩具的造型設計要自帶話題度,為年輕人提供二創空間,才能讓大家玩起來,用行業話來說就是UGC。
麥當勞鑰匙扣就被網友開發出隱藏玩法:
整成鞋花焊在洞洞鞋鞋面上,制造大、小洞洞鞋同框反差感。
小紅書網友:香蕉吥吶吶
或是提著廣東包租婆包租公同款,一看就是有“幾棟樓的鑰匙”的人,廣味十足。
圖源:小紅書網友
將洞洞鞋套貓貓狗狗jiojio上,將迷你拖鞋的“小”具象化。
圖源:小紅書網友
給小指頭穿衣,在指尖上跳出“邁克爾杰克遜”魔性舞蹈,展現創意美甲。
圖源:小紅書網友
多虧洞洞鞋鑰匙扣可愛到沒邊了,讓網友玩到沒邊了。
網友下場整活兒,在一定程度上也賦予麥當勞洞洞鞋玩具社交屬性、人格化元素,進而將其打造成社交貨幣。
這不僅增加玩具的談資,也激發受眾參與興趣,給麥當勞鑰匙扣玩具熱度推波助瀾。
立住多年的玩具周邊人設。
麥當勞就像被餐飲耽誤的玩具廠商,很早就推出隨餐附贈玩具的營銷策略。
自1976年在美國首次推出“開心樂園”套餐后,麥當勞總能抓住大家集齊all in的消費心理,同時發揮多元化產品優勢推出有趣玩具,將湊玩具變成一種麥門使命。
在做周邊這件事上,你可以永遠相信麥門對于“舊元素新組合”的拿捏。
在鐵打的薯條、漢堡元素中,加入流水的發光、縮小的變化。
比如,把俄羅斯方塊游戲機,做成麥樂雞塊的樣子。
圖源:狗溜的小杜
推出薯條/雞塊形狀對講機,300米內進行通訊聯絡,解鎖大家對于搭子文化的需求。
圖源:自在角落
要么打造麥當勞漢堡燈、薯條燈、甜筒燈,當做小夜燈、裝飾品布置房間。溫馨的暖黃色燈光,將房間氛圍感拉滿。
圖源:KENTI
網友逐漸發現,麥當勞的玩具或者周邊對于小孩子太幼稚,但是對于成年人而言剛剛好。
這也印證了尼爾·波茲曼《娛樂至死》里提到:成人幼稚化傾向,人們買東西不再只為實用和使用,有時候好玩就夠了。
毫不夸張的說,麥當勞出一個或一個爆一個,而這種良性反饋,已經沉淀為大家對于麥當勞玩具的口碑,激發消費者對于麥當勞下個爆款的期待。
作者 | 楊陽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頂尖廣告
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