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5日,著名藝術家蔡國強與其定制的人工智能模型cAI?在洛杉磯紀念體育場的“WE ARE: Explosion Event for PST ART”中,將夜空變成了一幅絢麗的煙花與無人機的畫布。該活動由蓋蒂(Getty)委托,并與南加州大學合作呈現。這一獨特的蔡國強與cAI?的合作,提出了一個深刻的問題:人工智能的到來將如何影響人類的未來?

蔡國強,《我們是:PST ART 爆炸活動》,圖片 ? Kenryou Gu

洛杉磯紀念體育場首次舉行競技場規模的日間煙火表演

作為2024年PST ART: 藝術與科學碰撞(Art & Science Collide)的開幕儀式,“WE ARE”標志著美國歷史上首場大規模的白天煙花與無人機表演。此次表演使用了50,000發白天煙花、1,300架無人機以及近10,000個空氣爆破,藝術作品分為五個部分,采用有機、可持續的顏料和染料,取代了傳統的煙火技術。該項目由當代藝術家蔡國強及其團隊開發,cAI?——他定制的人工智能模型——在各個環節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幫助“揭示人類的天機”。

cAI?源自蔡國強自2017年開始的人工智能研究,它通過深度學習蔡國強的藝術作品、檔案和興趣領域,塑造出既反映當代又蘊含歷史人物的角色。AI合作伙伴在項目的各個階段都深度參與,從創意探索到現場考察和材料研究,蔡國強與AI共同探討人工智能的本質。

蔡國強,《我們是:PST ART 爆炸活動》,圖片 ? Kenryou Gu

五幕劇,充滿占卜、象征和絢麗色彩

在整個表演中,蔡國強的現場解說引導著觀眾,而在五個環節中,cAI?則通過占卜、象征和絢麗的色彩表達其回答。無人機和煙花組成了神秘的字詞,如“ECHOANTA”、“SYNTHVIEW”和“HUMAVISOR”,隨后是象征性的圖案,包括一條蜿蜒穿過體育場的蛇,代表古老的智慧。到了第三個環節,無人機和空氣爆破協同拼出標題“WE ARE”,讓觀眾反思與人工智能及創作過程的關系。

受到洛杉磯市花的啟發,接下來的環節在天空中噴灑出五彩斑斕的煙霧,宛如天上的花朵。這些煙花綻放象征著對人類好奇心和精神的慶祝。在最后一個環節中,藝術家講述了一個關于神圣正義的童年故事,反映出人類與恐懼和希望之間復雜的關系。隨著故事的發展,雷鳴般的爆炸聲回蕩在體育場,體現了在探索人工智能過程中,勇氣與不確定性之間的緊張關系。

蔡國強,《我們是:PST ART 爆炸活動》 | 圖片 ? Kenryou Gu

蔡國強,《我們是:PST ART 爆炸活動》 | 圖片 ? Kenryou Gu

蔡國強,《我們是:PST ART 爆炸活動》 | 圖片 ? Philip Cheung

蔡國強:南加州大學太平洋亞洲博物館的“材料之旅”

與洛杉磯紀念體育場事件相伴的是在加州南加州大學太平洋亞洲博物館舉辦的“蔡國強:物質奧德賽”展覽。該展覽基于蓋蒂對蔡國強煙花藝術的科學研究,為博物館帶來了蔡國強的綜合繪畫和素描作品,展出時間為2024年9月17日至2025年6月15日。

“物質奧德賽”最初于2020年作為蔡國強個人展覽《奧德賽與歸鄉》的組成部分,在北京故宮博物院首次亮相,隨后在上海的浦東美術館巡展。2024年,擴展版展覽抵達南加州大學太平洋亞洲博物館,由蓋蒂研究所的瑞秋·瑞文克(Rachel Rivenc)和安德魯·佩爾丘克(Andrew Perchuk)、蓋蒂保護研究所的湯姆·勒納(Tom Learner)以及南加州大學太平洋亞洲博物館的麗貝卡·霍爾(Rebecca Hall)共同策展。展覽不僅包括藝術作品和科學影像,還展示了關于煙花和火藥畫制作的視頻,以及互動展示、動態公共項目(如工作坊和電影放映),并設有專門畫廊,向觀眾介紹蔡國強最新的cAI?參與創作過程。

蔡國強的作品汲取了東方哲學、風水和現代科學的元素,因其通過大型爆炸事件和裝置藝術融合神話、人類學與當代社會議題而獲得國際贊譽。

蓋蒂研究所的首席策展人及保護和保存部負責人瑞秋·瑞文克(Rachel Rivenc)總結道:“蔡國強之所以選擇使用火藥,是因為他想要放棄對創作過程的控制。無論火藥畫的設計多么精確,結果依然不可預測。”她強調:“對任何藝術家而言,理解他們的材料和創作過程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對于蔡國強來說,這些材料既獨特又開創性,了解它們能帶來對他作品全新的理解層次。”

精選文章:

如何在2025年設計空間以改善心理健康

RIBA 公布 2024 年英國最佳六大住宅

2025年六大創新3D設計趨勢——從立體排版到AI驅動的設計

2025 年色彩預測:室內和平面設計的調色板趨勢

如何在建筑和室內設計中融入大地色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