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感

2007年,蘋果公司憑借著對 iPhone 的集體渴望贏得了智能手機之戰。他們希望我們能夠沉浸在 iPhone 的屏幕中,探索另一邊等待我們的數字仙境。在隨后的幾年里,我們以狂熱的熱情建立了網絡前沿——設計了無數的數字產品和體驗。然而,最近,我們開始意識到,在光滑的數字極簡主義背后,似乎失去了一些東西。

觸覺是迄今為止我們最復雜的感官系統,它是處理周圍環境的核心部分。但過度強調數字體驗,導致了一種同質化的設計語言,平淡了我們與周圍世界互動的方式。

進入觸覺設計

觸覺設計是對物質性的回歸。這是一種新興的設計方法,優先考慮材料、紋理和重量等元素。它建立在既有的視覺和聽覺設計系統基礎上,旨在創造更具沉浸感、直觀性和多感官體驗的設計。

當我們過度優先考慮視覺體驗時,我們就與大腦急需的豐富物理感官信息割裂開來。德勤的《連接消費者調查》發現,44%的18至40歲消費者認為他們的設備使用可能會對他們與物理世界的聯系產生負面影響——研究表明,具有觸覺元素的產品可以“強化記憶并加深用戶體驗”。

這并非巧合,我們看到模擬體驗的崛起,從打字機到翻蓋手機,再到CD和黑膠唱片。與物理產品的互動——觸摸材料、聽鍵盤的點擊聲、感受重量——讓用戶能夠與物品建立獨特的關系和儀式感。觸覺一直是奢侈品的標志,從時尚到家具——喚起工藝感,并提醒我們設計中所投入的心血。無論是手工制作還是機械化生產,這種與物質的聯系都能提升物品的感知價值和情感共鳴——我們可以感受到這一點;最好的產品能夠激發我們所有的感官,我們的全身本能地與之相連。

一些品牌已經開始強調觸覺,以創造令人難忘的多感官體驗。在今年的倫敦設計節上,Dezeen和ASUS Zenbook組織了一場名為“可以觸摸的設計”的展覽,挑戰六個設計工作室探索形狀、顏色和紋理如何結合以激發感官。Gentle Monster正在開發一個名為Haus Dosan的“零售未來”概念,其中不同樓層創造了專門針對某種感官的體驗。而Google的Little Signals則創造了使用運動、聲音和微妙視覺提示的物理物品,幫助用戶在無需與屏幕互動的情況下,保持對提醒和任務的最新掌握。

設計與可訪問性的融合

除了美學和體驗的吸引力,觸覺設計還提升了我們與之互動的產品的可用性和可訪問性。消費者對汽車觸摸屏安全性的投訴促使起亞和大眾等汽車制造商重新引入按鈕和旋鈕來控制關鍵功能。歐洲新車評估計劃(Euro NCAP)計劃于2026年為尋求獲得五星安全評級的汽車引入新的物理按鈕標準。

汽車并非唯一重新引入按鈕的領域;蘋果也推出了操作按鈕和相機控制按鈕,以提供更便捷的常規操作方式。物理按鈕使用戶能夠依靠肌肉記憶,在觸摸屏可能分散注意力或在導航時不太實用的環境中,實現更快速、更直觀的交互,并為老年人和殘障人士提供了觸摸屏可能妨礙可訪問性的替代方案。

回歸觸覺互動

觸覺設計不僅僅是一個短暫的潮流,它指向了產品設計中的更大轉變,要求品牌在用戶接觸點上考慮多感官體驗。觸覺設計并非沒有挑戰,其中最主要的挑戰是推出有效的物理特性所需的時間和精力。然而,這些挑戰并不僅僅局限于開發觸覺特性;消費者已經對公司在數字功能發布中的過度承諾與未能兌現的情況感到厭倦。當品牌花時間設計物理和數字功能時,其好處可能遠遠超過缺點——包括提高可用性、增強消費者信任以及加深情感聯系,等等。

觸覺設計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急需的回歸,重新關注那些超越過去15年成為常態的平面視覺和聽覺體驗的互動。設計師有機會創造不僅功能優秀,而且通過與用戶建立更深層次的情感連接,能夠更持久的產品。

在一個被屏幕主導的世界里,消費者尋求那些利用物質性和物理互動的產品,幫助我們與技術建立更加有意義、可訪問且富有表現力的關系。在設計未來時,讓我們優先考慮那些能與我們的感官互動的體驗,確保我們的產品不僅被使用,還能在未來的歲月里被珍視和享受。

精選文章:

設計師惡搞特朗普,太有才了!

2025年3D圖標趨勢——從簡單的形狀到有趣的互動

2024 年東京設計藝術節的六大亮點

美容界or時尚界,當時尚與美麗在T臺上碰撞

活力與實用:城市公寓廚房中的色彩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