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4年步入尾聲,建筑界滿懷期待地展望2025年——這一年,全球范圍內將涌現眾多變革性的建筑項目。從亞洲的文化地標,如藤本壯介為2025年大阪世博會設計的“巨環”和MAD建筑事務所打造的海南科技館,到充滿活力的城市發展項目,無不彰顯了建筑界對創新、可持續發展和文化遺產保護的堅定承諾。

杭州歐美創新城 / Foster + Partners

由福斯特建筑事務所設計的歐美創新城,是位于杭州中央商務區的一個346,450平方米的綜合性開發項目。該項目包含兩座200米高的辦公塔樓、四座住宅樓以及一個中央公共廣場,集零售、信息技術孵化器及共享設施于一體。預計將于2025年9月竣工。

Fenix移民博物館 / MAD 建筑事務所

由MAD建筑事務所設計的FENIX移民博物館將于2025年在鹿特丹城市港口開放。該博物館將修復一座1932年的歷史悠久的倉庫,通過藝術、攝影和歷史來探索全球移民故事。建筑亮點包括象征著移民旅程的動感屋頂結構“龍卷風”,以及由捐贈行李箱構成的迷宮裝置和移民主題攝影展等。

Techo國際機場 / Foster + Partners

由福斯特建筑事務所設計的柬埔寨金邊Techo國際機場旨在重新定義該地區的航空景觀。航站樓的設計靈感源自當地傳統建筑,其特點包括翼型結構的登機廊橋、由結構樹支撐的36米高屋頂穹頂,以及對自然光和直觀客流體驗的重點關注。該機場強調可持續性,融合了綠植、節能系統和光伏農場,目標是成為全球最綠色的機場之一。

美國費城第30街車站總體規劃 / SOM

由SOM負責的費城威廉·H·格雷三世30街車站耗資5.5億美元的重建項目已正式動工,預計將于2025年完工。這一改造項目旨在將這座1933年建成的具有歷史意義的法式學院派風格車站進行現代化改造,同時打造一個充滿活力的以交通為中心的城市區域。關鍵改造內容包括改善步行空間、擴展零售區域、設立大都市休息室以及翻新美鐵的辦公區域,所有這些都旨在保留建筑的歷史遺產,同時為每年數百萬的旅客提供更好的連通性和可達性。

萊斯大學新藝術大樓 / Diller Scofidio + Renfro

由Diller Scofidio + Renfro設計的蘇珊與費耶茲·薩若菲姆大廳位于德克薩斯州休斯頓市的萊斯大學,預計將于2025年秋季完工。這座83,000平方英尺的藝術建筑被構想為校園的大門,將配備工作室、展覽空間和實驗室,采用靈活且可擴展的系統設計,以適應未來的發展。該建筑融入了覆蓋式的室外空間,以向休斯頓的藝術歷史致敬,同時促進創意與合作。

上海大歌劇院 / Sn?hetta

由Sn?hetta設計的上海大歌劇院預計將于2025年完工,將成為世博后灘地區的重要文化地標。大劇院以扇形屋頂為特色,象征著舞蹈與社區,其設計包括一條螺旋樓梯,將地面與屋頂廣場相連,從廣場可俯瞰壯麗的河景。大劇院擁有一個2000座的主劇場、兩個小型舞臺以及最先進的音響設備,將成為古典、實驗性和以社區為中心的表演藝術中心。

阿布扎比古根海姆博物館/ 弗蘭克·蓋里

弗蘭克·蓋里設計的阿布扎比古根海姆博物館自2006年首次宣布以來,現定于2025年開放。該博物館位于薩迪亞特島,占地面積320,000平方英尺,將成為最大的古根海姆分館,與讓·努維爾設計的阿布扎比盧浮宮等其他文化地標并肩而立。盡管因財務挑戰和疫情而延誤了數十年,該博物館仍被視為蓋里的“宏偉晚期杰作”,鞏固了其在島上文化區核心地位的角色。

盧卡斯敘事藝術博物館 / MAD 建筑事務所

由MAD建筑事務所設計、預計于2025年開放的盧卡斯敘事藝術博物館正在洛杉磯博覽會公園拔地而起。該博物館由喬治·盧卡斯和梅洛迪·霍布森創立,旨在慶祝跨媒介的視覺敘事藝術。博物館建筑有機、共五層,受公園內樹木啟發,設有畫廊、劇院和社區空間,周圍環繞著由Studio-MLA設計的11英畝花園。

Indy Eleven體育場 / Populous

由Populous設計的Indy Eleven體育場預計將于2025年在印第安納波利斯開放,作為Eleven Park改造項目的一部分。這座可容納20,000名觀眾的體育場將以球迷為中心,提供包括球場邊座位、派對包廂以及帶露臺景觀的啤酒屋等設施。除了足球比賽,該項目還包括一個公共廣場、一個4,000座的音樂場地以及與市中心的連接,從而在城市的西南部打造一個充滿活力的社區中心。

布特林特國家公園游客中心 / 隈研吾建筑設計事務所

由隈研吾建筑都市設計事務所設計的阿爾巴尼亞布特里特國家公園游客中心預計將于明年開放,以改善通往這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地的交通條件。該中心位于山間小徑與濕地之間的戰略位置,可俯瞰維瓦里海峽和布特里特湖的全景。該項目旨在加強與當地社區的聯系,包括兩個中心:“自然探索之門”用于自然探險,以及設有公共空間和文化活動廣場的“考古遺址之門”。

Asiat-Darse 大橋 / Sumayya?Vally

Sumayya Vally在比利時維爾福德設計的Asiat-Darse人行天橋將紀念保羅·潘達·法爾納納的遺產,他是該市歷史上的重要人物,也是比利時第一位剛果裔畢業生。該天橋的設計靈感源自剛果河上的獨木舟船隊,設有船形種植床,旨在傳播植物,象征著遷徙與成長。天橋預計將于2025年12月完工,將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遷徙敘事的交匯點和生動紀念碑。

Parramatta動力****博物館 /?Moreau Kusunoki和 Genton

預計于2025年初開放的Parramatta動力博物館將成為悉尼最大的博物館,位于帕拉馬塔河南岸。該博物館由Moreau Kusunoki和Genton設計,重新構想游客體驗,通過其七個靈活且無柱的展示空間鼓勵探索和個人發現。設計強調開放性和連通性,融合了觸覺材料、寧靜的沉思區和河景,將在悉尼西部打造一座多功能的文化地標。

安吉文化藝術中心 / MAD 建筑事務所

MAD建筑事務所在浙江省設計的安吉文化藝術中心設有六大場館,包括大劇院、會議中心和體育中心。該設計靈感源自當地的竹子和茶文化,融入了形似竹葉的重疊屋頂。中心位于城市景觀與自然景觀之間,與周圍環境緊密相連,提供開放的庭院、享有山景的中央走廊以及表演舞臺。

2025 年大阪世博會巨環 / 藤本壯介

藤本壯介為2025年大阪世博會設計的“巨環”是位于夢洲島的一座2公里長的木結構建筑。該建筑占地60,000平方米,內徑615米,將傳統的日本木造技術與現代工程相結合。巨環將于2024年8月完工,體現了世博會的主題“構建未來社會,憧憬美好生活”,并作為即將舉行的世博會總體規劃中的核心建筑,該規劃聚焦于可持續性和創新。

Shirley Chisholm 娛樂中心 / Studio Gang

由Studio Gang設計的Shirley Chisholm 娛樂中心位于布魯克林東弗拉特布什區,預計于2025年開放。該中心以國會首位非裔美國女性議員Shirley Chisholm命名,將成為集體育館、游泳池、跑道、媒體實驗室和教學廚房于一體的社區中心。它旨在通過為少數族裔和女性擁有的企業提供機會,激勵后代并促進公平。

原宿商業文化中心 / OMA / Shohei Shigematsu

由Shohei Shigematsu和OMA紐約分公司設計的Harajuku Quest是東京原宿區新的商業和文化中心,計劃于2025年完工。該建筑連接了表參道充滿活力的零售街區和里原宿親密而富有創意的社區,其雕塑般的外觀與兩者都相得益彰。作為NTT“With Harajuku”開發項目的一部分,Harajuku Quest旨在將這兩個區域連接起來,促進人流和活動的無縫流動。

威望自由雙塔 / OMA / Iyad Alsaka

OMA在印度孟買歷史悠久的紡織廠區設計的Prestige Liberty Towers包括兩座塔樓(分別為200米和290米高)以及一個五層的零售裙樓,內設辦公室、商店和屋頂花園。該項目將現代設計與阿拉伯海的景觀相結合,預計將于2025年完工。

漢堡最高塔 / David Chipperfield Architects

大衛·奇普菲爾德建筑事務所在漢堡設計的Elbtower將成為該市最高的建筑,高達230米。該塔樓位于漢堡港城區的河岸邊,與Elbphilharmonie相映成趣,集辦公、零售、酒店和公共空間于一體。計劃于2025年完工的塔樓擁有錐形玻璃幕墻,配有由Studio Other Spaces設計的遮陽板和動態照明,將成為漢堡天際線上的一道亮麗風景。

曼海姆字母形公寓樓 / MVRDV

MVRDV公布了位于曼海姆富蘭克林中心的“O”字形15層住宅樓,這是該地區改造總體規劃的一部分。這座形似字母O的建筑擁有120套公寓、商業空間和可通過樓梯進入的中央公共露臺。塔樓采用鮮艷的藍色磚塊和彩色玻璃幕墻,既顯眼又與小型的低層建筑和公共廣場融為一體。計劃于2025年完工的“O”字形塔樓將與另外三座字母形狀的塔樓(共同組成“HOME”一詞)一起,為這片街區創造獨特的身份標識。

扎耶德國家博物館 / Foster + Partners

扎耶德國家博物館是為了紀念謝赫·扎耶德·本·蘇丹·阿勒納哈揚而設計的,將成為薩迪亞特島文化區的核心建筑。該博物館將畫廊設置于景觀化的土丘內,并設有太陽能通風塔,將可持續性與阿拉伯設計相結合。博物館計劃于2025年開放,還包括一個中央大廳,大廳內設有懸浮的莢狀畫廊,象征著謝赫·扎耶德的遺產和對自然的熱愛。

混合住宅樓 / Shigeru Ban

坂茂在安特衛普新南區的最新項目是一座25層的混合型住宅塔樓,包含295個單元,結合了木材、混凝土和鋼材,以實現生態效率。設計中融入了坂茂標志性的木質外觀,以及由景觀建筑師巴斯·斯梅茨打造的6000平方米的日式庭院,營造出一個綠色的環境。該項目預計將于2025年12月完工,旨在優先考慮可持續生活和休閑放松。

海南科技館 / MAD 建筑事務所

由MAD建筑事務所設計的海南科技館即將完工。該建筑采用生物形態設計,與周圍的濕地環境相和諧,占地面積4.6萬平方米,其流暢的形態宛如“上升的氣流”。該建筑采用可持續材料,其幕墻設計適應了海南的熱帶氣候。博物館內設有開放的花園和下沉式廣場,將公共互動與適合各年齡段的展覽相結合。

蘇州當代美術館 / BIG

由BIG、ARTS集團和Front公司共同設計的蘇州當代美術館占地面積6萬平方米,重新詮釋了蘇州古典園林的遺產。博物館的12座亭臺通過延伸至金雞湖的帶狀步道相連,將建筑與自然融為一體。博物館采用斜坡屋頂、曲面玻璃幕墻和暖色調不銹鋼等設計元素,集畫廊、劇院和公共空間于一體,計劃于2025年完工。

精選文章:

插圖風格流行趨勢——從復古美學復興到人工智能魔法

如何設計徽標:10 個黃金法則

“傳達風味”:如何在食品和飲料品牌塑造中取得成功

Studio Saar 在孟買設計展上打造森林般的展館

2024/25年包裝設計趨勢:引領設計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