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24年,盤點了本年度最令人矚目的中國建筑。
日照在水美術館 石上純也
日本建筑師石上純也在山東省日照市的一座人工湖畔,設計了一座長達一公里的線性博物館,它沿著湖畔蜿蜒伸展。
平行的立柱從湖中升起,支撐著連綿不斷的混凝土屋頂。立柱之間采用了玻璃來圍合建筑,同時留有縫隙,以便水流能夠進入博物館內。
煙臺時光塔 Open 建筑事務所
這座高達50米的錐形海濱場館及觀景塔位于中國東北部的煙臺,由Open 建筑事務所設計。
建筑面朝大海的一側仿佛被切開,展現出兩層結構,它們通過水平板相連,內部設有圖書館和觀景平臺。
北京城市圖書館 Sn?hetta
在北京,國際工作室Sn?hetta設計了一座圖書館,其屋頂設計了一個類似天篷的屋頂,由樹狀立柱支撐。
建筑內部,一系列山丘狀的土堆排列其間,土堆上設有階梯式座椅、樓梯和書架,一條蜿蜒的小徑從中間穿過,旨在展現該地區的自然景觀。
UCCA博物館 隈研吾
在宜興,日本工作室隈研吾建筑事務所公布了一座陶藝博物館,其屋頂形似連綿的山峰。
該工作室在屋頂上使用了手工制作的陶瓷瓦片,以此向該地區悠久的陶藝生產歷史致敬。
聚龍小鎮教堂 Inuce
該教堂的設計靈感源自圣經中停泊于巖石之上的方舟,它依山勢而建,由四個巖石般的臺地層層遞進,共同構成了教堂的基座。
教堂的主廳位于方舟形的建筑中,其前端被抬高,形成了一個露天的前廳入口,可以俯瞰整個小鎮。此外,教堂內還設有小型圖書館、學習室和會議設施,為當地社區提供了多功能空間。
北京中關村國際創新中心 MAD建筑事務所
MAD為這座位于北京的會議中心設計了一個流線型的曲面屋頂,屋頂上柔和的花瓣狀懸挑結構為戶外公共空間提供了遮陽。百葉窗下方的照明裝置在屋頂上投射出波紋狀的圖案。
會議中心的屋頂上建有一個綠色公園,旨在使建筑與周圍景觀融為一體。
龍游縣紅磚概念圖書館 HCCH合塵建筑
這座貝殼狀的磚亭圍合了一個多功能空間,旨在鼓勵游客觀察周圍環境或駐足閱讀。
兩個磚制半球體通過一個由穿孔鋼板和現場澆筑混凝土構成的扭曲墻體相連,該墻體模仿了附近小鎮中典型磚制建筑的外觀。
北京藝術中心 SHL和Perkins&Will
另一個擁有流線型屋頂結構的項目是Schmidt Hammer Lassen與Perkins&Will聯合設計的北京藝術中心,該中心包含一個歌劇院、一個劇場和一個音樂廳,它們各自位于一個共享的高臺基座之上的獨立建筑內。
這些建筑的屋頂設計靈感來源于曾位于大運河畔的一處糧倉的形狀。其折疊式的立面也是對昔日運河船只的船帆和劇院幕布移動的致敬。
青島Skybowl Society Particular
建筑工作室Society Particular為青島的海信廣場購物中心加建了一個屋頂擴展區,其中包括一個可俯瞰附近海濱的露天劇場式露臺。
這個可供自由進入的活動空間、露臺和舞臺采用了橙棕色的再生EPDM橡膠制成,底層鋪設了TPU泡沫,為坐在上面的人們帶來一種“振奮”的感覺。
“云峰織造通道”和“天環” line+建筑事務所
在浙江省,Line+ 建筑事務所設計了一個環狀的氣象氣球和一個編織木隧道,以提升該地區的旅游體驗。
名為“云峰織造通道”的隧道長20米,由一系列相互鎖扣的彎曲木結構組成,其設計靈感來源于該地區悠久的竹編歷史。而在附近的一片田野上,“天環”則是一個懸浮于戶外聚會區上方的環狀氣球,同時也作為氣象氣球使用。
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