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德勒的名單》中令人難忘的紅色外套,《天使愛美麗》中如夢似幻的色彩,以及韋斯·安德森影片中鮮艷奪目的服裝與布景——電影中的色彩能夠激發你的情感,營造氛圍,甚至在你未曾察覺之時,獨自講述一個故事。掌握色彩在電影中的運用之道,并非資深專業人士的專屬;它是每一位創作者都應掌握的基礎知識,能夠讓他們的作品更具影響力,視覺表現更加引人入勝。
深入探索電影色彩理論的世界,看看一些標志性電影是如何利用色彩來影響觀眾的感受和場景解讀的。
1. 了解色彩理論的基礎知識
在我們進一步探討之前,掌握色彩理論的基礎知識至關重要。這一基礎知識將幫助你認識和運用電影制作人的原則,以營造特定的氛圍、傳達情感、塑造角色并增強敘事效果。
色輪與色彩關系
色輪是色彩按照色相關系排列的視覺呈現。它被分為三原色(紅、藍、黃)、三間色(綠、橙、紫)以及復色(如紅橙色或藍綠色等組合)。
了解這些色彩之間的關系是創造和諧或引人注目的視覺效果的關鍵。
互補色,如藍色和橙色,在色輪上彼此相對。當它們一起使用時,能產生高對比度,使元素顯著突出。
鄰近色,如紅色、橙色和黃色,在色輪上彼此相鄰。這些色彩能營造出更加和諧統一的視覺效果,通常出現在寧靜或統一的場景中。
三色,如紅色、黃色和藍色,在色輪上均勻分布。這種配色方案提供了一個既生動又平衡的調色板,非常適合創造視覺吸引力。
單色是指單一色調的不同明暗度、飽和度或色調。
顏色的心理影響
每種顏色都有其獨特的心理影響,影響觀眾對屏幕上內容的感知和反應。電影制作人巧妙地利用顏色來激發這些聯想。這些大多是概括,可能因地理位置和文化而異,但總體上是正確的。
暖色調,如紅色、橙色和黃色,通常與活力、激情和溫暖聯系在一起。這些色彩能夠喚起興奮或危險的感覺,并經常用于旨在表現緊張或情感充沛的場景中。
冷色調,如藍色、綠色和紫色,往往能喚起平靜、寧靜或憂郁的感覺。這些色彩通常用于旨在安撫情緒或營造自省氛圍的場景中。
中性色,包括黑色、白色和灰色,能夠帶來平衡,可以形成對比或突出其他色彩。根據使用的方式,它們通常能為場景奠定基調,并能傳達簡約、精致或緊張的感覺。
電影色彩理論中的關鍵概念
要想在電影中有效運用色彩,理解一些影響屏幕上色彩感知的關鍵概念至關重要。
飽和度指的是色彩的強度或純度。高飽和度的色彩鮮明奪目,可能令人印象深刻或感到過于強烈,而低飽和度的色彩(較為柔和)則能喚起細膩或凄涼的感覺。
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高明度的色彩(較淺)通常給人以輕盈、柔和之感,而低明度的色彩(較深)則能營造出沉重、深邃或神秘的氛圍。
色調簡單地說就是色彩的名稱(如紅色或藍色)。為一場戲選擇的特定色調可能具有象征意義——比如紅色象征愛情或危險,藍色象征寧靜或悲傷。
2. 電影中的色彩理論實例
接下來讓我們探討電影制作人如何運用這些原則創造令人難忘的電影體驗。從經典影片到現代奧斯卡角逐之作,色彩的戰略性運用能夠定義一部電影的審美,并深刻影響觀眾對所觀看內容的感受。
《辛德勒的名單》(1993年)中紅色的運用
電影中色彩運用的一個最有力的例子就是《辛德勒的名單》中對紅色的使用。這部電影大部分采用黑白拍攝,但有幾個關鍵場景例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位穿著紅色外套的小女孩的出現。這種鮮明的對比吸引了觀眾的注意力,象征著大屠殺中的無辜與恐怖。紅色外套成為了一個焦點,以一種深刻而難忘的方式凸顯了暴行和生命的消逝。
《黑客帝國》(1999年)中的綠色和黃色
在《黑客帝國》中,電影制作人使用了一種獨特的綠色色調來代表模擬現實的矩陣世界,而現實世界中的場景則采用了更自然的黃色色調。這種色彩的運用在視覺上區分了兩個世界,并為觀眾提供了潛意識上的提示,強化了人工與現實之間的對比。綠色色調賦予了矩陣場景一種冷酷、機械的感覺,增強了電影關于控制和幻覺的主題。
《天使愛美麗》(2001年)中大膽的色彩運用
《天使愛美麗》以其鮮明且富有玩味的色彩運用而聞名,特別是影片中占據主導地位的紅、綠、黃等暖色調。這些色彩為電影營造了一種夢幻而懷舊的氛圍,讓觀眾沉浸在艾米莉古怪的世界中。這些色彩的飽和度增強了電影的奇幻元素,并反映了主人公樂觀且富有想象力的性格。
《瘋狂的麥克斯:狂暴之路》(2015年)中的藍色與橙色對比
《瘋狂的麥克斯:狂暴之路》是互補色運用的典范。影片中鮮明的藍天和橙色沙漠創造出一種視覺上強烈的體驗,與電影所描繪的高能動作和荒蕪世界相呼應。藍色與橙色的對比既具有視覺吸引力,又增強了電影所定義的熱度、緊迫感和混亂感。這種動態的色彩方案讓觀眾時刻保持緊張感,使他們完全沉浸在電影那無休止的節奏中。
《布達佩斯大飯店》(2014年)中的單色調色板
韋斯·安德森的《布達佩斯大飯店》以其對色彩的精心運用而聞名,尤其是其柔和的粉彩色調色板。淺粉色、紫色和藍色營造出一種童話般的氛圍,與電影的奇幻和懷舊基調完美契合。
安德森在單個場景中使用大量單色調色板——通常以一種主導色彩為主——增添了電影的魅力,并在故事的混亂中營造出一種秩序感。這種色彩方案有助于創造一個既熟悉又奇幻的世界,將觀眾更深地拉入敘事中。
《沙丘2》(2023年)中的金色沙丘與深邃陰影
《沙丘2》是丹尼斯·維倫紐瓦史詩巨作的備受期待的續篇,影片利用色彩強調了沙漠環境的鮮明對比和角色復雜情感。阿瑞克斯的金色沙丘與深邃的陰影形成對比,代表了電影關于權力、命運和生存的主題。柔和的土色調喚起了沙漠的嚴酷,而光與影的鮮明運用則凸顯了在這片廣闊無情土地上展開的緊張情節和戲劇沖突。維倫紐瓦對色彩的精心把控不僅增強了電影的史詩感,還加深了敘事中的情感共鳴。
《小丑:瘋狂雙曲》(2024年)中的刺眼霓虹與柔和粉彩色
《小丑:瘋狂雙曲》作為2019年熱門影片的續集,繼續通過大膽的色彩運用探索角色的心理深處。影片將刺眼的霓虹色與柔和的粉彩色并置,反映了小丑世界的二元性——粗獷現實與超現實幻想的融合。
霓虹燈代表了亞瑟·弗萊克轉變為小丑過程中的混亂與激烈。同時,粉彩色常用于表現看似正常的場景或回憶片段,突出了他內心混亂與外界的對比。這種精心運用對比色彩的手法,有助于傳達小丑現實的破碎本質,以及他的妄想與現實的融合。
3. 創意工作者的實際應用
利用色彩為不同流派設定基調
不同的流派往往依賴于特定的色彩方案來營造適當的氛圍,并傳達故事的基調。了解如何在你的流派背景下運用色彩,可以幫助你創作出與觀眾產生共鳴的場景。
恐怖流派:藍色和灰色等寒冷、不飽和的色彩可以營造出不安或不祥的感覺。使用陰影和昏暗的光線會增加緊張感,使場景顯得狹小而陰森恐怖。
浪漫流派:粉色、紅色和桃色等溫暖柔和的色彩可以喚起親密和愛意的感覺。柔和的燈光和細膩的對比有助于營造夢幻、溫柔的氛圍。
動作流派:高對比度、飽和的色彩,如藍色、橙色和紅色,可以為動作場景注入活力和刺激感。銳利的燈光和大膽的陰影可以強調動作和緊張感,讓觀眾緊張地坐在座位上。
色彩與其他電影元素的平衡
色彩是一種強大的工具,但要真正有效,它需要與你的視覺敘事中的其他元素和諧配合。以下是一些關于如何在照明、構圖和敘事中平衡色彩的建議。
色彩與照明:照明可以極大地改變對色彩的感知。柔和、擴散的光線可以使色彩變得柔和,看起來更像粉彩色,而強烈的光線可以增強色彩的飽和度和對比度。要考慮你的照明選擇如何影響場景的色彩調色板。例如,在夜間場景中使用冷色調、藍色傾向的照明可以使暖色更加突出,創造出鮮明的視覺對比。
色彩與構圖:利用色彩來引導觀眾的視線并強調關鍵元素。例如,將明亮的紅色物體置于中性背景上,可以立即吸引觀眾對該物體的注意,使其成為場景中的焦點。
色彩與敘事:確保你的色彩選擇與你講述的故事保持一致。例如,角色的情感旅程可以通過色彩調色板來反映——在悲傷或沖突的時刻使用較冷、較柔和的色調,隨著角色找到解決或幸福時,轉變為較暖、更鮮艷的色彩。
色彩在電影中不僅僅是視覺元素;它是一種強大的工具,可以塑造情緒、影響感知,并將故事講述提升到新的高度。通過理解和應用色彩理論的原則,你可以創造出既令人驚艷又能深深打動觀眾的場景。
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