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法國當代品牌The Kooples去年與法國初創公司Imki攜手推出100%由人工智能生成的膠囊系列以來,爭論愈演愈烈,進一步鞏固了機器學習在設計領域日益擴大的影響力。
隨著時尚零售業和電子商務企業紛紛擁抱這一強大技術,奢侈品牌在面對允許軟件創作服裝和圖像這一問題時仍持謹慎態度。盡管人工智能如今已滲透到奢侈品牌業務的方方面面,從決定哪款產品在哪些店鋪上架,到向客戶發送聊天信息,再到協助律師起草合同,無所不在。
許多人擔心,將創意控制權交給Midjourney和DALL-E等圖像生成系統,可能會讓這個行業失去靈魂。
LVMH 集團?首席全渠道和數據官 Gonzague de Pirey 表示:“奢侈品行業普遍認為,無論人工智能多么智能或具有創造性,都無法取代人類的創造力。它是一個可以幫助我們思考和創造的工具。”
在最近舉行的法國時尚學院研討會上,這位高管承認,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很大程度上已經悄然進入設計流程。他補充說,關鍵的問題不是設計師是否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而是他們如何使用它。
他認為,最重要的是,奢侈品消費者重視體驗和情感聯系,因此技術永遠應該退居創意之后。“我們想做一家低調的技術公司。”de Pirey 說,并指出,當奢侈品品牌大肆宣傳采用人工智能設計時,可能會遭到消費者的反噬。
“時裝設計師是否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并不重要。”他辯稱,“重要的是他們是否有自己的觀點,并能在時裝秀中傳達出來。這才是關鍵。”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一些測試用例包括生成系列情緒板或在3D環境中迭代設計的系統,從而省去了制作實體原型的需要。生成式人工智能也被用于廣告宣傳活動,有可能幫助減少與旅行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
但LVMH、開云集團、香奈兒和歷峰集團的高管們一致認為,機器永遠不應該取代人類。
“我們對這些與人類和創造力內在相關的話題極為謹慎。我認為,我們可能需要比其他行業更長的時間才能接受這一點。”開云集團首席客戶與數字官 Gregory Boutté表示。
生存威脅?
香奈兒時尚首席信息與技術創新官 Nicolas Gauthier 表示,奢侈品品牌必須謹慎行事,以保護其知識產權和專業技術,但最重要的是要維護其光環。
“這關乎聲譽,甚至可以說是關乎生存。如今,當你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來創作文本或圖像,甚至是產品和服務時,你就是在與多年積累的努力、經驗、天賦和情感聯系相抗衡。”
“與其他產品相比,你認為這個產品的價值體現在哪里?我們真正面臨的風險是將我們所做的事情變得平庸,屆時你就不再談論奢侈品了。”他補充道。
因此,他認為使用人工智能來設計系列的潛力有限。
“從設計的本質來看,很難用通用模型來取代設計師的人類敏感性、直覺過程或視野。”他說,“另一方面,我們可以設想支持這些任務中的一部分,以增強我們的員工,而不是取代他們,以確保他們更加專注于核心工作。”
香奈兒正在試探性地測試這項技術,希望將其融入以人為本的設計流程中。“我們身處一個快速變化的市場,因此我們不能置身事外,但我們也在保護我們的根本。”
上個月,開云集團在位于巴黎的數字創新中心開云想象力實驗室舉行了首屆 Inno Days 活動,鼓勵包括設計師在內的員工探索初創企業的產品。。
展示其服務的公司包括 Blng(一款從草圖到設計的 GenAI 和珠寶虛擬工作室)和時裝設計軟件 Style3D,后者旨在利用其面料模擬技術取代實物樣品。
但?Boutté?并不認為生成式人工智能會從根本上改變創作過程。
“我們深信,從廣泛意義上講,這對奢侈品行業是積極的,因為時尚和零售行業將廣泛采用它,而奢侈品行業將因繼續非常注重人性化而脫穎而出。”他強調說,“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相信,由個人及其團隊領導的藝術方向將提出創意方案,就像以前一樣。”
這位最近還被任命為古馳首席數字官的高管指出,開云集團目前不在廣告活動和營銷素材中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
“我們知道,我們產品和廣告活動中的創意是我們與其他零售商和時尚品牌的不同之處,所以我們不惜一切代價想要保護這一點。”他解釋說,“這將是一個爆炸性的趨勢,每個人都會這么做,所以我認為消費者會非常關注這一點,并很快希望回歸真實性。”
保持真實
一些奢侈品牌,如Loewe,已經傾向于手工藝,比如與日本陶瓷工作室Fujita Suna合作的定格動畫短片,該短片去年在戛納獅子廣告節上榮獲首屆奢侈與生活方式類大獎。
“我相信,人工智能無疑將在提高我們工作效率方面為行業帶來真正的變革。但對我來說,人工智能更應該隱藏在幕后,這樣我們就有更多的時間彼此間展現更多的人性。”LVMH旗下品牌的首席營銷和傳播官 Charlie Smith 說。
在巴黎高等商學院奢侈品峰會上發言時,他表示人工智能可能在項目構思階段很有用。“但在我們推出這個概念時,我們實際上會去創造那些真實的東西,因為我認為看到真實的東西比看到它的數字版本要有影響力得多。”他說。
他舉了Loewe與日本動畫巨頭吉卜力工作室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合作的例子,這次合作以奇幻電影《哈爾的移動城堡》為中心。
“我們實際上建造了一座巨大的充氣城堡,把它帶到了埃菲爾鐵塔,還有倫敦的大理石拱門,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參觀,并自行拍照分享到社交媒體上,而如果我們只是創建了一座城堡的數字版本,人們就不會去看它、分享它了。”他說。
LVMH正與斯坦福大學人類中心人工智能研究所合作開展研究項目,重點集中在人工智能安全性和人類中心設計等領域,這意味著其舉措會定期接受合規性審計。
為了保護其數據,這個全球最大的奢侈品集團基于OpenAI的GPT-4基礎模型創建了自己的聊天機器人MaIA。其旗下的每個奢侈品牌都使用自己的版本以保證保密性,并且這些聊天機器人可以接受針對特定應用的訓練,比如為新員工提供交互式店鋪指南,de Pirey 說。
“我們還沒有這么做,但我們完全可以想象為我們的品牌檔案也這樣做。”他說,“我們可以對路易威登、Celine 或 Loewe 的檔案進行模型訓練,漸漸地,這個模型就能生成與特定訓練相對應的輸出。”
de Pirey 表示,這種“偷懶”做法的危險在于,生成式人工智能會吐出標準化的設計。“所以,風險確實非常大。”他警告說,“這個工具本身并無好壞之分。可能有不當使用工具的情況,這會扼殺創造力,也可能有正確使用工具的情況,這反而會激發創造力。”
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