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不安的現實是:大多數產品設計師都失敗了。并不是因為他們缺乏技術能力或創意,而是因為他們完全不了解真正驅動人類行為的因素。
毫無疑問,我們今天創造的產品,功能上固然沒問題,某些甚至很美觀。但它們缺乏靈魂。它們和人類的心理、那些無形的觸動人心的力量失去了聯系。為什么會這樣?因為我們——作為一個行業——過于忙于追逐潮流,癡迷于外觀設計,崇拜技術,忽視了真正用情商來設計產品。
為什么情商在設計中至關重要
情商(EQ)不僅僅是自助書籍中的內容。它是每一個成功產品的基礎。忽視它,你所創造的產品只是用戶可以忍受的,而不是他們會愛上的。
想一想:人類購買的不是產品,而是體驗、憧憬和情感。一款健身追蹤器不僅僅是一個小工具;它承諾著更好的身體和更健康的生活。一把精美設計的椅子不僅僅是一個坐的地方;它是身份和舒適的象征。
但問題是:大多數設計師以為用戶是理性的決策者。事實上,他們并非如此。用戶是情感驅動的生物,由潛意識的沖動、不理性的恐懼和隱藏的欲望所驅動。如果你沒有考慮到這一點在設計中,你是在為機器人設計——而不是為人類設計。
情商設計的五大支柱
讓我們來詳細分析一下。如果你想創造不僅僅是能用的產品,而是能夠讓人產生情感共鳴的產品,你需要掌握以下五大支柱:
1. 同理心:先理解,再創造
在創作之前要理解停止假設你了解你的用戶。你并不了解他們。進行深入而不舒服的調研,挖掘他們的痛點,而不僅僅是他們談論的表面問題。當你能比他們自己更好地表達他們的困境時,你就找到了成功的關鍵。
2. 真實性:放下偽裝
現代消費者是虛偽偵測器。如果你的產品信息或設計感覺不真誠,你就已經輸了。打造與真實人類價值觀對接的產品,而不是充斥著企業行話或空洞承諾的設計。
3. 情感觸發:為內心設計,而不僅僅是理智
每一個設計決策——顏色、排版、互動——都應該激發一種情感。你希望用戶感受到什么?自信?興奮?懷舊?如果你無法回答這個問題,那么你的設計是空洞的。
4. 潛意識暗示:說出無人察覺的語言
人類是習慣和本能的生物。設計時要運用微妙的暗示,引導用戶而不讓他們意識到。考慮微交互、觸覺反饋,甚至是按鈕按下時的感覺。
5. 講故事:讓你的產品成為一段旅程
人們與故事建立聯系,而不是與規格。圍繞你的產品創造一個敘事,用戶可以在其中看到自己。蘋果不是在賣手機;他們在賣一種生活方式。
殘酷的現實:大多數設計師都會失敗
為什么?因為具備情商的設計需要脆弱性。它要求你承認自己并沒有所有答案,并愿意提出那些艱難的問題。這不是關于自尊心;而是關于服務用戶——這是許多設計師太過驕傲而不愿做到的事情。
大多數設計師將繼續生產那些容易被遺忘的產品,因為他們不愿意深入了解自己的用戶。他們會將責任歸咎于市場、客戶或工具。但事實是,他們不過是不夠勇敢,無法為人類的心理設計。
如何成為例外
如果你厭倦了創造那些被淹沒在噪音中的產品,是時候改變你的方法了。從以下幾個步驟開始:
1. 與真實的人對話:超越用戶畫像和調查,親自與目標受眾坐下來。傾聽他們的故事、他們的挫敗感和他們的夢想。
2. 為情感設計,而非功能:下次你在草圖設計時,問問自己:這個設計激發了什么情感?如果答案是“沒有”,那就重新開始。
3. 反復測試:不要僅僅依賴直覺。用真實用戶測試你的設計,并不斷優化,直到感覺合適為止。
4. 永不妥協:情商不是一個勾選框,它是一種心態,一種永遠深入挖掘的承諾。
挑戰:你夠勇敢嗎?
用情商進行設計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它困難、混亂且不舒服。但這也是創造真正重要的產品唯一的方式。
所以,問問自己:你愿意付出努力嗎?你愿意為那些復雜、美麗、不理性的用戶設計嗎?還是你滿足于成為平庸海洋中的另一個設計師?
選擇權在你手中。
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