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趨勢往往呈周期性發展,某種風格若眼下顯得刺眼且過時,很可能在幾年后又會重新流行起來。看看Y2K美學的復興就知道了,緊湊型相機和iPod正再次受到追捧。這不僅僅局限于硬件——從最近的用戶界面(UI)/用戶體驗(UX)發展來看,軟件同樣易受周期性影響。

在標志和字體設計領域,早已開始摒棄扁平化設計的老套手法,過去幾年里,無數裝飾性復古設計紛紛回歸。如今,有跡象表明,軟件設計也再次變得更具觸感。難道說,悄悄地,擬物化設計要回歸了嗎?

Airbnb 和 Apple 的最新圖標(圖片來源:Airbnb/Apple/Future)

2013年,當蘋果推出iOS 7時,標志著其設計方向發生了突然轉變,摒棄了過去六年里定義iPhone的精細設計語言。那些逼真且富有觸感的紋理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平滑、冷峻且極簡的圖標。但潮流可能終于要反轉了——部分原因要歸功于蘋果。過去一年里,我們看到蘋果在菜單屏幕和動畫上變得更加“花哨”。就連macOS的圖標也在緩慢但堅定地增加額外的維度和陰影效果。

2013 年的 iOS 7(右)摒棄了 2012 年 iOS 6(左)的擬物化設計(圖片來源:Apple/Future)

不僅蘋果如此。去年,Airbnb推出了一套新的圖標,其細節令人難以置信地富有觸感。

復古網頁設計正在卷土重來(圖片來源:Noplace)

再來說說網頁設計。當下,懷舊情緒無處不在,Wix甚至去年就宣稱懷舊已成為一個正當的設計趨勢。從受MySpace啟發的社交應用Noplace到網頁設計博物館,似乎每個人都懷念著網頁不那么千篇一律、稍顯混亂的時代。難怪Z世代似乎對Frutiger Aero美學瘋狂著迷。

的確,盡管在這種復古潮流中,UI設計可能稍落后于標志設計,但其背后的邏輯似乎相似——拒絕千篇一律。近年來,“極簡標志趨勢正在扼殺品牌”這一觀點愈發得到認同,這也導致我們見證了標志設計的急劇轉變。而UI設計似乎終于也要步其后塵了。

Frutiger Aero 美學再次回歸(圖片來源:美學維基)

至于我們為何都如此懷念更為雜亂、更具實體的設計語言,這或許與智能手機使用量的激增有關。如果我們都長時間置身于單調且極簡的數字環境中,那么開始轉向那些不僅讓我們想起過去,還能讓我們想起現實世界的設計,也就不足為奇了。

所有這些都表明,擬物化設計大獲全勝。

精選文章:

12 項技能助力設計師在 2025 年脫穎而出

陶瓷趨勢與創新:探索其在未來藝術與設計中的應用

太逼真!指尖上的微型鳥類紙雕,羽毛也能神還原!

藝術家受自然棲息地啟發,為森林中的昆蟲3D打印陶瓷屋

揭秘!最大化利用小空間的獨門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