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穿越了。

我本是兢兢業業小設計師一枚,空有一身求職才華奈何被畫餅公司暗算,正當我在辦公室醞釀第356次辭職做職業博主的時候,突然眼前一黑,穿越到一個面試談薪副本里。

我看別人穿越都是戀愛,到我這算怎么回事啊!

對面HR舉著12-18K的薪資牌

系統冰冷提示:談不到30K別想出去

(等等,談到了30K我干嘛要出去啊喂!)

來了!一來就是最難最經典的天花板絕殺技!

但我可是天天被搞心態的設計狗,還怕你這個?

看到30K就覺得和自己沒關系?這種心態是咱拿不到30K最大的阻礙!?

天花板不是水泥的而是威化的——咬碎它需要找到支點:停止用卷絕美作品集的行為自證審美!

HR聽不懂你的“調性”,但能聽懂“錢”:

▌?你說“一套VI”,HR聽到“套模板的美工”。

▌?普通人總在列舉“我會PS/C4D/Blender…”

▌?高手永遠在說“我能幫你多賺/少花XXX錢。”

讓我們打開簡歷用甲方思維重新包裝一遍:

▌?"負責某項目主視覺"

→"通過視覺動線提升15%頁面停留時長"。

▌?"熟悉UI規范"

→"優化交互流程節省開發返工成本30%"。

▌?"設計活動海報"

→"通過情緒化視覺符號設計,推動活動轉化率提升22%(掃碼率從3.7%→4.5%)"。

……

注意:ToB企業通常更關注流程效率、降低成本、長期合作關系,而ToC更注重用戶體驗、轉化率、市場反應速度。

數據不夠精確??用“”、“”、“”模糊化也沒關系(建議用“百分比增長”替代絕對值)!有和沒有就是兩個思維概念!

沒直接產出數據?可以關聯上下游指標,比如設計優化↑?→ 用戶體驗↑?→?客服成本↓。

數據就是我們和hr溝通個人價值的翻譯器,把"我想要30K"翻譯成:"前司一年靠我賺80W。"

你就品吧。

(拍桌子)同學們注意了!又是送分題!

傻子才和AI拼手速。

hr覺得設計師≈人肉PS工具,而沒意識到AI時代更需要“策略性審美”。

AI能不能取代人類設計師的話題早說膩了,但99%的人沒看透這個真相:那些喊著要用AI的甲方/老板,其實已經把他們的決策權交給我們了!

沒有AI之前,他們只會說感覺不對;有了AI之后,他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想要這個。

甲方真正需要的根本不是完美方案,是需要你能讓所有人相信這是完美方案。

而聰明人要做的,不過是利用好他們對AI的迷信,鎖死他們的決策牢籠。

我們的口號是:榨干AI!

▌ 把AI當推進器和背鍋俠:“這是AI根據市場數據推出來的方案,其實可以試試?”

▌ 拿AI稿當需求誘捕器:客戶說“要高級感”,卻對第56張的土味海報瘋狂點贊,呵,被我看透。

▌ 所有看似原創」的爆款,都可以借助AI拆解、混搭出屬于自己的新物種。

試圖用"性價比"擊穿心理防線?笑話!本宮可是看過《甄嬛傳》76遍的人!

低價設計師是HR的止痛片,而且止痛片的副作用,他比誰都更清楚。

看似舉著「你不干有的是人干」的屠刀,實則是揮著「我想壓價但怕你看穿」的白旗。

同學們注意了!到了對面使出這一招的地步,我們離勝利也就一步之遙了。

▌?點開(精心準備的)郵件頁面(LOGO露出要像GUCCI秀場,黑屏速度要快過甲方改需求):"其實我還有34K的offer…"

▌?深情凝視:"其實您比我更清楚——招到不合適的設計師就像買9.9包郵數據線——省的錢遲早變成維修費,還會讓用戶覺得貴司產品像pxx仿款。"

薪資不高但未來可期,畫餅文學雖遲但到。

▌?“我們有完善的晉升體系,每年調薪10%起”

▌?“我們更看重長期發展……”

▌?“我們有團建和下午茶……”

都是把“未來收益”當胡蘿卜,等同于"我們給不起錢,但能給你畫更大的餅啊!"

當然,我們的補刀也要溫柔:"我前司領導也信這話,現在34歲還在給微商客戶P'恭喜發財'動圖。"

"美好未來"可能包含:

?? 用愛發電的周年紀念筆記本(紙的

?? 團建時被迫表演的才藝展示

?? 永遠在路上的年終獎

把餅攤成合同條款

▌ 減短試用期,拒絕打折,盯死轉正后的薪資結構;

▌?每年調薪比例寫入補充協議;

▌ 注意項:五險一金基數和比例是?

最后

談薪本質是場認知戰。

當你不再糾結"我的設計有多好看",而開始計算“視覺策略能帶來多少價值”時,HR眼中的你就從"美工"變成了"商業操盤手"。

從此獲得被動技能【薪資重力反轉】——不是你要30K,是公司怕你30K太便宜。

當HR追著我簽下領導特批的30K時

隨著一道熟悉的白光,我回到了現實工位

電腦右下角彈出獵頭消息

"你好,你要的30K設計師我找到合適人選了。"

等等,

???這回我成hr了 ???

??點擊圖片即可進入對應專題圖片集

獨家素材,助力春招!

大作首發專供 600+【春季招聘】素材合集

把招聘物料做出30K的質感!

精選文章:

2025 年的字體設計趨勢

3D 人行道現象:視錯覺如何改變城市安全

“設計獎項必須不斷發展,否則它們將阻礙行業發展”

尋找未來建筑的材料,從2025世博會展館窺見天?

無邊界家具:為頻繁搬家者打造的游牧式設計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