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產品設計、工業設計等創意領域發揮著巨大的價值,但研究表明,在英國、美國等發達國家,女性僅占這些領域勞動力的19%至22%。這凸顯了提高女性代表性的必要性。然而,近年來,女性通過主導項目、發起倡議,在多個創意設計領域中引領了設計領域的變革,推動了創新、包容性和可持續性。她們還融合了獨特的技能和素質,成為杰出的設計師,打造出既實用、美觀又高度以用戶為中心的產品。除了在設計領域的角色外,女性還擁有創造生命的非凡力量,這證明了她們的強大、堅韌和養育天性。值此婦女節之際,讓我們認識到女性獨特的品質如何促成更加周到、高效的設計解決方案,以滿足更廣泛的受眾需求。

1. 強調功能與美學并重

現代產品設計無縫融合多元視角,特別是女性的獨特見解,以提升產品的美觀性和可用性。由于男女在解決問題的方式上存在差異,女性在完善細節、使設計更加直觀、美觀且普遍適用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她們的貢獻增添了設計的深度和周到,確保產品不僅功能性強,而且外觀美觀,能夠滿足更廣泛人群的需求。

這種形式與功能的和諧融合在貝魯特設計師Carla Baz的作品中得到了體現,她的設計理念融合了功能性和工藝性原則。她曾在巴黎彭寧亨學院學習室內建筑,之后前往瑞士ECAL學院跟隨皮埃爾·凱勒深造產品設計,以精進自己的審美敏感度。回到黎巴嫩后,她創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專注于通過與傳統工匠合作,將設計融入富有表現力的工藝中,以此實現傳統工藝的現代化。她結合藝術創新、功能性和可持續性,將古老的技藝轉化為現代燈具、座椅和物件,為追求進步和負責任的設計行業重新定義了工藝精神。

2. 具備出色的解決問題能力

傳統上,女性一直是家庭運轉的核心,她們擅長多任務處理,能夠巧妙且有效地管理時間,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她們確保一切井然有序的能力在設計領域同樣適用,使得產品直觀、有序且高效。女性將同理心和強大的解決問題能力相結合,在設計過程中發揮著核心作用,創造出用戶友好且富有意義的設計,從而提升用戶體驗。

這種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在Mary Ratcliffe的作品中顯而易見。她致力于可持續性和工藝精神,優先考慮原材料和精細的手工制作過程。每一件作品都由工匠從頭至尾精心打造。自2013年創立自己的公司以來,她領導了從大型照明裝置到家具和室內裝修的各種定制項目。每個項目都體現了以長壽為理念的設計和卓越的工藝精神,確保每件作品都能以美觀和實用的方式提升空間價值。

3. 合作精神

女性在協作環境中表現出色,她們運用情商來增強團隊協作,并通過建立人脈來提升多樣性。通過促進開放對話并重視不同觀點,她們創造了充滿活力的空間,讓創新得以蓬勃發展。除了工作之外,她們還能平衡家庭與事業,將協作精神無縫融入這兩個領域。這種處理多重責任的能力促進了和諧,從而在職業和個人領域都推動了有意義且有影響力的成果。

Anna Karlin就是這樣一位才華橫溢的設計師,她出生于倫敦,現居紐約,是一位體現協作精神的跨領域設計師。她的同名工作室涵蓋家具、照明、室內、布景設計和印刷品等多個領域,其設計理念是每一個學科都能豐富其他學科。無論是她的工作室還是Anna Karlin Furniture + Fine Objects,都體現了這一理念,追求平衡與創意協同。她將自然元素與人造元素相結合,運用石頭、木材、金屬和皮革打造出既實用又引人深思的作品。她以煉金術般的視角,將不同的媒介無縫融合,通過協作創造出引人入勝的設計敘事。

4. 對細節有敏銳的洞察力

對美學、功能性、細節關注以及用戶體驗的敏銳關注,使得能夠創造出均衡且高質量的設計解決方案。女性在清晰表達想法、良好溝通能力、超越傳統界限的思考以及提供獨特設計視角方面表現出色,這些能力共同促成了視覺上吸引人且用戶友好的產品。她們天生直覺敏銳,具有高效匹配、對比和實驗不同風格的天賦。

她們對色彩、構圖和和諧的精細感知,在打造視覺上引人注目、連貫且情感上引人入勝的設計中發揮著關鍵作用,這些設計能夠吸引廣泛的受眾。

例如,Caroline Monnet,她利用視覺和媒體藝術來探索原住民身份和雙文化生活。她注重細節,巧妙地將傳統與現代風格相結合,利用工業材料創作出獨特的設計。她的藝術重新詮釋了歷史,用原住民視角更新了舊觀念。莫奈的作品以精確和實驗為焦點,反映了原住民文化的韌性,同時提供了新鮮、現代的表達方式,挑戰并重塑了歷史敘事。

5. 女性視角

在設計領域,女性擁有獨特的視角和技能組合,這使她們在創意領域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這主要是因為男性和女性對世界有不同的感知,部分原因是視覺敏感度的差異,這對產品設計有著重要影響。男性的優勢通常在于精確度、功能性和結構,而女性對色彩的敏銳感知則提升了美學、形態、對比、文化融合以及用戶友好界面。

除了設計專長之外,女性天生的養育特質在培養深思熟慮、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中發揮著關鍵作用。她們能夠與用戶產生共鳴,從而創造出不僅功能性強,而且舒適且富有情感吸引力的產品。

Mupangila?是一位比利時裔剛果室內建筑師和設計師,現居紐約,她通過雕塑般的家具探索文化與設計的交匯點。她的作品平衡了藝術與功能,反映了比利時與剛果之間的文化張力。受比利時視覺文化中剛果遺產被歷史性地挪用所啟發,她在擁抱趣味性和主觀性的同時,對敘事提出了挑戰。她的創意作品是跨文化的自我肖像,隨著她身份的不斷演變而持續發展,這包括她所描述的概念過程中的兩種深刻力量,如同陰陽一般。

6. 可持續設計的領導者

女性的創造力不僅體現在設計上,還滲透到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廚房中,她們在減少浪費和優化食材方面的足智多謀反映了可持續設計的思維。她們的遠見卓識和戰略眼光推動著從負責任的采購到設計持久耐用品等一系列環保實踐。通過重新定義產品生命周期,她們促進了材料效率、循環設計和負責任消費方面的創新,對消費者和地球產生了持久的影響。

Maha Alavi是這一可持續發展承諾的典范,她是一位在東京工作的加拿大工業設計師。她借鑒哲學和心理學,將“從搖籃到大自然”的原則融入她的工作中,確保產品既可以回收,又是為了可回收性而設計的。她制作的加拿大家具采用升級再造和回收材料,而小批量生產則減少了浪費。阿拉維還通過可生物降解和可回收的包裝進一步強化了可持續性,展示了有意識的設計選擇如何塑造一個更加負責任和環保的行業。

7. 設計中的前瞻視野

最令人興奮的是,設計領域的女性領導者正站在創新的最前沿,她們利用技術,嘗試不同的材料,并使用先進的原型制作來提升創造力、效率和個性化。通過戰略領導,她們重新定義了技術、工藝和實驗如何塑造現代設計。

創新與藝術探索之間的平衡在像Aleksandra Zawistowska這樣的設計師的作品中顯而易見。作為一位在多種技術和學科中茁壯成長的藝術家和設計師,她曾在華沙理工大學學習建筑,隨后在桑德伯格研究所的即時空間工作室深造。在她的設計過程中,她將原始、自然的材料與自發性相結合,同時接納玻璃、石頭和金屬的不可預測性。她的作品涵蓋了物體創造、空間設計、視覺形象以及展覽策劃。Aleksandra對玻璃從熔融流體到脆弱形態的轉變著迷不已,她將實驗融入她的雕塑和藝術實踐中。

8. 推動增長

此外,設計領域的女性正通過將設計融入核心業務戰略,并與品牌建設、客戶忠誠度和市場擴張相結合,推動業務增長。她們不再局限于傳統的設計角色,而是正在塑造領導力,促進多維度的擴張,并將企業提升至新的高度。憑借戰略思維和適應能力,她們將設計轉變為推動業務增長和實現長期成功的有力工具。

Victoria Yakusha是一位屢獲殊榮的烏克蘭建筑師、設計師和藝術家,以她的“生活設計”理念而聞名,該理念與自然和文化遺產緊密相連。自2007年創立她的多學科工作室亞庫沙以來,她已在建筑、室內設計、創意指導和產品設計等多個領域開展工作,其中FAINA是她專注于家具、裝飾和照明的品牌。通過開創“生活極簡主義”,她將簡約與可持續性相結合,使用了她發明的一種創新材料Ztista——這是一種由回收紙張、粘土、干草和其他可在土壤中分解的自然元素組成的可持續材料。通過她前瞻性的方法,她推動了業務的增長,并擴大了烏克蘭設計在全球的影響力,塑造了一個持久的文化遺產。

女性擁有一系列多樣化的特質,如良好的溝通能力、創造力、領導力以及對可持續性的堅定承諾,這使她們成為當今世界的杰出設計師。她們能夠跳出傳統框架,從新穎的角度解決問題,從而帶來開創性的創新和引領潮流的設計。通過緊跟行業趨勢并不斷提升自身技能,女性在日新月異的設計世界中蓬勃發展,無疑正在重新定義設計的未來。

精選文章:

設計感官:聯覺如何塑造我們的建筑世界?

創意技術正在重塑品牌建設

2025年秋季米蘭時裝周上的五大派對著裝風潮

鄭淵潔退圈,我們已經不需要童話了?

為 2026 年設計:米蘭建筑如何搶先一步迎接冬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