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討過玻璃幕墻摩天大樓盛行原因后,我們精選了全球10座突破常規的當代摩天大樓,它們以多元材質重構了城市天際線。

盡管玻璃幕墻高層建筑仍占據主流——Dezeen撰稿人Jon Astbury指出其優勢在于安裝便捷、造型現代且能保證采光——但同質化嚴重、威脅鳥類生存及保溫性能差等缺陷也飽受詬病。

本文收錄的近十年建成的摩天大樓,通過金屬、混凝土等材質的大膽運用,打破了全玻璃幕墻的壟斷格局。這些以住宅為主的項目,通過單元化分割創造了更豐富的光影效果,與辦公大樓的通透性形成鮮明對比。

以下是十座拒絕玻璃幕墻霸權的建筑杰作:

1. 改革大廈(Torre Reforma)

設計:LBR&A Arquitectos|地點:墨西哥城
這座曾為墨西哥城第一高樓的57層建筑,以棱柱造型詮釋了現代與傳統的碰撞。一側是鋼梁分割的玻璃幕墻,另一側則幾乎全采用混凝土立面,僅以零星方窗點綴,向西班牙殖民前的建筑傳統致敬。

2. 伊甸園(Eden)

設計:Heatherwick Studio|地點:新加坡
英國赫斯維克工作室直言這是對"玻璃鋼鐵森林"的反思。大地色系混凝土構成建筑外殼,狹窄的橫向開窗間錯落分布著生機盎然的立體綠化系統。

3. 千號博物館(One Thousand Museum)

設計: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務所|地點:美國邁阿密
白色強化混凝土在立面上勾勒出雕塑般的曲線,既回應了邁阿密高層建筑標配陽臺的需求,又創造出極具辨識度的流體美學。

4. 普拉蒂納220(Platina 220)

設計:K?nigsberger Vannucchi Arquitetos Associados|地點:巴西圣保羅
這座46層的圣保羅最高建筑由四個體塊組成,主樓采用陶瓷幕墻營造單色巨石效果,不對稱的窗洞布局打破了傳統網格的呆板印象。

5. 130威廉大廈(130 William)

設計:Adjaye Associates|地點:美國紐約
曼哈頓金融區的這棟住宅塔樓,其手工抹制的黑色混凝土外墻模擬出火山巖質感,頂層的拱廊式露臺則暗含古羅馬建筑基因。

6. 布魯克林塔(The Brooklyn Tower)

設計:SHoP Architects|地點:美國紐約
作為布魯克林首座超高層,深色不銹鋼板與青銅壁柱構成的哥特復興風格立面,讓窗戶成為建筑造型的配角而非主角。

7. 泛太平洋果園酒店(Pan Orchard)

設計:WOHA|地點:新加坡
這座被稱作"花園酒店"的建筑,通過褐色面板與四大露天平臺的交織,配合鏡面天花板的設計,模糊了室內外空間的界限。

8. EZ園區雙塔(EZ Parque)

設計:UN Studio|地點:巴西圣保羅
互鎖的混凝土體塊形成風車狀布局,在減少玻璃使用的同時,通過造型優化實現了自然采光與通風的最大化。

9. 多米諾廣場一號(One Domino Square)

設計:Selldorf Architects|地點:美國紐約
作為糖廠改造項目的收官之作,這對濱水雙子塔采用虹彩陶瓷面板替代玻璃,隨著日光角度變幻出不同的金屬光澤。

10. 蝴蝶大廈(The Butterfly)

設計:Revery Architects|地點:加拿大溫哥華
與教堂建筑群共生的塔樓,白色預制混凝土陽臺遮板與玻璃幕墻形成韻律交替,既延續了歷史建筑的肌理,又塑造出獨特的蝶翼意象。

精選文章:

2025年米蘭設計周指南:不容錯過的核心展館、活動與建筑裝置

別只會做普通包裝!這4種設計思路讓你的作品脫穎而出~

Adobe Premiere Pro 重磅更新:4K生成擴展、智能搜索面板全面升級

米蘭設計周期間值得關注的七大趨勢

中世紀的哥特式藝術如何激發現代藝術家的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