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前腳剛給我們加了34%的關稅,4.10日又朝令夕改,將對中國的關稅提升至125%!!
這一刀,直接砍向了機電、紡織、新能源等核心領域,擺明了是要掐住中國經濟的咽喉!
小編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義烏人,清明回家也聽到了很多人的討論。
部分外貿工廠訂單量急劇減少,員工直接放假;一些工廠開始準備把業務向國內轉移,又擠壓了內部市場。
《覺醒年代》曹磊劇照? 圖片來源網絡
中美關稅貿易戰,最受影響的自然還是海外電商相關企業,尤其是以美國為主要市場的工業設計和家居設計領域,與此相關的設計師將會受到很大影響。
但小編認為,看似重壓之下,實則暗藏轉機——
當出口通道被擠壓,恰恰倒逼中國設計力量重新審視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國際市場比拼的依然是綜合實力
「設計師,讓我們一起卷到海外」
當我們仔細研究就會發現,長時間的高關稅顯然是不現實的。
不僅不利于各國之間商業往來,甚至不方便美國民眾自己的基本生活。簡直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果不其然,4月1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就表示:“已授權對不采取報復行動的國家實施90天的關稅暫停。”
圖片來源網絡
這說明什么?
貿易戰是一場博弈,博的是國際地位,贏的那方可以完成資源重組,關稅到后期自然會回落至正常水準。
退一萬步講,即使最后真的維持在高水準,我們依然有轉口貿易等方法可供選擇,有什么能難倒聰明勤懇的中國人呢?
因此,當關稅風波過去,影響人群實際購買決策的依然是——
「質量與設計」
而中國設計師在這方面并不比任何人差!
先說努力
眾所周知,中國設計師可以說是全中國最肝的一批人了。
凌晨三點的咖啡機見證了多少次設計方案的涅槃重生,甲方爸爸的“五彩斑斕黑”需求逼出了多少野生PS大神,就連通勤地鐵上的靈感碎片都能被他們拼成下一個爆款。
這樣勤勤懇懇的人們還能去哪里找?!!!
再說質量
莆田仿鞋工廠研發出比正品更輕的碳纖維鞋底,被李寧收購;義烏工廠上午收需求,下午就能給你整條產業鏈開模打樣。
中國早已擺脫以往”便宜耐造“的刻板印象,進入next level。
還有中國元素與非遺傳承
花西子2021年以中國傳統“同心鎖”為靈感,設計口紅外殼,通過眾籌登錄日本市場,單只售價超6000日元,同時入駐美國絲芙蘭,成為TikTok熱門開箱單品。
周宸宸設計工作室的代表作品:Ping屏風,以金屬框架+半透明織物演繹虛實結合的東方意境,成為米蘭設計周主展區常客。
圖片來源網絡
小編始終堅信,真正好的設計是可以消減關稅影響的。
而現在,正是中國設計師開始轉變自己思路,專注設計領域打磨的好時候!
《覺醒年代》曹磊劇照? 圖片來源網絡
“內需筑基+全球織網”開創藍海市場
「設計師,你的好日子還在后頭呢」
國際市場的風浪再大,也掀不翻中國設計師腳下的另一艘巨輪——14億人的內需市場。
曾經,因為美國消費高,我們大部分出口企業習慣性地把好東西送往國外。
國人也沉浸在“落后就要挨打”的歷史教訓中,勤勤懇懇工作、存錢。
這場關稅貿易戰,反而給了我們重新審視國內市場的好機會,既能理性認識到我國在國際的綜合實力,也能改變以往“只會努力不會享受”的觀念。
《覺醒年代》于和偉劇照? 圖片來源網絡
其實,這已經不是特朗普第一次針對中國開展關稅貿易戰了。
早在2018-2019年,美國就對中國進口商品實施了三輪限制,其目的在于打壓中國經濟。
在這七年間,中國陸陸續續做出相關調整,正是為了預防今日局面,其內容涉及各行各業,輻射范圍也逐漸擴展至全球。
俄烏戰爭后,中國全面打開俄羅斯市場
”原拆原建“讓老小區煥發新活力,帶來更多就業機會和經濟效益
家具設計行業在出口時享受退稅政策
“一帶一路”建設貫穿亞歐非大陸,中國能與更多國家開展商業合作
2025年,國家安排30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刺激消費
政策東風已至,從退稅補貼到多邊合作,設計師要做的不是等待危機過去,而是抓住風口起飛。
文化部“國潮復興”專項基金重拳出擊,本土IP開發熱潮席卷全國——泡泡瑪特與故宮聯名的“宮廷瑞獸”系列,憑借三四線城市商場的免稅政策,讓自動販賣機化身“國潮烽火臺”!
2024年國內門店突破500家,二線城市銷售額同比狂飆120%!
泡泡瑪特 MOLLY “宮庭瑞獸”系列? 圖片來源網絡
財政部對老年用品設計企業祭出15%退稅大招。
佛山企業研發的“智能起身沙發”,不僅拿下國內60%養老機構訂單,2024年更直接攻入日本市場,斬獲永旺集團千萬級OEM訂單!
福羅帝智能電動多功能助起老人椅? 圖片來源網絡
政策從來不是紙面紅利,而是起飛的跑道。
站在國家戰略與市場需求的交匯點,敢扛旗者,就是下一個破風的人!
技術文化雙核驅動設計自信
「設計師,我們值得最好的」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小編很自豪的一點是,此次政策一出,當美國消費者爭相開啟瘋狂囤貨模式時,中國民眾卻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從容。
這背后不僅是中國人對時代變局的閃電級適應力,更是刻在血脈里的底氣——
我們比誰都清楚:今日之中國,早已不是靠“搶購”證明實力的國家!
自華為手機崛起后,中國人像是吃了興奮劑!
《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全球化序幕,起點國際日均訪問量超千萬,六代機亮相直接擊碎了美國的空中優勢計劃。
2025年更是超預期的一年!
DeepSeek一經上線就實現爆發式增長;
六代機的橫空出世;
《哪吒2》票房超156億,暫居世界第五!
在技術平權與文明范式競爭的新時代小編發現——
中國人越來越自信了!
不僅自信于我們的技術創新,也自信于我們的文化軟實力。
而這種文化自信與技術自信更應該聯合在一起,發展成為一種設計自信。
《覺醒年代》于和偉劇照? 圖片來源網絡
特朗普揮舞關稅大棒的樣子,像極了1900年八國聯軍時給出的那份《辛丑條約》。可這些人不知道,中國人的歷史教科書里早就寫滿了"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中國設計師最該刻進DNA的真相是——
不僅要篤定我們能夠生產出引領世界時尚的好產品,也要自信我們可以優先享受最好的設計。
關稅貿易戰的背后其實是國運之爭
「天下興亡,設計師也有責」
回看這二十年,一個鐵的事實越來越清晰: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揮舞得越狠,中國的答卷便越亮眼——
我們用碳纖維鞋底顛覆傳統工藝,用同心鎖口紅征服海外審美,用虛實屏風叩響米蘭殿堂。
這些不是偶然,是五千年文明沉淀的底氣,是14億人托舉的自信!
歷史無數次證明:
壓力,從來壓不垮中國人的脊梁;壁壘,永遠擋不住創新的鋒芒!
圖片來源網絡
當14億人的消費力成為設計創新的燃料,當設計自信化作打破關稅壁壘的利刃,這場貿易戰早已不是某個人或某個企業的孤軍奮戰。
這是五千年文明與霸權邏輯的終極對撞,是景德鎮的窯火與華爾街的熔爐在爭奪下一個時代的話語權!
而設計師需要做的,就是把筆下描的每一筆青花纏枝,都變成巴黎時裝周模特的衣裙;手下設計的每一條云紋,都變成紐約櫥窗的頂流IP!
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