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裝置模糊了生活與藝術的界限,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形體表現力,很容易就成為空間的焦點所在。
它可能是臨時搭建的,也可能是永久欣賞的;可以是靜態,亦可以是互動性質的……
近年來,設計師對景觀裝置藝術的功能不斷進行拓展,在室內外的景觀中,花式導入一些裝置,并從新、奇兩點費盡心思,以吸引更多游客前來“圍觀”。
移動的沙丘
此裝置位于蒙特利爾市中心的街道,是一個具有互動性質的“海市蜃樓”,人的視角會隨著移動而發生變化。設計師通過對地面的裝置設計,使之產生了大量的漣漪,球體與幾何形狀則具有放大功能,增加行人視角。
樹籬漫步
大大小小的樹木支撐著此生態景觀裝置,被分散在一眾彩色繩網之中,同時二者結合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吊床結構。讓游人可以在這里休息和嬉鬧,更具參與感,拉近了人們與此裝置之間的距離。
神經元艙
這是一個長23米、高10米的景觀裝置小品,體量非常的醒目。設計師通過三根支柱將“神經元艙”架于街面之上,不會影響原本的地面空間,使之仍然可以作為公共區域,同時能讓街面之下的構件直接承載艙體的重量。
繽紛巨網
即使生活中見過許多道彩虹,但無論什么時候再次看到,心情還是會不自覺變得愉快起來。藝術家Janet Echelman在漁村受到啟發,便創作了漂浮在空中的“繽紛巨網”景觀裝置設計,為平凡場景帶來奇幻體驗。
精選文章:
非特殊說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大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