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萊因藍的RGB比值是0:47:167。但是明確的數據并不能減少人們面對它時那種震驚——藍色本身象征著天空和海洋,象征著沒有界限,又因為“克萊因藍”太過純凈,以至于很難找到可與之搭配的色彩進入人們的視野,因此,它的沖擊力格外強烈。
這種藍被譽為一種理想之藍、絕對之藍,其明凈空曠往往使人迷失其中。
50年前,法國藝術家伊夫·克萊因在米蘭畫展上展出了八幅同樣大小、涂滿近似群青色顏料的畫板,這是“克萊因藍”第一次出現在世人眼前。從此,這種色彩被正式命名為“國際克萊因藍”(International Klein Blue,簡稱IKB)。
▲法國藝術家 伊夫·克萊因
1928年4月28日伊夫·克萊因生于法國尼斯,父母都是藝術家。父親搞形象藝術,母親則玩抽象主義,這樣的家庭環境,似乎注定了他離經叛道的一生。
他以非常個性化的藍色為戰后的歐洲藝術領域開拓了一個嶄新的“感覺空間”。
他用合成樹脂混合藍色色料而得到的高貴而靜穆的“克萊因藍”,出現在他的大多數作品、繪畫和藝術雕塑中,如《藍色單色畫》、《人體測量術》、《海浪》、特別是那尊《維納斯》,已經完全被個人色彩所覆蓋。
▲《喬納森·斯威夫特》(人體測量125號)
▲《人體測量術》
▲《維納斯》
克萊因一直在顛覆著傳統美學的觀點,挑戰著藝術的定義與界限。這個風靡了將近60年的真正的藍色,至今依舊活躍在大家的視線里,讓大家愛不釋手,包括家居設計里面,很多設計師都會以這個顏色為基礎,出現在自己的設計作品中。
克萊因藍被稱為最純粹的藍色,也被譽為最難搭配的顏色
設計師怎么運用好克萊因藍也是考驗一個設計對色彩的感知。
克萊因藍搭配白色
克萊因的純粹與白色的純粹相結合,既可以突出克萊因藍的靈動與深邃,又可以讓視覺得到享受,讓整體呈現出冷靜大氣的空間感,白色的補充和調和令克萊因藍更藍了。
簡單高級克萊因藍玻璃外瓶加上白色貼牌,瞬間高級而清爽,宛若藍天與白云般的干凈舒適,無需過多的配飾點綴,隨意地組合在一起,便能散發出純凈的氣質感。
克萊因藍+黑色
克萊因藍明度很高搭配炭黑色一點都不沉悶讓整個設計有眼前一亮的靈感,深沉的色調與更深的色調組合總不會出錯,甚至還能體現出“亮淺相撞”的光澤感,卻不過于夸張花哨。
克萊因藍在服裝上運用也很廣泛,在很多大牌中都有體現,雖然是冷色調的藍色,加上最深沉的黑色卻讓人感到生機勃勃,具有十足的時尚感。”
2007年春夏的T臺是“克萊因藍”的天下,在Dior、Givenchy、Bruno Pieters和Alberta erretti系列里,都有“克萊因藍”孤絕而閃亮的風景。
好玩藝術的歐洲人既然如此,一向以自居的美國自然也不甘落后。紐約時裝大師Oscar de la Renta 和Dnna Karan 都拜倒在“克萊因藍”腳下。從藍色妝容到荷葉邊尾的女式常用禮服再到及地夏季長袍,2007年時尚界徹底掀起了一場“深藍色風暴”。
克萊因藍+藍色
相近色系的搭配,平衡了顏色,避免不搭的尷,但一定要體現出相近色系之間的色差感。
明明同一色系,克萊因的藍更純粹,兩種藍色的碰撞,給人不一樣的視覺體驗。
克萊因藍高貴又亮眼的藍 能讓家的氣質大幅提升。
不論是面積點綴還是大范圍運用,都能讓人影響深刻。
現在的年輕人追求獨特,對于克萊因藍非常喜愛,更多的克萊因藍被運用到年輕人的衣食住行上,年輕人們打卡網紅店,而越來越多的店鋪也加入這種元素。這種藍吸引著更多的年輕人。
對設計師而言,顏色是非常主觀的一樣事物。運用好色彩是一件作品的生命力之所在,不同的色彩關系引起了我們不同的情感變化,產生了獨特的藝術感染力。因此,學會感知不同色彩給我們帶來的抽象與具象、表象性構形和色彩情感效應,這是一個設計師最基本的要求。
色彩,總會給我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國際克萊因藍”,它強烈的沖擊力和明凈空曠的視覺系統讓人迷失其中,這個從誕生之日就與藝術、時尚息息相關的顏色,也許有一天你會選擇克萊因藍(RGB:0:47:167)來創作出新的藝術品和時裝、裝置。
精選文章:
非特殊說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大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