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本學者馬場公彥說,今天的中國處于宏大敘事的時代。在一個權力比較集中的社會里,每個人都朝著同一個目標努力,人們心中害怕有一天會被淘汰,所以不得不持續前進,這是一個毫不妥協的邏輯,是適者生存,不努力的人,注定是要掉隊的。

2

我的設計師朋友改行后……


我的一個設計師朋友宋良來自中國東部某富庶沿海城市,家境中產。與數千萬初入社會的年輕人一樣,他想要通過自己努力,在大城市買房買車,站穩腳跟。

他做了兩年設計師后發現行業已經內卷了,自己的事業沒有任何起色,于是就決定轉行。

3

2019年初,剛辭職后不久,他和朋友在上海市內的一個商業區開了一家川菜館,兩人共投資90萬元人民幣。

然而,很快他便意識到,市場的飽和程度與競爭的激烈超出他的預期,大品牌和外賣平臺幾乎掌握了行業所有資源,他的小店進入市場是一片紅海。

后來為了提高外賣平臺的排名,增多曝光量,他們只能盡量壓低商品價格。標價100元人民幣的一個訂單,減去各種活動折扣后,顧客可能只需要付66元,而商家要涵蓋活動折扣價格、外賣配送價格以及平臺服務費。

4

今年,面對虧損160多萬的現實,他們最終關掉這間店。他發現,自己的經歷與許多同齡人在不同領域面臨的困境一樣,都是“內卷”的各種表現形式。原來生活的真相是:在別的行業可能比原來的行業卷1000倍

5

其實,UI設計師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轉行創業是有很大風險的,這個市場上絕大部分的賽道早已經被更專業,商業嗅覺更敏銳的人搶占了,而且這些人資金雄厚(不管是來自投資方還是自己)。滴滴和Uber當初為了搶占市場,爭相砸錢燒掉了幾百億才初步分出了勝負。

6

內卷的本質是無意義的消耗


任正非說:“追求精益求精不叫內卷,內卷是發生在不應該進行精益求精的地方。”

當大家考慮的不是怎么真正去提高質量,而是相互消耗,真的像噩夢一樣,最后的結果就是所有人都是輸家。試想,每天進行無意義的努力,在不需要的地方花費時間精力,過的能不累嗎?

設計師應明白,自己的工作畢竟還沒有像互聯網大廠里的程序員那樣到達極限的忙碌狀態,所以,通過一些方式上的調整,是可以節省部分時間的,每個人的精力有限,應該把它花在能帶來實際產出的事情上。

7

你的能力和薪水直接掛鉤


其實設計師的能力提升和薪水直接掛鉤,加薪多少最終還是取決于你的個人能力,而這個能力就是指你為公司創造了多少價值。

價值這種東西是可以量化的,比如,你的設計作品為甲方帶來了多少實際的收益,你的設計為公司創造了多少利潤,你的設計為公司吸引來多少更有實力的甲方,你看,這些都是可以非常具體精確的。

10

跳槽可以是最快的變現能力


跳槽其實是加薪的最有效方式,當你積累一些經驗能力提升后就可以跳槽,要記住,風險和收益是成正比的,跳槽可以直接變現自己的能力,但是前提是你得有能力。

理論上在某一設計公司擔任小主管以后,就可以把一半心思放在推廣自己和提升自己的影響力上,然后就可以找到待遇翻倍的工作,這樣循環下去,但是,當升任中高層后就不要經常跳槽了,要好好沉淀下來, 此時設計師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社交積累人脈。

而且,你就會發現,人脈很容易變現,舉個例子,某互聯網大廠的中高層自己開了一家設計公司,剛開始就是專做自己廠的業務,后來又利用人脈做別的廠的業務。

9

不要消耗精力在沒有意義的人或事上


年輕的時候學習是最重要的,在保證自己最基本的生活物質需求的情況下,多學習,多和優秀的人聊天,在可能的范圍內避免做重復性且不能給自己帶來實際成長的工作。

還可以利用現在的新媒體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畢竟名氣這種東西在設計領域可以變現。

總結起來,設計師就是應該什么階段做什么事情,不要做無意義的努力,只做能夠對提升自己以及能夠給公司創造價值的事情,其他事情,比如難搞的甲方之類的,最重要的就是別讓他們影響自己的心情。

11

精選文章:

地臺≠榻榻米!快來了解家居新的趨勢

這些3D作品竟來自民間!CG大神們創造的世界,超震撼!

干貨→“盲盒”的火爆告訴我們什么?從Labubu說起

非特殊說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大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