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談到讓人眼前一亮的建筑風格時,粗野主義建筑是為數不多的浮現在腦海中的建筑之一。畢竟它的外觀和組成都很簡單:塊狀混凝土結構通常相互堆疊。但粗野主義有一些獨特之處,是更傳統的其它建筑所缺乏的。有一種未來主義的元素,使得從典型的粗野主義整體結構中移開視線變得非常困難。

今天我們整理了全球17座最美粗野主義建筑,以及因為它們的存在更顯特別的十七座城市。


01|圣地亞哥·蓋茲圖書館 San Diego

蓋茲圖書館

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占地0.7平方公里的蓋茲圖書館由美國建筑師William Pereira在60年代后期設計,這座八層樓的結構完全由玻璃和混凝土建造,建在一個基座上,在當地人中已成為相當標志性的建筑。Pereira將太空時代現代主義和未來主義的氣息注入了很好認的粗野主義,將沉睡的沿海城市推向了一個更現代的空間。


02|維也納·沃特魯巴教堂 Vienna

沃特魯巴教堂

這座位于奧地利首都的教堂叫做沃特魯巴教堂,是當地藝術家Fritz Wotruba的創意。他設計了這座建于1974年至1976年之間的雕塑教堂,模仿一組相當松散地堆疊在一起的砌塊,在樸素的街區之間創造的空間充滿了反光玻璃,帶著光線流過內部空間。


03|馬德里·白塔 Madrid

白塔

這座Francisco Javier Sáenz de Oiza設計的白塔,距離宏偉的退休公園僅1.6公里左右,與位于城市街道兩側的更具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建筑相比脫穎而出。塔樓于1969年完工,是人口稠密的住宅樓,西班牙建筑師希望這些住宅樓看起來像巨大的樹木,配有樹干和樹葉,在這種情況下加入了圓形陽臺的設計。


04|馬賽·巴西利亞公寓大樓 Marseille

巴西利亞公寓大樓

馬賽公寓是對著名建筑師和家具制造商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作品的頌歌,是法國最好的粗野主義,費爾南德·布科布扎以馬賽公寓為靈感,為希望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的開發商設計了錯層式公寓,其中一些擁有寬敞的涼廊。雖然柯布西耶棱角分明的作品是這位建筑師的主要靈感來源,但布科布扎在巴西首都的旅行經歷也影響了他的設計。


05|新德里·市政中心 New Delhi

市政中心

由馬亨德拉·拉吉和庫爾迪普·辛格設計的市政中心大樓建于1984年,是印度首都最高的建筑之一。它站在近91m處,也是這里僅有的幾座粗野主義建筑之一,現在這座具有重要建筑意義的結構是新德里市議會的所在地。


06|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 Paris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

盡管有很多建筑師非常喜愛粗野主義,但很少有人能像著名建筑風格的教父馬塞爾·布魯爾 (Marcel Breuer) 那樣做到這一點。布魯爾設計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于1958年11月落成,在巴黎稱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之家,是一座供常駐代表團和非政府組織使用的立方體建筑。另外兩座建筑由法國建筑師Bernard Zehrfuss和意大利建筑師Pier Luigi Nervi設計。


07|伯明翰·BIG BOX Birmingham

BIG BOX

伯明翰到處都是工業革命時代的地標建筑,這些地標建筑是這座城市制造業歷史的遺留產品。1964年的新街道信號箱Big Box始終無法向公眾開放,考慮到其引人注目的外觀,使其更加耐人尋味,此外,它比傳統的信號箱高得多,五層樓高。


08|臺中·臺中歌劇院 Taichung

臺中歌劇院

臺中歌劇院是有形的證明,臺中市耗資1.35億美元的項目花了東京建筑師伊東豐雄耗時11年才完成,這座城市最新的表演空間坐落在一條長長的綠樹成蔭的人行道的底部,每年有無數演出在此上演。


09|倫敦·皇家國家劇院 London

皇家國家劇院

倫敦的許多歷史建筑都擁有更傳統的建筑風格,如愛德華時代或都鐸王朝,但不可否認,皇家國家劇院是粗野主義的。1988年,查爾斯王子說這個結構是“在倫敦市中心建造核電站的一種巧妙方式,沒有任何人反對。” 許多人都同意他對公共劇院的評價。


10|克雷泰伊·Les Choux Créteil

Les Choux

Les Choux位于巴黎郊區的克雷泰伊,由10座異想天開的建筑組成,所有這些建筑高度完全相同,為這座城市贏得了相當多的國際聲譽。建筑的法語名字直譯為“卷心菜”,由建筑師Gérard Grandva于1974年建造,旨在用數千種觀賞植物和樹木進行裝飾,這些植物和樹木既可以強化其名稱,也可以使建筑在所有季節任意改變外觀,但從未真的種過植物。


11|里斯本·Torre do Tombo 國家檔案館 Lisbon

Torre do Tombo 國家檔案館

位于里斯本的Torre do Tombo國家檔案館的正面提供了對稱結構的傾斜視角,幾乎在各個方面都是粗野主義的。這座建筑像葡萄牙的許多建筑一樣,也有層層象征意義:兩個機翼及其巨大的堡壘般的基座是為了永久存在而建造,并作保護的象征,考慮到國家檔案館似乎擁有整個國家數百年的歷史,這是一個合適的設計。


12|布宜諾斯艾利斯·馬里亞諾莫雷諾國家圖書館 Buenos Aires

馬里亞諾莫雷諾國家圖書館

布宜諾斯艾利斯的馬里亞諾莫雷諾國家圖書館以五月革命的一位思想家的名字命名,是這個南美國家最大的圖書館。圖書館由Clorindo Testa、Francisco Bullrich和Alicia Cazzaniga設計,他們在1961年贏得了一場設計比賽,偶然完成了這個項目,但他們的設計直到90年代初才得以實現。


13|卡贊勒克·Buzludja 紀念碑 Kazanlak

Buzludja 紀念碑

Buzludja紀念碑由共產黨政府在保加利亞中部最高峰建造,以紀念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刻:1891年,一群社會主義者秘密聚集在一起,對一場很快促使保加利亞成立的社會主義運動進行了革命。經過幾年的建設,結構于1981年建成,最耗時的元素之一是鋪設紀念碑內部的馬賽克瓷磚


14|波哥大·共和國總審計部 Bogotá

共和國總審計部

波哥大的共和國總審計部無疑是粗野主義風格,但它實際上是1923年在哥倫比亞首都豎立起來的,它可能不是任何去波哥大旅行的人的目標打卡地,但建筑愛好者往往會喜歡這種幾乎完全被隱藏起來的奇跡。


15|蒙特利爾·Habitat 67 Montreal

Habitat 67

Habitat 67是蒙特利爾最受歡迎的景點之一,考慮到以色列加拿大建筑師Moshe Safdie的住房社區是他在麥吉爾大學建筑學院的碩士論文,讓這座建筑多少顯得有點諷刺。他將它建造為67年世博會的展館,但多年來一直保留著,現在是加拿大城市歷史上受保護的建筑社區。


16|悉尼· Sirius大廈 Sydne

Sirius大廈

悉尼的Sirius大廈最初建于70年代用作社會住房,但隨著人們開始涌向這一社區,價格飆升。2019年,政府以1.5億美元的價格將這座粗野主義建筑群出售給了私人開發商,現在已經改名為天狼星悉尼海港大樓,讓有意向的買家感覺建筑更豪華。


17|托多斯桑托斯·Paradero酒店 Todos Santos

托多斯桑托斯·Paradero酒店

托多斯桑托斯是北回歸線上的一片獨特沙漠綠洲,坐落在古老的芒果和棕櫚園之間,可俯瞰白色沙灘和太平洋的壯麗景色。由Ruben Valdez和Yashar Yektajo設計的Paradero酒店,就是坐落在近2萬四千平方米的沙漠景觀中的粗野主義杰作。



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鮑爾伍斯特大廳為例,這座建筑是一座樸素的混凝土結構,由當時的院長威廉·沃斯特設計。至少可以說,這座大約建于1964年的建筑并不以其外觀而聞名,有些人認為它是大學最不吸引人的建筑之一,但這座建筑故意缺乏裝飾,以及形式和材料的誠實似乎是學習一切的完美中立的環境,讓我們必須了解建筑。

這就是粗野主義的特點:它不像巴洛克或世紀中葉的現代主義那樣受人喜愛,但在其僵硬的幾何形狀和毫無疑問的簡潔中卻有著如此明顯的美感。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ArchiWorld世界之旅



精選文章:

專訪|徐吉:室內設計應引導人們思考當下的生活狀態

被稱為最離經叛道的景觀設計師,卻為北美建造了許多好玩兒的公共空間

有一種別致:效果圖與實景圖的完美變現

這些溫暖的腦洞,可以消解隔離期間的壞情緒

“有機船長”—工業設計大師作品欣賞

非特殊說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大作網